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D项,“强盗的样子”指的是艾滋病病毒正常复制出来的样子,不是选项中说的“艾滋病病毒复制出错后的
‘长相”。)
2.A(A项,“任意组合作物的优秀基因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作物后代”曲解文意,原文是“把作物的优秀基因通
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并非“任意组合”。)
3.B(A项,应该是“同时成熟”,而非“同时存在”。C项,强加因果,欧洲殖民者吃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并且他
们对于吃红薯“是抵触的”,并不是喜欢。D项,“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只是人类的想法,“其实不过是自然
界的小学生而已”。)》
4.①准确严密。直接使用数据,使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如“208万亩”“普遍在20%以上”:使用“个体”“更”等表
范围、程度的词语,更准确地体现对象特征;运用“不过”“因为”等关联词语,表明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事
情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等更加清晰。②形象生动。使用“死胡同”“膀大腰圆”“强塞”“发福体质”等词语,使
语言更加形象可感,生动活泼,易于理解。(每点2分)
5.①袁隆平先生在研究遇到瓶颈时转而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启发我们在遇到阻碍时,要懂
得另辟蹊径。②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遇到困难时并未选择放弃,最终取得成功,启发我们要能顶住暂时
的压力,敢于迎难而上。③袁隆平先生不惧社会上出现的“杂交无用论”,一直坚持研究杂交水稻,启发我们
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坚持不懈,不惧质疑。④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并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
理,发表了重要论文,启发我们要注重实践,善于总结经验。(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近即可)
6.B(A项,“他身边的亲朋都知道他的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错,据原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信息采
集的人说,李子良极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C项,“廖国栋主动向营长请缨”错,小说中并没有写廖国
栋主动向营长请缨。D项,“详细描绘了廖国栋战斗牺牲的场景”错,小说对圈国栋战斗牺牲的场景叙述得很
简略。)
7.A(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8.①廖国栋让李子良突围,自己掩护,李子良眼含热泪,表现出李子良对廖国栋的不舍与担优:②李子良讲述营
长带领战士们纵身跳下悬崖时,泣不成声,表现出李子良对战友的牺牲的巨大悲痛:③李子良讲述自己来到
廖国栋家乡,才得知廖国栋是独子时,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表现了李子良对廖国栋的感激,以及自己的悔恨
之情。(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得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①小说描绘了抗日战争中的一次突围战斗,从小故事展示大时代,赞颂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凸显了
爱国主义的主题。②小说中廖国栋接替李子良掩护部队,李子良替廖国栋尽孝,写出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
当,赞美了感恩报恩的战友情谊。③廖国栋抗击敌军而牺牲,李子良放弃提干复员到廖家坳安家,帮助乡亲
战胜贫穷过上好日子,都表现了伟大的奉献精神。(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ACF(原句标点: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11.B(《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意为嘱附,二者意思不同。)
12.B(“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错,从文中可知颜延之曾经送给他二万钱他接受了,王弘送酒给他,他当
即喝了。)
13.(1)亲人衰老,家里贫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起”“堪”“解”
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来拜访他的或高贵或卑贱的人,陶渊明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造”“辄”,定语后置,各1分,句子通顺
1分)
14.督邮到彭泽,小吏建议陶渊明“束带见之”,(1分)陶渊明不愿意为了一点点俸禄,(1分)折腰向督邮这种人
献媚。(1分)
15.C(“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说法有误,“水为乡”三句,写出了词人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并非是困窘
生活。)
16.①景物内容:《渔歌子》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夜晚的景色:《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白
天的景色。(2分)②景物特点:《渔歌子的上阕选取了江边获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等景物,恬
淡秀雅;《沁园春·长沙》上阕选取了万山、层林、百舸等景物,绚烂大气。(2分)③诗歌意境:《渔歌子》的上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015A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1至4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杂交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实用技术。在孟德尔阐述了遗传学原理之后,人类认识到把作物的
优秀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作物并非
那么配合。
水稻是种特别的植物,它们的雌蕊和雄蕊是同时成熟的,一旦开花,所有的雌蕊都会被自家
的雄蕊产生的花粉占领。根本轮不到外来的花粉送上去授粉,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杂交的个
体出现。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先生。
怎样才能高效地制造出杂交水稻的种子呢?可能有朋友会说,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
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不就好了。如果你看过水稻开花,就会发现这个做法是不可行的,每
个稻穗都有几百个雄蕊,要把它们挑拣千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水稻育种也就进入了
“死胡同”。
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别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先生想到了另一条道路一去寻找
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先生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
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稳,并且
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1966年,这个发现被发表在中国科技领域核心期刊
《科学通报》上,但是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1968年,袁隆平先生的试验受到了阻挠,初露曙光的杂交水稻之路陷入了黑暗。但是,袁
隆平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开展研究。大家想要更高更壮的水稻,可是,杂交的结果并
不是很理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杂交无用论”。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再次陷入了泥沼之中。
为什么杂交后的水稻没有优势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栽培的雄性不育水稻同其他水稻的关
系太亲近了。就像人类近亲结婚,有很大的可能会生下有缺陷的后代一样,这些关系亲近的水
稻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40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