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5 08: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心路历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在形式上的基本特点,积累诗词常识。 2. 通过反复吟咏,把握月的意象,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关键语句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 教学重点:知人论世,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的超拔旷达。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复杂的心路历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 钟 一 、 导入 中国人是喜爱月亮的,特别是十五的圆月,因为圆月常与团圆、圆满 联系在一起。但并非事事可以圆满,穿越千年时空,北宋大词人苏轼在中 秋之夜、万家团圆之时,面对一轮圆月却生发了别样的人生感悟。让我们 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分 钟 二、 说 词, 走近 作品 请同学们欣赏《水调歌头》诗词吟唱,感受这首宋词的音韵美。【播 放吟唱】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 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 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歌的文体。形式上具有律诗的 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 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 词牌就 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不同于题目。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 有词牌名。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按照词谱填写的,分为上下两 片,是典型的双调词,语句悠扬婉转。
3 分 钟 三、 赏 月, 感受 意境 之美 1.《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咏月词。请同学们诵读全词,圈点标注出 词中写“月 ”的词句,概括词人笔下的“月 ”的特点。 上阕写词人远望天上月,抓住“ 明 ”“高 ”“寒 ”的特点,虚实结合, 想象大胆而浪漫。 下阕通过“转 ”“低 ”“照 ”等动词,写出月的移动轨迹。 词人笔下的月,明亮而皎洁,高悬而清寒,美好而浪漫,让人无 比憧憬又落寞怅惘。
15 分钟 四、 读 人, 体会 心路 历程 下面我们一同走进丙辰中秋夜,去找寻月下起舞弄清影的词人,体味 词人的心声。 1. 中秋之夜的词人有何表现呢?请同学们细读这首词,圈画出体现词人 行为的词语,并用四到六字词语加以概括。 提示:语言简洁,力求诗意。 明确: 中秋欢饮醉——把酒问青天——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 —辗转却无眠——祈愿共婵娟 2.这首词句句扣住“月 ”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 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词人每个行为阶段的不同 心境。具体要求:请每组从词人中秋之夜的行为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参 考示例,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句所传达的词人心境,并用折线图画出情 感变化的轨迹。 示例:把酒问青天 问、何年:这首词,起笔就对天发问, 问得突兀, 问得迫切, 问得离 奇。“ 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思绪,首先飘向中秋之月所在的茫茫上空。 苏轼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上空的概念非常模糊,更多的认为那是一 种神秘的存在,是人世间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所以, “把酒问青天 ”好像 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问出了词人对宇宙时空的困惑。同时, 又好像是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举杯邀明月,把盏相问,在惊叹造 化的巧妙。苏轼的精神世界开始了他的自由之旅。接着继续追问“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 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对美丽的月宫充满了 想象和憧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显示了他豪放的 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苏轼把酒问天,情感是高亢激昂的。
学生答案一: 欲、恐: “我欲乘风归去 ”中的“欲 ”字,表达了词人对天上仙境的 向往之情,也同时表达了对人间生活中仕途不顺、亲人别离等种种不顺意 的怅惘感慨之情;但后一句“又恐琼楼玉宇 ”中的“ 恐 ”字,写出了词人 的犹豫和徘徊,表达了词人对人世间热闹繁华的眷念,又表露出他对生活 的热爱。这两个字之间的转折,描写出词人的矛盾之心。 同学们看,这一组同学对词人“欲乘风归去 ”的赏析就很好。抓住了 词中的关键词“欲 ”“恐 ”进行分析,词人很想去看一看那美丽的“琼楼 玉宇 ”,但是又害怕“高处不胜寒 ”,月宫太高、太过寒冷。这个组同学 从这两个关键字的转折中,揣摩出词人既向往天上又担忧徘徊的矛盾心理。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抓住词人的行为关键词“归去 ”进一步分析。“归 去 ”,让人感觉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现在要弃绝人间,回归天宫了。词 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 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补充材料,了解苏轼密州期间的生活状况。 熙宁四年(1071)出为杭州通判的放逐,判杭三年不得调任升迁—— 苏 轼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遂申请调往山东, “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 近 ”。 …… 在《密州到任谢执政启》他则表示:“岁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 既然回朝庭无望,他决定去一个离苏子由更近的地方任职。 (何灏《苏东坡词传》)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 自求外放,辗转在各 地为官。1074 年苏轼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是因为与王安石政 见不合,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1075 年四月,苏轼在密州写下诗歌《寄刘 孝叔》 ,对王安石变法作了相当尖锐的讥刺,并记录了自己在密州的窘迫 生活,苏轼上任密州时密州正闹着可怕的蝗灾和旱灾,苏轼的太守府中, 不但酒瓶空了, “公厨十日不生烟 ”,厨房已经十几天无米下锅,苏轼经 常靠吃杞菊为生……而朋友刘孝叔的书信中总是劝说他归隐山林, “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 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所以,同学们从“归去 ”一 词也能看出,苏轼此时的心境是进退维谷,彷徨无奈的。 但是,词人还是选择人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天上固然 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 ”,还是留在人间吧,可以自在起舞。他更舍不 得离开自己的亲人,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和思念。就这样,苏轼营造了一种 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 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这个时候,苏轼的内心应该转为通达, 豪放而热烈。 丙辰中秋,月色入户,照在了彻夜无眠的词人身上。他为什么睡不着 觉呢?一方面因为“怀子由 ”,苏轼对弟弟苏辙很有感情。他本来是自请 调任密州,能和正在齐州(今山东济南) 的弟弟离的更近些。但后来因为 苏辙被调回京城任职,他们兄弟已经七年未能相见。这个弟弟,也真是一
个不简单的弟弟。后来,当苏轼因为“乌台诗案 ”受难时,就是苏辙主动 提出把皇上所赐爵禄拿出来为哥哥赎罪,从而感动了皇上,最终苏轼被下 放到黄州。另外我们前面讲过,苏轼这时候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政治上 很不顺利,所以,苏轼在团圆之日晚上孤独难眠,他的内心应该是抑郁惆 怅的。 学生答案二: 不应:诗人夜晚喝得大醉,乘着酒兴不免惆怅涌上心头,没有睡意。 中秋节的圆月,月光流转;而诗人调任密州为官,和弟弟苏辙分别已久, 不胜想念。二者形成反差。但美丽的明月“不应 ”有怨恨而刻意照着这“无 眠 ”之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之情。 我们再看常子和组的赏析,他们抓住了“不应 ”这个词,分析了作者 把亲人不得团聚的原因归咎于“月 ”,对月发问,表达了对月的不满、埋 怨,幽深绵长。不过,这个组同学对“不应有何,何事长向别时圆 ”表达 情感的分析还不完全准确。“不应有恨 ”表达的不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而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此时词人的心境应该抑郁惆怅的。 4.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中秋之夜望月“无眠 ”的人只有词人一个吗?从 小序中可以看到,苏轼作此篇,是“兼怀子由 ”,除了表达对苏辙的思念, 词人还因为什么而情感起伏变化呢? 月圆人不圆的还有很多像词人一样背井离乡的人,在这样的中秋佳节 也应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 ”?他将人事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相对照,既然“此事古 难全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苏轼从人、月对立中找到人、月 融合,“人有悲欢离合 ”推己及人,表达了对人事的达观、对未来的希望。 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情感变得通透豁达。 结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 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 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 “千里 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充分表现了苏轼处理时间、空间以及 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词 人替世人发出了美好的祝愿,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 辙(字子由) 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 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情感上热烈而奔放、乐 观而超拔。 词人从恼月的强烈,到望月的共享,情感不是一味强烈,而是一张一 弛,节奏起伏有致。 (折线图示例:略) 中秋月圆之夜,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难免抑郁惆怅,但他并没有因 此而悲观,反而推己及人,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心系 全天下的人们。苏轼真的了不起,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中秋对月, 他没有一味地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了忧患,表 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洞彻。诚如康震教授所评价的:“他超然 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
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原因———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 怀念兄弟,可是他的终结点却到达了一个一般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达的 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 这就是苏轼做人的境界。希望同学们以后再学到苏轼的作品时,看到 的不仅仅是他的旷达和乐观,而是用心静静地去感受旷达乐观背后的孤独 苍凉。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用情,用心。 (师生齐读)
2 分 钟 五、 悟 情, 提升 精神 境界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 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在黄州,他写下“一蓑烟 雨任平生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在 惠州,他写下“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儋州,写下“海 南万里真吾乡 ”……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道尽了千古离人的 愿望,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 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