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化学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年 10 月
学习目标
1. 通过“溶解王争霸赛 ”活动,建构溶解度的概念,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形成化学观念。 2. 通过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初步形成根据需要选择数据处理方式 的能力。 3. 通过气体溶解度的探究实验,从宏观现象和微观解析两个角度探究变化规律,发展证据推 理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真实情景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溶解度第一课时的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固体溶解度 1.“谁是溶解王 ”初赛 设计实验定量比较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能力。 2.从概念中找一找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3.尝试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4.请将表格中的信息填写完整。(已知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温度组号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m 质 :m 剂 :m 液 20 ℃1100 g2200 g310 g
5.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6.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学习任务二】表示溶解度 1.画一画:根据表格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这两种物质的 0-40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点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 的溶解度。 例如:A 点的含义是 ; (2)交点的意义:表示 。 例如:B 点的含义是 。 (3)线的意义:表示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趋势。 a.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 b.少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 c.极少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 3.谁是“溶解王 ”巅峰赛 (1)20 ℃时,溶解度大的是 , 40 ℃时,溶解度大的是 。 (2)A 点的含义是 。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是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是 。
练习:图 1 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2 ℃时,将 30 g A 物质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A 物质中混有少量的 B 物质,若提纯 A 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4)如图 2 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乙试管内出现的现 象是 ,甲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 【学习任务三】气体溶解度 1.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类比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和要素。 概念:在压强为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的气体 体积。 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温度(T)和压强(P)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S)的。 3.微观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温度(T)和压强(P)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S)的。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天气预报瓶 ”的原理。 2.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后可以测量光照度数值,可以用这个方法研究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趋势。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配制最咸的盐水,知道绝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 2.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现象,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其相互转化过程,形成 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建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模型的过程,形成建构模型的科学思维。 4.通过了解硝酸钾冷却结晶、海水晒盐的过程,掌握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形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溶液的形成。 2.准备食盐、筷子、杯子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饱和初体验 1.实验探究 1:请同学们尝试用厨房里的盐配制出最咸的盐水。 结论: 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实验探究 2:配制硝酸钾溶液。 结论:一定 下,一定 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3.思考: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物质吗? 归纳总结: 饱和溶液:在一定 下,在一定 里加入 溶质,当溶质 再继续 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就是 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 下,在一定 里加入 溶质,当溶质 再继 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就是 的不饱和溶液。 【学习任务二】再探饱和条件 1.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思考:请同学们请观察视频中的现象,判断是否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① ②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 ) ( ) 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 ─_______结晶 ( ) 3.结晶:从 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 、 思考:观看海水晒盐的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蒸发池中氯化钠、水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2)海水晒盐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学习任务三】模型再推理 学生活动: 1.试着用模型表示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2.用模型表示他们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练习:用“不变 ”“增加 ”或“减少 ”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NaCl 溶液中: (1)加入少量 NaCl 后,溶液的质量 。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变 ”出了一颗表面结晶的液体 球视频与原理。 2.过饱和溶液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