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31 07: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胡适先生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我的母亲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穈,字适之,1910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一生共获取36个博士头衔。1917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  认识作者:  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冯顺弟冯顺弟 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第三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掌 握 字 词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轻薄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 侮辱chuò zhōu yì tì 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wǔ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1、速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提示: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明确】我的恩师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的严师我的慈母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为什么又称母亲是“父”,是“师”呢?【补充资料】称母亲是“父”, 是因为胡适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称母亲是“师”,是因为母亲督促“我”学习,又教我“做人”。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出她的什么品性?催我早醒、催上早学
早训、管束、重罚
舔病眼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和嫂子们相处受气,忍耐、悲哭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对我的管教处理家庭
矛盾和难事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1、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2、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又为我舔病眼。责罚严厉,深爱慈祥。3、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平静处理,不露怒色。 能忍能让,善良宽容。4、受嫂子的气时只是忍着,忍无可忍时,以哭解忧。宽厚容忍,仁慈温和。 5、听了五叔的牢骚话,毫不让步,捍卫名誉。 正直刚烈,自尊自强。划分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4段):追念“我”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5-12段):写母亲三方面的事。
第三部分(13段):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合作探究
1.课文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文章结尾写道:“我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 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即“身教”。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的品性。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妈妈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 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烛光里的妈妈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同学们,掩卷遐思,我们不能不说:是母亲,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坚实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游子的念母之情。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们爱你永远,以此来告白神圣无私的母爱。课 堂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