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六单元复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18 慈母情深
19 父爱之舟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单元梳理
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
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精读课文
习作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口语交际
以题目入手,设置悬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父母之爱。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等。
习作
语文园地
舐犊情深
慈母情深
父爱之舟
略读课文
语文园地
能通过课文描写了解巴德父母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等。
字音辨析
褐( )色
老茧( )
布兜( )
颓( )败
魄( )力
耽( )误
缝纫( )
冤( )枉
高跷( )
rèn
pò
tuí
dōu
hè
dān
jiǎn
yuān
qiāo
机械( )
xiè
“颓”和“秃”相似,不能读成“tū”,它的意思是衰败、倒塌、意志消沉等。
“冤”和“兔”相似,不能读成“tù”,它的意思是受屈、欺骗、仇恨等。
易读错的字
嫁( )人
兼( )职
奖励( )
偏僻( )
誊写( )
谨( )慎
慈祥( )
缴( )费
嘲( )笑
jiǎo
jià
jiān
pì
cháo
lì
téng
jǐn
xiáng
“誊”和“誉”相似,不能读成“yù”,它的意思是照原稿抄写。
易读错的字
易读错的字
辞(cí)退 压抑(yì) 颓(tuí)败 衣兜(dōu)
脊(jǐ)背 蚕茧(jiǎn) 纸屑(xiè) 缝纫(rèn)机
客栈(zhàn) 偏僻(pì) 缴(jiǎo)费 恍恍惚(hū)惚
誊(téng)写 鼓励(lì) 出版(bǎn) 慈祥(xiánɡ)
歧(qí)途 谨(jǐn)慎 气魄(pò) 冤(yuān)枉
辞(cí)退 压抑(yì) 颓(tuí)败 衣兜(dōu)
陪伴
纸屑
凉席
暑假
酸雨
口罩
脊椎
蚕丝
抑制
忍心
考试
煮沸
“脊”的上部分不是“火”,大家要注意哟!
“酸”左面不是“西”,书写时千万不要丢掉里面一横哟!
“考”下面没有一横,书写时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哟!
易写错的字
抑:右面是“卬”,没有撇。
噪:左部的“口”位置偏上,右上部“品”三个“口”要写得上宽下窄,“木”的横要写长,从左部“口”下方起笔,托住上面的“品”。
酷:左边是“酉”,里边有一横。
兜:上边的中间是“白”。
考:注意下部不要多加一横。
陪:右下部“口”的顶部宽度比“立”的短横略窄。
毕:下部“十”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比”。
易写错的字
枕: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撇的穿插与避让。
馋:右上边是“免”,下边有两点。
脊:注意上部不是“火”字。
龟:注意上面的笔画与“兔”上边的笔画不同。
酸:左右结构,左部是“酉”不是“西”,不要忘写短横。
蚕:上下结构,上部的撇、捺要盖住下部
暑:上部的“日”要写扁。
易写错的字
噪---澡---燥
yì
抑---柳---仰
碌---绿---禄
yǎng
liǔ
lǜ
lù
lù
zào
zǎo
zào
形近字
jìng
竟---竞---意
哇---娃---蛙
yì
jìng
wá
wā
wā
酸---醋---酿
suān
cù
niàng
“竟”与“竞”十分相似,可是用法区别很大。“竞”表示竞赛,而“竟”的用法很多,如:竟然、究竟、竟日。
形近字
钉---盯---订
kǎo
考---孝---拷
屑---届---居
kǎo
xiào
jiè
jū
xiè
dīng
dīng
dìng
“钉”的部首“钅”,说明和金属有关,如,铁钉;“盯”的部首“目”,和眼睛有关,如,盯紧;“订”的部首是“讠”,和说有关,如,订阅。
形近字
一字组多词
辞(cí):辞退辞职 推辞 义不容辞 抑(yì):压抑抑制 抑扬顿挫 欲扬先抑
碌(lù):劳碌忙碌 庸碌 碌碌无为 吊 (diào):吊灯吊床 吊销 提心吊胆
噪(zào):聒噪噪音 名噪一时 脊(jǐ):脊梁脊背 脊柱 书脊 屋脊
竟(jìng):毕竟竟然 竟自 究竟 哇(wā):你好哇快走哇
忍(rěn):残忍忍心 忍气吞声 龟(guī):龟裂
酸(suān):心酸悲酸 酸甜苦辣 权(quán):权利特权 权贵 政权 权宜之计
一字组多词
蚕(cán):桑蚕 春蚕 蚕茧 蚕宝宝 考(kǎo):考试 考题 考察 考证 思考
疼(téng):不疼不痒 头疼脑热 席(xí):凉席 席子 出席 宴席一席之地
糖(táng):糖果 冰糖 水果糖 屑(xiè):纸屑 琐屑 木屑 不屑一顾
迪(dí):启迪 迪厅 蹦迪 迪斯科 启(qǐ):启发 启示 启程 启用 承上启下
陪(péi):陪同 陪伴 陪练 奉陪到底 钉(dīng):铁钉 图钉 螺丝钉 斩钉截铁
毕(bì):毕业 完毕 毕竟 原形毕露 暑(shǔ):暑期 暑假 中暑 寒来暑往
煮(zhǔ):煮饭 煮面 煮熟 熬煮 枕(zhěn):枕头 高枕无忧 枕戈待旦
多音多义字
哼
华
龟
撒
背
漂
挣
钉
圈
龟
形近字
抑( ) 碌( ) 吊( ) 誊( )
仰( ) 绿( ) 币( ) 誉( )
噪( ) 脊( ) 竟( ) 榜( )
燥( ) 背( ) 竞( ) 傍( )
形近字
抑(压抑) 碌(忙碌) 吊(吊车) 誊(誊写)
仰(仰望) 绿(绿色) 币(纸币) 誉(荣誉)
噪(噪声) 脊(脊背) 竟(究竟) 榜(榜样)
燥(干燥) 背(背后) 竞(竞赛) 傍(傍晚)
词语积累
疲惫—疲乏 压抑—压制 数落—责备 忙碌—繁忙
耽误—耽搁 吃惊—惊讶 珍贵—宝贵 嘲笑—讥笑
谨慎—审慎 敬仰—仰慕 歧途—邪途 腼腆—害羞
朦胧—模糊 艰难—艰辛 盛大—浩大 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失魂落魄—神不守舍 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得意扬扬—得意忘形 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近义词
忙碌—清闲 疲惫—轻松 立刻—迟缓 瘦弱—强壮
数落—表扬 便宜—昂贵 偏僻—热闹 破旧—崭新
嘲笑—称赞 精彩—糟糕 歧途—正路 赞赏—贬斥
腼腆—大方 失魂落魄—神色自若 震耳欲聋—鸦雀无声
人山人海—人迹罕至 密密层层—稀稀拉拉
迫不及待—从容不迫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反义词
1.必须掌握的词
长篇 连续 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阴暗 酷暑 炎夏 噪声 师范
瘦弱 脊背 口罩 忍心 机械 数落 权利
渔船 报考 教训 心疼 席子 庙会 路费
彩排 糖果 抽象 启迪 毕业 寄宿 轮换
领略 意境 磨灭 精致
2.四字词语
恍恍惚惚 手脚并用
重点词语
多积累词语,才能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成语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人山人海 密密层层
得意扬扬 迫不及待 一如既往
4.词语积累。
①AABB式词语:恍恍惚惚 密密层层 结结实实
②AABC式词语:恋恋不舍
类似的词语:翩翩起舞 碌碌无为 窃窃私语 亭亭玉立 生生不息 愤愤不平
③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 各式各样
类似的词语:无缘无故 呆头呆脑 百发百中 一心一意 载歌载舞 无影无踪
重点词语
多积累词语,才能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ABCC式词语:得意扬扬
类似的词语:行色匆匆 怒气冲冲 白发苍苍 余音袅袅 温情脉脉 雄心勃勃
⑤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失魂落魄
类似的词语: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⑥修饰词:疲惫的眼睛 皱皱的毛票 皲裂的手指 恋恋不舍的心思 糟糕的诗
重点词语
这类词语写起来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形象。
⑦与亲情有关的词语:大爱无边 情深似海 体贴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晖 骨肉至亲 血浓于水
⑧量词:一本小说 一对眼睛 一听水果罐头
类似的词语:一间小客栈 一双深筒钉鞋 一只泥灶 一家电影公司
⑨动词:扫视一遍 散发热量 离开家乡 报考学校 等待父亲
类似的词语:领略诗画意境 抓紧时间 挡住视线 需要鼓励
词语积累
句子积累
1.夸张句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身在蒸笼”是对当时“热”的一种夸张说法,热量来自几个方面:酷暑炎夏,不能开窗;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泡。
2.精彩句
(1)“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是说“我”懂得了这钱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从体谅母亲的角度考虑,一定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2)“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这句话是说“我”童年时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任何玩具。父亲做的万花筒,对“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句话既是对万花筒的赞美,更是对父亲的感激。
句子积累
(3)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从父亲的背影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
(4)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这句话是说作者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父亲的批评,是怕自己骄傲而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诫;母亲的夸奖,是鼓励自己以后做到更好,这是爱的两种不同方式。
句子积累
3.含义深刻的句子
(1)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写出父亲做的万花筒,对“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句话既是对万花筒的赞美,又是对父亲的感激。
(2)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工作环境“热”,就犹如“身在蒸笼”。
句子积累
(3)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
“新滋味”指的是父亲为供自己上学凑钱的艰难;对父亲的依恋;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
(4)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
作者认为自己的词句不够形容深沉的父爱,只好借助笔来画,更真切地表现出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句子中“载着”一词把父爱具体化了,能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父爱的深沉。
句子积累
课文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第四单元概述:
课文概述
18.《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19.《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表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课文梳理
18.《慈母情深》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续使用三个“我的母亲”,起强调作用,通过对母亲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辛劳、疲惫的母亲形象,画面十分清晰,表达了“我”看到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惊讶、酸楚。
●重点句子理解
课文梳理
18.《慈母情深》
●重点句子理解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手法,作者通过连续使用几个“立刻”,反复强调,增强了表达的效果,表明母亲工作时的动作快、节奏快,突出了母亲不辞劳苦、 争分夺秒的忙碌工作状态。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3)“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课文梳理
18.《慈母情深》
●重点问题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2)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什么特点?
空间低矮、四壁潮湿、光线阴暗、酷热难耐、空气污浊、噪音震耳。母亲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条件极差、劳动高度紧张,说明母亲挣钱十分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给钱买书,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
课文梳理
18.《慈母情深》
●重点问题
(3)你从对母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刻画了其身体瘦弱的形象。“极其瘦弱”说明长期的贫困生活使母亲的身体瘦弱不堪,“脊背弯曲”写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母亲用瘦弱的身躯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也为“我”很难张口要钱作铺垫。
(4)你有过“鼻子一酸”这样的经历吗?
示例:有一次,半夜起来上厕所,我突然发现院子里的灯还亮着,出去一看,妈妈正在为我洗今天换下的脏衣服。当时天气很冷,正生着病的母亲弯着腰吃力地搓着,时不时抬起身子用手捶背。看着母亲红肿的双手和直不起的腰,我不禁鼻子一酸,跑进房间低声啜泣起来……
(1)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课文梳理
19. 《父爱之舟》
从第一处省略号能想象到父亲和母亲养蚕的辛劳,从第二处省略号能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从“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和“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
●重点句子理解
写出了父亲日常生活极其节省,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爱。
(2)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3)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课文梳理
19. 《父爱之舟》
●重点句子理解
父亲的不忍心与我的不忍心相互映衬突出了父亲因家境不好,没有让儿子吃上一顿好的而感到自责、愧疚,父爱又一次凸显。
从父母挣钱的不易与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及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的对比中感受到深深的父爱。
(4)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姑爹的小渔船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几次提到小渔船?
课文梳理
19. 《父爱之舟》
●重点问题
“我”每次考取高一级学府时,父亲都是摇着小渔船送“我”去上学的。这条小渔船承载着父亲的无尽期望,父亲摇着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文中四次提到姑爹的小渔船,在叙述中层层深化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2)从父亲为我换房间这件小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课文梳理
19. 《父爱之舟》
●重点问题
父亲用钱虽极为节省,但在旅馆投宿时,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却心疼得同意加钱换房间。从这件小事上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这条小渔船是文章的线索。父亲摇着姑爹的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为一个情感载体,这条船承载了父亲的爱与无尽的期望,也承载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以“父爱之舟”为题,紧扣主题,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3)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1)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课文梳理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三个关于时间的词语单独成句,说明了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突出了我盼望父亲回来的急切心情。
●重点句子理解
因为“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成功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认为自己非常的幸运。
(2)“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课文梳理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重点句子理解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在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爱的鼓励,这是获得成功的源泉;同时需要爱的警告,这是健康成长的航标灯;“我”明白了父母的这两种爱,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产生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同方式的爱让我健康成长。
(4)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为什么针对同一首诗,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课文梳理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重点问题
“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母亲是为了鼓励巴迪,让巴迪充满信心;“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是在警告巴迪,让巴迪谦虚、不骄傲。
(2)“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你赞成这样说法吗?为什么?
赞成。“精彩极了”是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糟糕透了”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两种断言的出发点,都是为“我”好。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什么意思?
课文梳理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重点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父母的提醒,“我”不会自傲和自卑,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温柔的母爱给了自己写作的不竭动力,严厉的父爱让自己不断总结、提高。如果只有母亲的慈爱、包容,那么自已得到一点儿成功就会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那么自己就会对写作失去信心。父母的爱使作者的内心得到了平衡,使他生活的小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4)作者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的
口语交际
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评价事例中父母的做法,客观地看待父母之爱。
交际指导
联系生活搜集材料。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有没有遇到过文中几个小朋友类似的经历。
确定观点,大胆发言。发言时,要先表明你对事例中的爸爸妈妈的做法所持的态度,再说明理由。
组内交流,耐心倾听。小组内进行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交际小贴士
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交际示例
口语交际
我认为李强爸爸的做法不对。他的这份爱过分严厉,缺智慧。考试无常李强成绩起伏是很正常的,他的爸爸应该和他一起分析进步或是退步的原因。
我认为王小雅妈妈的做法也不恰当,这样会让王小雅失去独主生活的能力。父母无论多么爱我们都不能陪我们一辈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我认为陈敏的爸爸做得非常好。他和孩子一起学习,还注意劳逸结合,爱就应该多陪伴。
口语交际
父母的爱形式多样,当我们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时,应该及时地与父母沟通,这样才能互相理解。
我的妈妈以前是不让我干活儿的,她说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然后,我对她说,光学习而不会其他技能是不行的。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我跟着妈妈学了很多东西。现在我都能做简单的饭菜了。
我喜欢陈敏的爸爸。他既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溺爱孩子,而是和孩子做好朋友。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陈敏,一定会积极阳光,乐观向上。
口语交际
总结:
当我们跟他人交流对一件事的看法时,要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积极回应。我们要多理解父母。当他们关心你时,请你表示感谢;当你的看法和他们不同时,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试着和他们谈谈。其实,感谢和沟通都是爱父母的表现。希望我们和父母之间因交流而变得更加亲密!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父母子女之间浓浓的深情。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这三篇文章的结尾分别和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 ”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词句段运用
前后照应,表现了母亲支持“我”读书对“我”人生的影响。省略号蕴含着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之情。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揭示和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感激,让文章主旨更加深刻。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 ”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词句段运用
(2)在这两个场景中挑选一个,说说在这段场景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从母亲工作的场景中,我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感受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
词句段运用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从“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中,我体会到了庙会的热闹,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体谅。
场景描写不仅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还能在烘托氛围的同时衬托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3)都下面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辛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种新的感觉?
词句段运用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和家人、老师还是朋友,总会有一件事或某个时刻,触动了你的心弦,回忆一下自己的相关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范例:
听到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声,一遍又一遍喊着哥哥,我的内心第一次有了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照顾好弟弟的重任。第一次觉得不应该和弟弟争吃、争喝、争玩具,我要有个哥哥的样子,我要替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想到这里,我走进了厨房……
词句段运用
爸爸妈妈晚上不在家,我饿了,姐姐给我做饭。我第一次觉得有姐姐真好!
如果这个场景中的“我”就是你的话,你有什么样的新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吧。
示例:
爸爸妈妈晚上不在家,我饿了,姐姐给我做饭。她做好饭,端到我面前,帮我拿来小勺,搬来椅子,又对我说:“快尝尝好吃吗?”我第一次觉得姐姐就像妈妈一样。我为有这样的姐姐感到幸福和温暖。
日积月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日积月累
理解:
◎对于国家能够勤勤恳恳,对于家庭能够勤俭持家。
◎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运用:
◎大禹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在家生活又非常节俭。我们可以用哪句名言来形容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日积月累
◎魏征告诉唐太宗:在安全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可用节俭的办法来戒除奢侈。他的原话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我常常花钱大手大脚,突然有一天,爸爸说我应该学会勤俭节约,不再给我零钱花了,好难适应啊!这时的你想说什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学校食堂里要张贴标语,教育同学们珍惜粮食,你会推荐哪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日积月累
拓展: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下节课再见
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