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希望工程开展的“手拉手”活动,引出课本情境图。
二、实践探索 发现规律
1.提取信息
淘气想给希望小学三名同学分别买一本练习本和一个铅笔盒。
2.提出问题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选定问题“一共要花多少元?”进行探讨。
3.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列式解答。
4.交流方法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2.8×3+6.1×3
=8.4+18.3
=26.7(元)
方法三:(2.8+6.1)×3
=8.9×3
=26.7(元)
5.比较解法
(1)请同学分别说说不同解法的思路。
(2)对比方法二和方法三,你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运算定律?
(3)回忆乘法分配律、结合律。
(4)得出结论:以前我们学过整数的运算的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6.尝试运用
笑笑想给希望小学的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用多少钱?
2.8×5+7.2×5 2.8×5+7.2×5
=14+36 =(2.8+7.2)×5
=50(元) =10×5
=50(元)
解决实际问题
(8+0.8)×1.25 2.8×3.6+2.8×1.4
2.5×2.8×4 0.89×4.8+0.89×5.2
(先观察题目的特点,然后再做。)
四、总结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2、3、4、5。
课件14张PPT。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 课件2我们给小朋友们买些学习用品吧!还可以买些课外读物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算,再与同伴说一说。淘气想给希望小学三名同学分别买一本练习本和一个铅笔盒。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 ,一共要花多少元? 2.8×3=8.4(元)
6.1×3 = 18.3(元)
8.4 + 18.3 = 26.7(元) 2.8×3 + 6.1×3
= 8.4 + 18.3
= 26.7(元)(2.8 + 6.1)×3
= 8.9×3
=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2.8 × 3 + 6.1 × 3= 8.4 + 18.3= 26.7(元)(2.8 + 6.1) × 3= 8.9× 3= 26.7(元)以前学过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尝试运用笑笑想给希望小学的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用多少钱?2.8×5+7.2×5 2.8×5 + 7.2×5
= 14 + 36 = ( 2.8 + 7.2)×5
= 50(元) = 10×5
= 50(元)试一试(8+0.8)×1.252.8×3.6 + 2.8×1.42.5×2.8×4 0.89×4.8 + 0.89×5.2= 8×1.25 + 0.8×1.25= 10+1= 11= 2.8×(3.6 + 1.4)= 2.8×5= 14= 10×2.8= 28= 0.89×(4.8 + 5.2)= 0.89×10= 89= 2.5×4×2.8本节课我们通过手拉手互助的活动,学习了乘法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同学们学会了自己分析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一些应用题,能够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总结课堂训练(24 + 24 + 6)×2.5= (30 + 24)×2.5= 75 + 60= 135(元)1.这些果汁一共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每瓶2.5元= 32.5 + 0.9= 33.4= 2.6 + 11.2= 18.2= 0.25 × 0.4 × 13.7= 0.1 × 13.7= 0.89 × (4.8 + 5.2 )= 1.37= 0.89 × 10= 8.9= 1.83 + 0.17 + 3.79= 2 + 3.79= 5.79= 10 - (0.34 + 0.66)= 10 - 1 = 9算一算2.5×13 + 0.92.6+ 1.4 ×13 0.25 × 3.7 ×0.40.89× 4.8 +0.89 ×5.21.83 + 3.79 + 0.17 10 - 0.34 + 0.660.8 × 1.5= 1.2(千克)1.2 × 50 = 60 (千克)班级50人4.如果每人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一件雨衣售价30.80元,一双雨鞋售价19.20元,一把雨伞售价25元。张叔叔要买这样的4套雨具,带300元钱,够吗?拓展训练正好(够了)
4×(30.8+19.2+25)
=200+100
= 300(元)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