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复习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第二次国
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史事: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牺牲英雄:
赵登禹、佟麟阁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军队改编:
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
朱德
副总指挥
彭德怀
①
②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
形成标志:
①
国民党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②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时间:
1937年8月13日
英雄及事件: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地点:
上海
①
②
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意义: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事件: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滔天罪行:
第五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2、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正面战场的抗战。
2、时空观念: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的时空特征,画知识轴。
3、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正面战场的抗战的史实。
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正面战场的抗战,辩证认识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意义。
背景:
学习探究
一、台儿庄战役
1 、阅读课本P98正文第一段,说出台儿庄战役
的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
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南京
上海
徐州
济南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浦口
渤 海
黄
海
黄 河
长 江
津 浦 路
胶 济 线
台儿庄
指挥者:
学习探究
2、阅读课本P98正文第一段,说出台儿庄战役
的指挥者是谁?
李宗仁
李宗仁在台儿庄
一、台儿庄战役
时间:
学习探究
一、台儿庄战役
南京
上海
徐州
济南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浦口
渤 海
黄
海
黄 河
长 江
津 浦 路
胶 济 线
台儿庄
3、阅读课本P98正文第二 段和P99第一、二段,说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战绩?
1938年3月
地点:
山东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
共歼敌1万余。
战绩:
学习探究
相关史事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
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
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
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
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
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
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
无赦!”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历史意义:
学习探究
4、阅读课本P99正文第二段,说出台儿庄战役
的重大历史意义?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一、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学习探究
1、阅读课本P99正文第三段和最后一段,说出武汉会战的时间、双方参战的兵力、时长和影响?
时间:
二、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938年10月
兵力:
① 日军,40多万
② 中国军队,100万
时长:
4个多月,
(中国抗战以来用时最长的战争)
影响: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相关史事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
进攻武汉,蒋介石命令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
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
正值汛期的黄河水咆哮着冲出河堤,形成数千
米至100多千米不等的水面,一路横冲直撞,沿
淮河、经洪泽湖下泻,由长江入海。花园口决堤
虽然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
但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
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
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
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
万多平方千米,农工各业经济损失,以战前币值
折算,超过10.9亿元。
郑州
花园口
南京
镇江
黄泛区
河 南
安
徽
江
苏
黄
海
著名战役:
学习探究
2、阅读课本P99正文第四段,说出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和结果?
结果:
二、武汉会战
击毙日军3 000余人
江西万家岭战役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特点:
学习探究
3、思考:说出武汉会战有哪些特点?
二、武汉会战
用时最长、范围最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
影响:
学习探究
4、阅读课本P100正文第一段,说出广州、武汉的失陷给抗日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二、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时间:
学习探究
1、阅读课本P100正文第二、三段,说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结果?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结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胜利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图
相关史事P100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住了阵地。
问题思考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体现了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战况:
学习探究
2、阅读课本P100正文第四段,说出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战况如何?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响是什么?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的时间:
学习探究
1、阅读课本P101正文第一段,说出豫湘桂战役的时间和结果?
四、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
结果: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出国作战的部队:
学习探究
1、阅读课本P101知识拓展,说出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哪支部队到哪个国家作战?有什么意义?
五、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意义:
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课后活动P101
1、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发扬了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成必胜的信念。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特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时间:
1938年3月
指挥: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意义: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影响: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主要战役:
江西万家岭战役
特点:
用时最长、范围最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
时间:
1941年12月
结果:
中国军队最终获得会战胜利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时间:
1944年初
影响: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时间:
1942年初——1945年
意义:
1、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战(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孟良崮战役
课后活动
A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淮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解放南京
课后活动
B
3、“历时4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 )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课后活动
D
4、下列哪一次战役属于武汉会战( )
A、万家岭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廊坊大捷
D、汀泗桥战役
课后活动
A
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守后( )
A、武汉、广州
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
D、上海、南京
课后活动
A
6、下列对第三次长沙会战历史地位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B、自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C、自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D、动摇了一部分日本官兵的必胜信念
课后活动
D
7、指挥台儿庄战役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 )
A.李宗仁
B.阎锡山
C.蒋介石
D.何应钦
课后活动
A
8、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
A、积极抗日、消极反共
B、消极抗日、消极反共
C、积极抗日、积极反共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课后活动
D
9、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的时间是( )
A、1937年
B、1938年
C、1944年
D、1940年
课后活动
C
10、“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
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课后活动
B
家庭作业
1、识记本课“检测”中的内容
2、预习第21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