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6 11: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事实,理解其性质及意义。认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及阶级局限性。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瓜分狂潮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导入:
中华民族真正觉醒,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清政府:
维新派:
革命派:
农民阶级:
进行军事改革
戊戌变法
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袁世凯
康有为
孙中山
义和团战士
中南海瀛台
谭嗣同就义
京师大学堂
匾额
一、戊戌维新运动
自学:戊戌维新运动的概况(背景、序幕、时间、标志、内容、结果)
背景 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序幕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行“公车上书”。
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共103天(百日维新)
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结果 失败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作用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撤冗官冗员
经济 1.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2.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裁减绿营
☆新法主要内容概况【以下表格阅读理解】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培养新式人才
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局限: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妥协性)
相关史料
探究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改良过程中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毫无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在变法形势危急时,又把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身上……
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
——康广仁《致易一书》
在变法的100多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颁布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主观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也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操之过急且具体策略失当,不系统且过于急促繁多。
(2)客观原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阻碍变法开展。
(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大危机下的变局:戊戌变法运动
相关史料
评价
材料一: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和军事的近代化。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揭开了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3、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探究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二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进步性:具有爱国的性质。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
局限性:盲目排外;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探究二: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屠杀义和团民
美军掠夺的白银
2、影响:
(1)八国联军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3)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三、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根本原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三、 八国联军侵华
探究三:如何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联军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
程度
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
本课小结: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自上而下
温和改良
扶清灭洋
反帝爱国
庚子国难
半殖半封
诱因
借口
家国天下
救亡图存
民族斗争
未完待续
阶级局限
改良不通
民族沉沦
资产阶级:戊戌维新运动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出戊戌维新运动(  )A.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B.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C.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冲破了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答案C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扭转”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维新运动并未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相符,故正确;D项表述与“思想启蒙”相违背,故错误。2.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戊戌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戊戌维新运动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维新运动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答案B解析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变法运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国人的思想启蒙,B项正确;维新变法后不久,清王朝就被迫进行“新政”改革,A项错误;百日维新没有将君主立宪的主张付诸实践,C项错误;戊戌政变以后,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并没有完全废除变法措施,D项错误。3.梁启超说他办报的目的就是使“天下人咸知变法”“知新法之实有利益”“而阻挠者或希矣”。这说明梁启超办报意在(  )A.宣传维新思想 B.振兴民族工业C.推翻清朝统治 D.推动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梁启超办报的目的是使天下人“咸知变法”“知新法”,也就是了解维新变法思想,A项正确。4.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反割台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答案D解析三元里抗英发生于广州郊外,与“联军乘火车进京”不符,故A项错误;反割台斗争是在中国台湾,与“联军乘火车进京”不符,故B项错误;洪秀全借鉴西方基督教创立拜上帝会,还主张学习西方,与“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西摩尔联军侵华和对西方传来新事物的全盘否定能得出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故D项正确。5.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获取在华特权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答案B解析A、C两项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已发生,均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间组织义和团发起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华战争,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故D项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