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艾青诗选》中的抒情方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艾青诗选》中的抒情方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4 23: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艾青诗选》中的抒情方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分类研究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把握由意象解读情感的一般方法; 2.分组探究诗歌语言,感受语言的重复和变化对于情感抒发的影响。 教学重点:探究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艾青诗歌的意象特点。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 钟 一 、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的研究主题是“《艾青诗选》中的赤子深情 ”。同学们还记得 课上体会诗歌情感的时候,所朗读的诗句吗?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正如这位同学所批注的,我们所朗读的多是这样直接“感叹 ”、直接抒情 的句子。但是诗歌的表达是多样的,艾青笔下还有许多蕴藉丰富、耐人咀嚼 的诗句。那么,除了从直接抒情的语句感受诗情,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来读懂诗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究艾青诗歌的抒情方式。
12 分 二、 寻踪 上节课课后留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思考,除了以情感内涵为标准,你
钟 意象 迷宫 是否还有其他的标准,来对《艾青诗选》进行再编选。 这是我的学生交上的一份作业。 所选诗歌编选理由第一 辑《复活的土地》《生命》《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 爱这土地》《旷野》《老人》 都有“土地 ”意象第二 辑《太阳》《煤的对话》《晨歌》 《向太阳》《吹号者》《黎明的 通知》《火把》《太阳的话》 都有“太阳 ”意象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都已学习过诗歌意象的有关知识,相信能够读懂这位 同学的 “编选计划 ”——它是从所使用的意象角度对《艾青诗选》的诗歌进 行分类,这也告诉我们:艾青所常用的意象相对集中,主要是两种:土地和 太阳。我们也已在具体的诗歌中分析过,土地往往象征着遭受苦难的祖国和 人民,太阳则象征光明和美好未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两个意象,它们 又是如何传达出情感。从而能够帮助同学们在阅读《艾青诗选》时,借由意 象找到一条解读情感的快捷路径。 【研究任务】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意象分析的方法 了然于心,那就是由观察意象的特征(看到什么)到体会背后的情感表达(感 到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重点阅读使用了土地意象的这三首诗歌,通过圈 画诗歌中的关键词,在下面表格中填入你所看到景象和体会到的情感。 诗歌看到什么感到什么《雪落 在中国 的土地 上》雪、土地、风、赶着马车的农夫、河流、乌 篷船、蓬头垢面的少妇、雪夜的草原、土地 的垦殖者…… 寒冷、悲哀、痛苦、 艰辛、恐怖……《北 方》塞外、沙漠风、沙雾、寒风、村庄、山坡、 河岸、荒冢、残垣、孤单的行人……悲哀、恐怖、忧郁、 痛苦、寂寞……《旷 野》薄雾、旷野、道路、 田亩、野草、 田野、池 沼、堤岸、枝干、山坡、墓碑、行人……静止、寒冷、寂 寞……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原诗中圈画出表格中的内容。那么请认真观察这个 表格,并思考,这三首诗歌对土地意象的使用有哪些共同点。 首先,我们看到,虽然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 ”或与土地相关的“北方 ” “旷野 ”,但在诗作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孤立的“土地 ”或者“旷野 ”,而是 由土地拓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意象。以《旷野》为例,诗人首先被薄雾弥漫 的旷野触发了诗情,他从此出发,延伸到“卑微的田野 ” “荒芜的田亩 ”“枯 死的野草 ”“枯涸的池沼 ”,再推向阴郁的山峦,由一条灰黄的泥路引向斜坡, 斜坡上是疏林横陈、墓碑散乱,在这之后,再延伸到斜坡下灌木丛边的小屋 和村舍……我们发现,与孤立的单个意象相比,这一系列与土地相关的意象
群,充满了丰富而真实的细节,更具有生动的画面感,格外能够引人入境。 而且,因为意象多,范围广,就使人感觉“北方 ”不仅指北方,“旷野 ”不仅 指旷野,它们全部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寒冷悲哀、痛苦挣扎的中国国土的 画面。这是诗人土地意象使用的第一个特点:诗人笔下不是单独的土地意象, 而是一个土地意象群。 其次,我们还会发现,在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中,“土地 ”“北方 ”“旷 野 ”这三个主要意象向外拓展、延伸的“终点 ”都同样是“人 ”——风雪中 赶着马车的农夫、战乱中失去庇护的少妇、失去家园和土地的垦殖者、挣扎 前进的孤单行人、过着惨淡日子的村人……北方是悲哀的、旷野是“辛苦又 贫困 ”的,而“徘徊在旷野上的人/谁曾有过快乐呢 ”。甚至在下面这些诗句 中,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对诗人而言,人就是土地,土地就是人: 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节选自《生 命》 他的衣服像黑泥一样乌暗/他的皮肤向黄土一样灰黄/阳光从高空照着他 的脸/脸上是树皮似的繁杂的皱纹——节选自《老人》 这种由土地到人的延伸,启示我们诗人使用土地意象的第二个特点:土 地和人是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土地的悲哀贫困就是人的艰难凄凉,人的艰 难凄凉就是国家的苦痛灾难。 主要意象意象群关联人群 土地土地、塞外、沙漠风、沙 雾、寒风、村庄、山坡、 河岸、荒冢、残垣、薄雾、 旷野、道路、田亩、野草、 田野……乞丐、老人、农人、小 孩、行人、村人、流浪 者、牧童、童养媳、木 匠、泥水匠……
现在,总结一下,我们来看诗人笔下的土地意象有哪些特征。 首先我们可以从每一首诗歌中感受到,“土地 ”并不单独指某一个意象, 相反,它是指一系列与土地相关的具体意象,比如塞外、沙漠风、村庄、山 坡、河岸、旷野、 田亩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意象群。 其次,诗人在使用土地意象时,常常通过具体意象的延展,将土地类意 象与特定的人群向关联,我们从诗歌中读到,这些人是乞丐、农人、流浪者、 木匠、卖艺者等等,这些人都是遭受着战争的苦难、贫穷而艰难地挣扎着的 渺小的底层民众。 那么这样的一个土地意象群又是如何实现情感的传达的呢? 在上面举例的《旷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当我们这一些列具体的意象 从旷野到田亩、小路、斜坡、村庄,我们的眼前便浮现出一片真实生动的中 国北方农村的清晰图景。它的荒芜、它的凄凉、它的贫瘠都呈现得那么清晰。 所以相对于孤立的意象,意向群更能营造生动的画面,渲染特定的情感氛围, 带着读者进入诗歌的情境。 此外,当土地意象关联到遭受着战争的苦难、贫穷而艰难底层民众时, 这类意象便很自然地与苦难、贫穷、艰难产生了意义上的关联,土地类意象
便成为了苦难的象征,成为了遭受苦难的人民和祖国的象征。当读者读到这 些意象,便能感受到诗人倾注其中的对同胞和祖国的关怀与同情。借此,土 地意象便实现了由具体事物到象征意义的转变,从而实现了情感的传达。 主要意象意象群关联人群象征意义表达情感 土地土地、塞外、 沙漠风、沙雾、 寒风、村庄、 山坡、河岸、 荒冢、残垣、 薄雾、旷野、 道路、 田亩、 野 草 、 田 野……乞丐、老人、 农人、小孩、 行人、村人、 流 浪 者 、 牧 童、童养媳、 木 匠 、 泥 水 匠 …… 遭受苦难的 人民和祖国 关怀与深情
同学们看这个表格,这就是我们一起对艾青常用的土地意象的研究整理。 那么给同学们留本节课的第一个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参照上一个环节对土地类意象的分析,重点阅读诗歌《太阳》 《煤的对话》《晨歌》《向太阳》《吹号者》《黎明的通知》《火把》《太阳的话》, 通过归类整理的方法研究诗人对于太阳意象的使用特征,并将你的思考写在 任务单上。 相信同学们在完成课下研究之后,会进一步发现,在艾青的诗歌中,意 象是传达情感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所营造的画面感、所渲染出的情感氛 围、所具有的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主要意象意象群关联人群象征意义表达情感 太阳
8 分 钟 三、 破译 语言 密码 经过上一环节的学习,相信再读《艾青诗选》时,当读到某一个具体的 意象,你一定会思考这是土地类还是太阳类意象,并且能够快速理解它所传 达的情感,以及在诗歌中组合使用的意义。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诗歌情感的 方法。除此,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在谈到诗歌创作时,艾青曾这样说:“诗的创作上的问题,语言是最重要 的问题之一。诗人必须为创造语言而有所冒险,——一如采珠者为了采摘珍
珠而挣扎在海藻的纠缠里,深沉到万丈的海底。”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诗 人又是如何通过“语言的冒险 ”来抒发情感的呢? 【研究任务】请同学们从学案中选择任意一组研究材料,边朗读边体会 情感的流动变化,并思考,该组诗歌片段的语言有什么共同特征。将你的思 考批注在诗歌原文旁。 第一组研究材料: 只能通过这唯一的窗, 我才能举起—— 对于海洋的怀念, 当碧空虚阔的展开的时候; 对于马雅可夫斯基的诗的太阳的怀念, 当炙阳投射在赤色的围墙; 对于千万的伸着古铜色般巨臂的新世界创造者的怀念 当汽笛的声音悠长而豪阔的横过; 对于秋的绯红的森林与潇潇芦州的怀念, 在秋风里; 对于家乡的满山火焰般杜鹃花的怀念, 在传来的卖花声里; 对于坐着白漆艇荡过烟水淼茫的湖的怀念, 当天空杨过一片云的白帆; 对于都市的喧嚣的夜的街道的怀念, 当墙外喧响过车身和人语; 对于被夕阳烫过着的大地的怀念; 对于雪的怀念, 五月的秋的海的怀念; 对于一切在我的记忆里留过烙印的东西,都 怀念着…… ——节选自《铁窗里》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节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看着同伴的背,
他背上的 向我笑着的猴子, 大跨着我们的脚步, 穿过森林,渡过江河 向无边际的大地走去…… …… …… 哪儿是我们的故乡? 哪儿是我们的家? 我看着同伴的背, 他背上的 向我笑着的猴子, 大跨着我们的脚步, 穿过森林,渡过江河 向无边际的大地走去…… ——节选自《卖艺者》 同学们在朗读时,一定像我一样,能感觉到诗人的情感是如此的深厚、 如此的绵长。这些诗句的语言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在《铁窗里》,有大 量长句,和不断出现的排比句式。与《我爱这土地》相似,连续铺排的修饰 词使得情感不断地累积,越来越浓厚。这浓厚的情感又在重复的排比句中不 断被强调,诗人在监狱中对于自由的渴望便像汹涌的河流一样,回旋在我们 的胸中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有修饰语的堆积、排比的运用,还有首尾 两句的对称出现。这种对称造成一种诗句的回环,在回环结构里,情感就像 在声音在封闭的小巷里来回传响,在浓厚的基础上更增加一种往复回旋,达 到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效果。《卖艺者》是另一种回环的形式——首尾诗节 的回环。 这一组诗歌片段所呈现的是,诗人通过大量修饰语的铺陈,通过排比、 对称、回环,形成诗歌语言的重复,使得情感的传达深厚绵长、荡气回肠。 第二组研究材料: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节选自《旷野》 不同于第一组诗歌的愈加流畅、愈加激烈,当我们朗读第二组时,我们 会感到自己的情感跟随着诗行的跳跃而变换。诗行长的,情绪往往沉滞悠远, 诗行短的,则通常急迫短促。所以当我们朗读《春》的开篇时,随着诗句的 由短到长,我们也逐渐由冷静到激愤,随着字数的一句句递增,我们被龙华 烈士的牺牲所震动的悲壮情感逐渐被诗句激发出来。 在下一首中,开始的长句反复述说着农民是如何一无所有,到了“拥挤 在 ”一句,则突然,收缩成三个字,积蓄已久的情感仿佛被突然堵住了宣泄 的出口,憋闷在心中,压抑又沉重。而“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 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则继续以短句将这份压抑沉重的情感沉淀、凝固,像雕 塑一般长久地压在读者心中,再也无法消散。《旷野》中最后三句的突然断句 换行也有同样的效果。 这一组诗歌所呈现的是,变化的诗歌语言如何通过诗行的灵活组合,使 得诗歌的情感表达具有极大的伸缩性。正是在诗行和语句不连贯的断续、跳 跃的变化之下,情感就像一团被摔打的面团,在宣泄与堵塞之间不断发酵。 情感就具有了厚度和韧性,更有余音绕梁般的长久力量。 小结:艾青是自由诗的提倡者。我们可以看到艾青的诗歌语言形式上没 有束缚,任由诗句追随着情感表达的需要或恣意地铺陈、或灵活地变化,细 细地品味这种极具特色的诗歌语言,也是我们体会诗歌情感的另一种方式。
2 分 钟 四、 总结 收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两个角度讨论了艾青诗歌的抒情方式:通过丰富 的意向群抒发情感、通过自由的诗歌语言的塑造情感。 实际上,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现当代诗人之一,艾青诗歌极具特色的抒情 方式是远不止于此的。同学们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经验,是不是也曾注目于 诗歌里丰富的色彩、倾心于诗句所呈现的画面质感、佩服于诗人瞬间印象的 捕捉、感动于作品朴素生动的语言……或者是其他的发现和心动。同学们课 下不妨继续展开探究,也可以开一个自己的艾青诗歌阅读小讲堂,分享阅读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