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6 10:02: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2节 欧姆定律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


欧姆定律
)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
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4.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5.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就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1)电阻、滑动变阻器、电烙铁、电炉、电热丝、白炽灯等用电器在工作时,都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注意:白炽灯工作时,先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然后一部分内能再转化为光能,所以由此类用电器组成的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2)电铃、电动机、电风扇等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对外做功,只有一小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含这些用电器的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
(3)家庭常用的节能灯工作时,将大部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小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含有节能灯的电路属于非纯电阻电路。
6.欧姆定律的意义
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因果性,电流与电阻的制约性。该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7.公式的变形式
(1)U=IR: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压大小是由电源提供并决定的,电压大小与电流并无直接关系,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但是,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可以说导体电阻--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需要注意的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外部的温度等因素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均无关,因此它既不与U成正比,也不与I成反比.这也是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不同之处.
(
知识点二: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
1.利用欧姆定律分析或计算(知二求一)
欧姆定律反映了同一导体中导体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同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根据及其变形式求出第三个量.
2.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若题干中无电路图,则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2)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各电表测量的对象
(3)根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列方程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代人检验,最后作答
3.运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同体性:公式中的电流I、电压U及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的过程中,习惯上把对应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用相同的角标表示,如R1、U1、I1
(2)同时性:即使是同一段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等,都会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保证口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刻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
(3)统一性: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U的单位是伏特(V) ,R的单位是欧姆(Ω) ,1的单位是安培(A)
(4)规范性:(a)计算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b)代人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4. 实验结论中的制约关系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的理解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在相同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D.对某一导体来说,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D
【解析】 A、B、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无关,故A、B、C错误;
D、对某一导体来说,电阻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项为:D。
题型二:I- U关系图像
(2022九上·夏邑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和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与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若与电阻丝材料、长度相同,则更细
C.与串联接在电路中,与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D.的阻值为10Ω
【答案】C
【解析】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温度等有关,与是否有无电压无关,故A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电阻,电阻,故D错误;
B.当电阻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因为R1C.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故C正确。
故选C。
题型三: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
(2022九上·枣阳期末)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假设某个电流表的内阻只有0.01Ω,最大量程为0.6A,此电流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是    V;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    ,因此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
【答案】0.006;小
【解析】 (1)此电流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是:U=IR=0.6A×0.01Ω=0.006V;
(2)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因此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
题型四:欧姆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为电子身高测量仪原理图,定值电阻R1为10Ω,R2的规格为“50Ω 0.5A”,闭合开关S,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则电源电压为   V;被测者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   。
【答案】3;大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与R2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
(1)闭合开关S,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R2=50Ω;
再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U1=0.5V;
则电源电压为:U总=U1+U2=0.5V+2.5V=3V;
(2)被测身高增大时,滑片向上移动,则R2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0
3
巩固提升
)
1.(2022九上·枣阳期末)如图甲是李明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是可收缩的导线,弹簧A端所受压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关系如图乙所示,无压力时,滑片P位于R2的最上端。电源电压为15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R2是每厘米阻值为5Ω的均匀滑动变阻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B.电阻R1在电路中还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
C.当压力为40N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
D.压力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顶端时,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零。由于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时,由于定值电阻R1的存在,整个电路不会发生短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压力为40N时,由乙图可知弹簧被压缩3cm,
R2是每厘米阻值为5Ω的均匀滑动变阻器,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5Ω,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IR2=0.6A×15Ω=9V,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压力F增大时,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则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所以压力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2九上·枣阳期末)小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分别测量了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并根据数据绘制了I﹣U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小灯泡的I﹣U图象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0.1Ω
C.当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 L并联在电压为4V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为0.9A
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 L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9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4A
【答案】C
【解析】A.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则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故①是R的图像,而②是灯泡的图像,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定值电阻的电压为8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8A,则它的阻值:,故B错误;
C.当二者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4V,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通过R的电流为0.4A,则通过干路的总电流为:I总=I1+I2=0.4A+0.5A=0.9A,故C正确;
D.当二者串联时,如果电流为0.4A,那么R的电压为4V,而灯泡的电压大约2.3V,那么此时的总电压为:U总=U1+U2=4V+2.3V=6.3V≠9V,故D错误。
故选C。
3.(2022九上·枣阳期末)图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由图可知(  )
A.R1的阻值为5Ω
B.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
C.将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D.将R1、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答案】C
【解析】AB.根据图像可知,R1的阻值:;
R2的阻值:;
则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故A、B错误;
C.将R1、R2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R1的电压大于R2的电压,故C正确;
D.将R1、R2并联接入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通过R1的电流小于R2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4.(2022九上·枣阳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有一定示数,当把开关S闭合时,两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断开时,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根据U总=U1+U2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电源电压;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当开关闭合时,R2被短路,此时只有R1,电压表测R2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根据U总=U1=U2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比较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也变大了。
故选B。
4.(2022九上·讷河期中)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
B.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8V
【答案】C
【解析】A、当U=2V时,对应的电流为0.1A,故 R=20Ω,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乙电阻的阻值变化;故B不正确;
C、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则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 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 I=I甲+I乙=0.1A+0.2A=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由图可知 U甲=4V,U乙=2V,U=6V,故D错误。
故选:C。
5.(2023九下·天门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中用到的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他先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B.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
C.将5Ω更换为10Ω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滑动
D.要获得四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20Ω
【答案】D
【解析】A. 如图所示,R与 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将5Ω更换为10Ω后,闭合开关,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大,即滑片P向右端滑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可得
当定值电阻最大时,滑动变阻器需要接入最大的电阻为
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3九上·临湘期末)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 1.5A”,乙标有“22Ω 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它们两端加的最高电压是(  )
A.1.5A 57V B.0.5A 41V C.2A 35V D.0.5A 19V
【答案】D
【解析】甲标有“16Ω 1.5A”,乙标有“22Ω 0.5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只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乙=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的总电阻R=R甲+R乙=16Ω+22Ω=38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IR=0.5A×38Ω=19V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3九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D
【解析】【解答】(1)由I﹣U图象可知:当电压较小,两电阻两端电压相等时,流过甲电阻的电流大于流过乙电阻的电流,当电压较大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由此可见两电阻并联时,电压较小时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电压较大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小于乙电阻的电流,AB不符合题意;
(2)由图象知,乙电阻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甲电阻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由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随电阻阻值的增大,并联电阻阻值变大,所以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8.(2023九下·深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线MN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B.R1的阻值是20Ω
C.电源电压为12V D.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像判断,R1是定值电阻,移到滑片时,定值电阻R1的电流和电阻成正比,图线MN表示R1的图线,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像,计算电阻为:,B符合题意;
C.当滑片滑到A端时,滑动变阻器取值最小,此时电压表V1示数最大,是电源电压,根据图像判断,F点的电压是电源电压,为12V,C不符合题意;
D.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此时分压最大,在E点,为8V,此时的电流为0.4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3九上·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4Ω,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
B.电源电压为7V
C.电压表V2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
D.电阻R1的阻值为16Ω
【答案】D
【解析】AC.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为电阻R1、R2的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的电压,AC不符合题意;
BD.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1+U2可知,测量电源电压的V1用的是0~15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5V,读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U=6V,电压表V2量程是0~3V,最小分度值是0.1V,电压表V2示数为1.2V,则R2两端的电压U2=1.2V;由串联电路特点知,R1两端的电压U1=U-U2=6V-1.2V=4.8V,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都相等可知,电路的电流为 ,电阻R1的阻值 ,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2023九上·绥宁期末)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9V,通过它的电流是0. 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Ω;若导体两端电压减小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A。
【答案】30;0. 2
【解析】【解答】由 知道,该导体的电阻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若导体两端电压减小3V时,该导体的电阻值仍为30Ω不变,此时通过它的电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2节 欧姆定律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


欧姆定律
)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2.公式: .
3.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为 (V);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为 (Ω);
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单位为 (A).
4.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适用于 电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5.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就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1)电阻、滑动变阻器、电烙铁、电炉、电热丝、白炽灯等用电器在工作时,都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注意:白炽灯工作时,先将电能全部转化为 ,然后一部分内能再转化为光能,所以由此类用电器组成的电路是 .
(2)电铃、电动机、电风扇等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对外做功,只有一小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含这些用电器的电路是 .
(3)家庭常用的节能灯工作时,将大部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小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含有节能灯的电路属于非纯电阻电路。
6.欧姆定律的意义
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因果性,电流与电阻的制约性。该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7.公式的变形式
(1)U=IR: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压大小是由电源提供并决定的,电压大小与电流并无直接关系,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但是,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可以说导体电阻--定时,通过导体的 和导体两端的 成 .
(2):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需要注意的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外部的温度等因素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均无关,因此它既不与U成正比,也不与I成反比.这也是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不同之处.
(
知识点二: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
1.利用欧姆定律分析或计算(知二求一)
欧姆定律反映了同一导体中导体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同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根据及其变形式求出第三个量.
2.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若题干中无电路图,则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2)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各电表测量的对象
(3)根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列方程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代人检验,最后作答
3.运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公式中的电流I、电压U及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的过程中,习惯上把对应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用相同的角标表示,如R1、U1、I1
(2) :即使是同一段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等,都会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保证口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刻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
(3)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U的单位是伏特(V) ,R的单位是欧姆(Ω) ,1的单位是安培(A)
(4) :(a)计算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b)代人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4. 实验结论中的制约关系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的理解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在相同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D.对某一导体来说,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题型二:I- U关系图像
(2022九上·夏邑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和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与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若与电阻丝材料、长度相同,则更细
C.与串联接在电路中,与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D.的阻值为10Ω
题型三: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
(2022九上·枣阳期末)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假设某个电流表的内阻只有0.01Ω,最大量程为0.6A,此电流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是    V;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    ,因此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
题型四:欧姆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为电子身高测量仪原理图,定值电阻R1为10Ω,R2的规格为“50Ω 0.5A”,闭合开关S,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则电源电压为   V;被测者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   。
(
0
3
巩固提升
)
1.(2022九上·枣阳期末)如图甲是李明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是可收缩的导线,弹簧A端所受压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关系如图乙所示,无压力时,滑片P位于R2的最上端。电源电压为15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R2是每厘米阻值为5Ω的均匀滑动变阻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B.电阻R1在电路中还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
C.当压力为40N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
D.压力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2.(2022九上·枣阳期末)小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分别测量了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并根据数据绘制了I﹣U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小灯泡的I﹣U图象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0.1Ω
C.当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 L并联在电压为4V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为0.9A
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 L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9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4A
3.(2022九上·枣阳期末)图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由图可知(  )
A.R1的阻值为5Ω
B.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
C.将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D.将R1、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4.(2022九上·枣阳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有一定示数,当把开关S闭合时,两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4.(2022九上·讷河期中)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
B.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8V
5.(2023九下·天门月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中用到的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他先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B.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
C.将5Ω更换为10Ω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滑动
D.要获得四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20Ω
6.(2023九上·临湘期末)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 1.5A”,乙标有“22Ω 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它们两端加的最高电压是(  )
A.1.5A 57V B.0.5A 41V C.2A 35V D.0.5A 19V
7.(2023九上·三明期末)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8.(2023九下·深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线MN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B.R1的阻值是20Ω
C.电源电压为12V D.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
9.(2023九上·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4Ω,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1与R2并联
B.电源电压为7V
C.电压表V2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
D.电阻R1的阻值为16Ω
10.(2023九上·绥宁期末)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9V,通过它的电流是0. 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Ω;若导体两端电压减小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