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5 17: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生物试题
说明:
1.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内展示了“太空菜园”的植物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B.同种植物种子在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于休眠时
C.“太空菜园”中光照、温度等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
D.“太空菜园”中的蔬菜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种群层次
2.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也不宜过多摄入
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C.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立即给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DNA指纹法的原理是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3.氧化型辅酶I(NAD+)不仅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也可作为底物通过DNA修复酶参与DNA修复。研究发现提高小鼠体内eNAMPT(合成NAD+的关键酶)的含量可逆转小鼠身体机能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上合成的DNA修复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细胞内NAD+的数量减少可导致细胞的衰老
C.eNAMPT能够降低NAD+合成所需的活化能
D.衰老小鼠的体细胞中不能合成eNAMPT
4.科学研究表明,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刚开始合成的一段多肽具有“引导”作用,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这段多肽被称为信号肽,而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位置的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这段多肽被称为导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号肽和导肽的合成都伴随着肽键的形成和水的生成
B.信号肽和导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有关
C.线粒体蛋白与叶绿体蛋白的导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D.信号肽和导肽中的氮元素主要集中在肽链的氨基和R基中
5.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Atg是细胞自噬过程中关键的执行因子,其基因家族首先在酵母菌中被发现,包括约20个成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可以使酵母菌在营养匮乏时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B.在细胞器a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图中细胞自噬过程受到细胞内多个基因的调控,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图中细胞自噬过程涉及生物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6.生物学实验是探究生物学结论和定律等的重要手段,下列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或所得实验结论有误的是( )
A.利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实验,可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B.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得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的结论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
D.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可得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
7.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上含有一种H'-ATP酶,可以转运H,有利于细胞对细胞外溶质分子的吸收和维持液泡内的酸性环境。图是植物细胞对H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pH值最小
B.H出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出细胞
D.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对细胞外某些溶质分子的吸收
8.图1、2分别是基因型为AaXBY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和a中碱基对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可能相同
B.图2中的I时期只对应图1中的CD段,图2中的IⅡ时期只对应图1中的AB段
C.若该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精子,最可能的原因是FG段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D.若该个体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为XB、aY、aY,分裂出现异常的时期对应图1中的HI段
9.P基因是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通过RNA干扰可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其调控机制如下图所示。图中mi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而circ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mRNA、miRNA和circRNA都是通过转录产生的
B.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对miRNA存在竞争性结合
C.miRNA表达量升高可抑制P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D.可通过特异性促进癌细胞中P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
10.玉米(2n=20)中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ms的显性等位基因Ms存在时植株能形成正常花粉。种皮颜色由R(茶褐色)和r(黄色)控制。研究者偶然发现了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的植株(易位三体),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易位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时,该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其中花粉中有易位染色体的配子无受粉能力,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分离出两种植株(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易位三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0个正常四分体
B.三体的形成属于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变异
C.若基因型为MsmsRr的雌配子与基因型为msr的雄配子结合后存活率很低,则该三体自交后代种皮黄色少于茶褐色
D.易位三体植株自花受粉后,黄色种皮的个体均为雄性不育,茶褐色种皮的个体均为雄性可育
1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Ⅱ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B.Ⅲ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IV代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乙同学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实验得到ab的概率约为1/4
D.利用Ⅲ、IV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
12.科学家让DNA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DNA进行离心,记录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证明了DNA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利用15N和14N的相对原子质量差异,将含15N和只含14N的DNA区分开
B.若利用只含14N的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C.大肠杆菌繁殖一代后,提取大肠杆菌的DNA进行离心,根据结果不能否定DNA全保留复制假说
D.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提取大肠杆菌的DNA进行离心,只含“N的DNA位于离心管下部位置
13.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B.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也具有少量的放射性
C.图甲中,BC段R型细菌减少的原因是R型细菌大量转化为S型细菌
D.若用S型细菌DNA与R型活菌进行体外转化,两种细菌数量变化与图甲相似
14.现尝试利用喷施灭蚊剂M和细菌感染两种方法控制某地区蚊子的数量,实验过程中统计了其中某种蚊的成虫(成蚊)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时,该成蚊种群内发生了抗灭蚊剂M的变异
B.由图可以看出,细菌控蚊更加有利于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DE段成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D.喷施灭蚊剂,可在短期内快速降低成蚊数量
1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从而丰富了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
B.经常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病菌向抗药性方向不断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C.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杂交产生了三倍体无子西瓜这一新物种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mRNA通过结构⑤时需要消耗ATP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中,结构④变得松散、染色加深
C.⑤可允许某些大分子及部分小分子和离子通过,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其数目增多
D.③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的必需结构
17.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减弱。为探究其原因,有人将酵母菌破碎获得细胞匀浆I,并把部分细胞匀浆离心后得到悬浮液II(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III(含线粒体),进行如下分组实验(X、Y、Z为上述三种细胞分离物的一种)。
装置一:葡萄糖溶液+无菌水+X;
装置二:葡萄糖溶液+无菌水+大量ATP+Y;
装置三:葡萄糖溶液+无菌水+大量氧气+Z。
以三套装置中CO2产生量为检测指标,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三套装置中X、Y、Z相同,且都是细胞匀浆I,目的是使无关变量相同
B.若X是悬浮液II那么装置一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CO2
C.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ATP
D.本实验的自变量之一是加入三个装置中的X、Y、Z的种类
18.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体内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yA.甲、乙豌豆的减数分裂过程可以恰当地揭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丙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Y、y、R、r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D.丁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9:3:3:1
19.下图为基因的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①过程以DNA的任意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②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特异识别密码子运向核糖体对应位置
C.表观遗传中DNA序列未改变,①②过程与生物性状发生可遗传改变
D.囊性纤维化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基因突变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20.由于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血友病存在甲和乙两种类型。控制甲型血友病的基因为a,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乙型血友病的基因为b,位于常染色体上。图1表示某家系血友病的遗传图谱,图2表示该家系部分成员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的电泳结果(A、B、a,b基因均只电泳出一个条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带①表示A基因,条带②表示B基因
B.若对5号进行电泳,可能含有条带①②④
C.5号与基因型和3号相同的女性婚配,他们生育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6
D.某些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能导致机体患血友病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富营养化引发的水华已严重威胁到了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蓝细菌因具有CO2浓缩机制、悬浮机制等特殊生理特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下图为蓝细菌CO2浓缩机制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蓝细菌中因含有_____________而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测定水体中蓝细菌数量时,可用______________提取这些物质间接反映蓝细菌数量。
(2)蓝细菌光反应的场所为光合片层,该结构类似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②的发生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HCO3-进入蓝细菌细胞内累积的方式_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的HCO3-经碳酸酐酶催化脱水形成高CO2浓度微环境,可促进图中[①]______________和过程②的进行,以避免光能的浪费;该过程还可消耗胞内多余的_____________,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4)研究人员推测,当HCO3-脱水速率大于过程①速率时,会有部分胞内CO2扩散出细胞,造成CO2泄漏。但实际实验过程中,胞外CO2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原因可能有______。
22.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合成α-淀粉酶,该酶随机作用于淀粉中的糖苷键,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还原糖。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苯酚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a-淀粉酶。其中实验组加入适量的苯酚,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1)使用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种子中是否含有α-淀粉酶,理由_____________。
(2)图中AC段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种从萌发小麦种子中提取获得的酶溶液,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该酶可能是α-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现提供: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碘液和斐林试剂。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写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一些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测定出它们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结果如图2,其中a、b、c代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b组细胞的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3.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在单一干旱、单一冷害以及二者联合胁迫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
(1)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中,“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实验组C大豆叶肉细胞在胁迫期间C;的生成明显减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____(“干旱”或“冷害”)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更大。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图乙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冷害胁迫组细胞中蔗糖、淀粉积累,从而推测蔗糖、淀粉积累过多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检测蔗糖对离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内,图内中蔗糖介于______________mol·L-1浓度范围内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推测。
24.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2n=16,XY型)的花色受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结构上分析,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于_______________。
(2)假如基因A/a、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黑花、花纹花和橘红花植株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则可以选择____________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_____________,则酶B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
(3)假如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酶B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现有甲(纯合黑花雌株)、乙(纯合花纹花雄株)、丙(纯合白花雄株),请设计实验判断基因B/b的位置(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①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则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25.现有某种啮齿目动物囊鼠(2n=12,其中常染色体为I~V),其体毛深色和浅色、长尾与短尾、大耳和小耳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深色长尾大耳雌鼠与浅色长尾大耳雄鼠交配,F1表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深色:浅色 长尾:短尾 大耳:小耳
1/2雌性 1:1 2:0 3:1
1/2雄性 1:1 1:1 3:1
(1)该囊鼠的尾型和耳型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深色为显性,当每天光照时间大于18h时,浅色囊鼠会发生性反转现象,而雄性没有这种现象。让F1中深色雌雄囊鼠杂交,在每天20h光照条件下,后代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当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时,可称为单体(能存活并可育,染色体数为2n-1)。人工构建该种动物的单体系(定位耳形基因)应有________________种单体。若耳型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让小耳Ⅱ号染色体单体与大耳Ⅱ号染色体单体杂交,F1大耳:小耳=2:1,出现这种分离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若让F1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囊鼠的体毛由基因D\d控制,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则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CDAA 6-10CADDC 11-15DABAC 16.ABD 17.C 18.ABD 19.AB 20.CD
21.(10分,除标注外各1分)
(1) 叶绿素和藻蓝素(2分) 无水乙醇
(2) 类囊体(薄膜) ATP和 NADPH
(3) 需要 CO2的固定 H+
(4)泄漏的CO2可转化为HCO3-,再被细胞吸收;CO2可直接扩散进入细胞(2分,答出一点即可)
22.(11分,除标注外各2分)
(1) 不能(1分) 种子中除淀粉酶外还有其他蛋白质(1分)
(2)AC段底物的浓度不断下降
(3)①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或使用斐林试剂检测);②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答出其中一个方案即可)
(4) 进行DNA复制 不能(1分)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还应有后期和末期
23(10分,每空2分)
.(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温度低导致固定二氧化碳的相关酶的活性降低,C3的生成明显减慢。
(3) 冷害 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0.47—0.57
24.(10分,每空2分)
(1)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不同
(2) 纯合黑花和纯合橘红花(或纯合黑花和纯合花纹花) 全为黑花
(3) 植株甲和乙进行杂交得F1,然后观察F1的表现型及比例 F1出现花纹花雌株:黑花雄株=1:1 F1雌雄皆为花纹花
25.(10分,每空2分)
(1)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大耳小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影响
(2)3∶5
(3) 5 不含Ⅱ号染色体个体不能存活 大耳∶小耳=5∶3
(4)0.5/5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