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八角楼上(第二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八角楼上(第二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5 14: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2课时
15 八角楼上
复习导入
八角楼 艰苦斗争 披风 年轻 胜利
薄毯子 星星之火 沉思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文章 握着 凝视 察觉 油灯
lóu
zhēnɡ
lín

zhānɡ

shì
chá
yóu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薄毯子 凝视
(1)每当( )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这是个( )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
披着( ) ,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3)( )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
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薄毯子
凝视
在井冈山( )斗争的年代,每当( )降临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八角楼上亮起的灯光。毛主席在油灯下忘我的工作,他( )着这星星之火,陷入了( ),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
艰苦
夜幕
凝视
沉思
主要内容:
观看插图,说说毛主席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①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坐在破旧的桌子前写文章。
②屋子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清油灯,灯光很昏暗。
条件艰苦、简陋。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故事发生的时间。
故事发生的地点。
年代:时代;时期;时间(多指过去较远的)。
说说“艰苦”“夜幕降临”的意思,谈谈体会。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条件很差、困难很多、生活很苦
天黑了
夜以继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太阳下山,夜晚来临。
前鼻音
形近字:临——监
临:来到。
每到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
这是句子的表层意思,谁能说得更深入一些吗?句子中“每当”是什么意思
“每当”是“一到了这个时候”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
对比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毛主席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不止一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常如此
思考:作者介绍这个情节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毛主席这样工作,是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日夜操劳。
用“每当……时候……”说句子。
例句 :
1.每当天还没亮的时候,妈妈就起来为我们做饭了。
2.每当过生日的时候,我就会吃到生日蛋糕,收到很多礼物。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每年最寒冷的农历十二月
说明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
天气寒冷
条件艰苦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在寒冬腊月的夜晚,毛主席却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说明在非常寒冷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薄,坚持工作,这样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描写?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灯光昏暗
条件艰苦
动作、神态描写
当时条件艰苦,大家都用油灯照明,油灯发出类似蜡烛的微光,毛主席将灯芯拨一下,火焰能更亮一些。
从拨灯芯后灯光更加明亮可以体会到,经过宣传,革命群众掌握了革命道理,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革命的力量也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燎原之势。
为什么毯子滑落下来毛主席都“没有察觉”到
因为毛主席思考问题太投入了。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认真、深入地思考。
发觉,看出来。
从标红的这三处词语,你能感觉到毛主席此时的____?
思考
察觉
凝视
沉思
专注
忘我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星星之火”是什么意思
① 灯光小,但可以拨亮。
② 党的力量弱,但可以发展强大起来。
表面指清油灯发出的光亮小,暗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与强大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相比,十分弱小。革命力量虽小,但威力是无穷的、不可低估的,最终必将如同这星星之火一样,由小到大,蓬勃发展,形成燎原之势。
联系上下文思考,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他在沉思什么?
思考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从灯可以拨亮体会经过宣传,革命群众掌握了革命道理,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革命的力量也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燎原之势,锐不可当。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条件艰苦。
取得的成就巨大。
毛主席的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光明灿烂的。
为什么说是光辉的著作?
因为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是一般的著作,它好像放射着万道光芒,所以称之为“光辉著作”。
对照插图和关键词语,说一说毛主席在那个夜晚是怎么工作的。
毛主席穿着……
披着……
坐在……
他左右……右手……
凝视 沉思 滑落 察觉
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你想说些什么?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毛主席的外貌、动作、神态三个方面来品读。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读下面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夜幕降临:太阳下山后,天色渐渐变黑,夜晚来临。
说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寒冬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写出了井冈山的条件十分艰苦。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沉思:深入地思考。
察觉:发觉,看出来。
说明毛主席在为中国革命全神贯注地思索着,非常投入。
学习准确运用动作、神态描写
多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说话和写话中多运用。
把表示神态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结合文本情境演一演,体会其形象感。
八角楼上




条件艰苦
寒冬腊月
单军衣、薄毯子
忘我工作
凝视、沉思、没察觉
光辉著作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在井冈由斗争的艰苦年代里,_______不畏寒冷,深夜在______上写文章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
毛主席
八角楼
指导革命
总结
拓展积累
表示时间的四字词语
夜幕降临 日落西山 日上三竿
晨光熹微 旭日东升 深更半夜
夜深人静 华灯初上
表示忘我地工作的词语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熬更守夜 披星戴月
焚膏继晷 宵衣旰食 通宵达旦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尽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绵延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译文:
关于毛主席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读一读,进一步了解他。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