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
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
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
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
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整。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
山坡上。我又蹬在那块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城: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洗莱的人也恼了,说:
“莱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莱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
险,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
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
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瑟名心热·高一年级期中测试·语文第1页(共8页)】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
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瞪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
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不愿意讲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到了北平,我们
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
打下去。”“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寸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莱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
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
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注]”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
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做运输,每天打早起,我
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
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千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
【恐名心渔”·高一年级期中测试·语文第2页(共8页)】高一年级期中测试———语文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表明革命队伍与百姓之间存在矛盾”理解错误。“我”与女孩因卫生问题发
生争论的情节,重在刻画女孩泼辣的性格,而争论本身正是革命队伍与老百姓之间关系密
切的表现。也是女孩为了和 “我”说话并帮助 “我”故意这么做的。由 “五天后,我穿
上了新袜子”“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可见,革命队伍和老百姓是军民
鱼水之情。
2.D 【解析】“从侧面……”理解错误。“……烧过两三回了”写出了敌人对老百姓的残
忍,“……也许五年……”写出了抗战时间的漫长。这些描写,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属于正面描写。
3.①在战乱、严冬、贫穷的恶劣环境中,女孩仍然注重良好的卫生习惯,且富有生气和活
力,保持了做人的基本尊严,没有被战争和苦难的生活摧折。从女孩在严寒天气洗菜并为
“我”在上游洗脸弄脏水而生气,以及女孩伶俐的语言等可以看出。
②女孩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如女孩要求买织布机织布,“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
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③女孩善良淳朴,关心子弟兵,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女孩给 “我”做袜子、做饭可以
看出。
④女孩乐观积极,渴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充满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① 《山地回忆》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
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2分)
② 《山地回忆》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
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2分)
③叙述过程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使所叙述的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
生活琐事饱含真情,因而楚楚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
5.A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 “足下”是 “脚下”,A正确;“自完之道也”的 “完”是 “完
善”,“不能独完”的 “完”是 “保全”。句意:不过是自我完善的法则。/不能独自保全
自己。B正确;“曲罢曾教善才服”的 “罢”是 “停止”,C不正确;D正确。
7.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苏秦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国君,要先考虑本国的大小、兵力的强弱”错,应该是先考
虑敌国的大小、兵力的强弱,B不正确。
【 ·高一期中测试———语文答案 第1页 (共4页)】
{#{QQABLYYQggCIABJAAQgCQwVACEOQkAGCCCoOgFAEMAABARFABAA=}#}
书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我将无事可做,回家乡耕田种地去,耕种供家里人吃,织布供家里人穿。
(4分,采分点:“且”,将;“乎”,到;“食”,给……吃;“衣”,给……穿衣)
(2)现在我为大王出使齐国,恐怕我的忠信不被大王身边的群臣了解啊!
(4分,采分点:“足下”,您;“谕”,明白;“无”,不要;“无制于群臣”被动句)
9.①这些品行只能用来奉养亲人、不欺骗他人、不窃取他人财物;(1分)
②苏秦认为自己是进取之人,想要有所作为;(1分)
③这些品行不能给他带来显达,使他有所成就。(1分)
参考译文:
苏秦对燕昭王说:“现在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像尾生高那样守
信,像鲍焦、史?那样廉洁,兼有这三种品行来侍奉大王,怎么样?”燕昭王说:“如此就够
了。”苏秦回答说:“您认为这样就够了,那么臣下就不会侍奉您了。臣下就会做出无所作为
的事,就会归耕于周朝的土地上,耕种吃饭,织布穿衣。”
燕昭王说:“这是什么缘故呢?”苏秦回答说:“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那也不过是奉
养双亲罢了。像尾生高那样守信,那也不过是不欺骗别人罢了。像鲍焦、史?那样廉洁,那
也不过是不偷别人的钱财罢了。如今臣下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臣下认为廉洁不会同自身一
道显贵,信义不会同生命一起存在。仁义,不过是自我完善的法则,不是追求进取的手段。”
燕昭王说:“自我完善还不够吗?”苏秦回答说:“如果认为自我完善就够了,那么秦国
就不会从 山的边塞出兵,齐国就不会从营丘出兵,楚国也不会兵出疏章河。三王更替,五
霸轮换执政,都是因为不仅仅局限于自我完善的缘故。臣下听说,善于处理国事的人,先衡
量一下自己国家的大小,再考虑一下自己兵力的强弱,因此可以功成名就。不善于处理政事
的人,不能够先衡量自己国家的大小,也不去考虑自己兵力的强弱,所以不能功成名就。现
在大王有向东攻打齐国的想法,愚臣知道。”
燕昭王说:“您怎么知道的。”苏秦回答说: “您常常手持长戟,磨砺宝剑,登上山丘,
向东叹息,所以我就知道了。即使如今有乌获这样的力士,能举起千钧重量,年龄到了八十
岁的时候也要人搀扶。所以齐国虽然是强国,由于在西面的宋国使劳师动众,在南面的楚国
使军队疲乏,那么齐国军队就可以被击败,齐国的河间也可以被攻取。”
燕昭王说:“太好了。请允许我拜您为上卿,送给您马车百辆,您按照这种说法替寡人到
东面的齐国去离间游说,怎么样?”苏秦回答说:“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
为什么不赏赐您的爱子及各位舅父、叔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他们得不到
这些,却把这些赏赐给无能的臣下,为什么?大王评价臣下,是怎样一种人呢?观在臣下所
以侍奉您,是为尽忠守信。臣下担心因为尽忠守信的缘故,被大王左右的大臣怪罪。”
燕昭王说:“哪有作为臣子尽心竭力,反而获罪的呢?”苏秦回答说:“如今臣下为您到
齐国出使,担心我尽忠守信不被大王的左右大臣所理解。希望您不要被群臣挟制。”
10.C 【解析】“都表达了因病而不能上战场的无力报国的悲哀”错误,《登高》表达的是
老病孤独、颠沛漂泊的悲哀。
【 ·高一期中测试———语文答案 第2页 (共4页)】
{#{QQABLYYQggCIABJAAQgCQwVACEOQkAGCCCoOgFAEMAABARFABAA=}#}
11.①羁旅漂泊之苦。 《南征》 “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躲避战乱,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
离,偷生落泪之悲苦;《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写出了诗人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
之苦。(2分)
②年老体病之苦。《南征》“老病”一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之苦;《登高》
“百年多病”表现诗人年老多病之苦。(2分)
③孤独无助之苦。《南征》“未有见知音”,《登高》“独登台”,都有孤独之意,暗含得不
到君王理解和重用的痛苦。(2分)
12.D 【解析】作者是把贤才比作乌鸦,没有暗示。
13.①起兴手法:第一首:以 “鸿雁”的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 “转蓬”的随风飘荡、无所
归止起兴,引出征夫出征之遥、之苦和返还无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
的无奈。第二首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引出对人才的渴望。(3分)
②用典:第一首诗中最后两句,诗人借 “狐死归首丘”的典故引出征夫的乡关之思,同
时表达自己永怀故土的坚定信念。第二首引用 “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
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3分)
14.C
15.同:都蕴含着对贾谊的才华的赞美之情。(3分)
异:李商隐诗中蕴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及对君王昏聩弃贤的讽刺。
毛泽东诗中蕴含着作者对贾谊的委婉批评,做事不纠结于小事,胸怀要宽广、大气、
从容。(3分)
16.(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分)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分)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分)
17.①冉冉升起 ②天真无邪 ③游刃有余 (每空1分)
18.今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我们彰显出了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彰显出了更有气度的
当代中国。(4分)
【解析】分析句子,主干句为 “我们彰显出了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更有气度的当代中
国”,“在世界目光聚焦于中国的今夜”为时间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单独成句。
据此可改为:在世界目光聚焦于中国的今夜,我们彰显出了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更有
气度的当代中国。
19.① “自然的演唱”“纯真的笑容”“空灵的声音”句式相同,意思相关,构成排比。(1分)
②从形式上看,排比句式结构整齐,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1分)
③从内容上看,句子从演唱风格、神态、声音等多个角度突出大山里的孩子的表演质朴,
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1分)
20.①不要剧烈运动 (1分)
②有症状及时停止工作 (1分)
③补水、补盐、多休息,不要 “突然增加工作量 (1分)
【 ·高一期中测试———语文答案 第3页 (共4页)】
{#{QQABLYYQggCIABJAAQgCQwVACEOQkAGCCCoOgFAEMAABARFABAA=}#}
21.①要避免在酷暑下过度地剧烈运动。(2分)
②此外很多热射病患者发病前都有基础诱因。(2分)
③如果必须长期在高温下工作。(2分)
2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Ⅰ.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给出 “躺平”的意思,是一种放弃追求、不思进取、低欲望生活的状态。
这种心态看似是一种无所谓的生活态度,实际上是对自身价值和人生目标的迷失。行尸
走肉的生活,并不能解决生活的迷茫和内心的空虚,只会让个人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
因此,这不是作为年轻人应当持有的价值观。
材料还例举了当下一些同学面对躺平的错误思想,认为现在处于高一,时间还长,
无需进取,殊不知,“躺平”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都不应该持有,无论在什么时候,时代
青年都应当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来面对学习生活,与处于哪个学习时期无关。有同学认
为躺平一辈子也不愁吃穿,这种看法是直接否认了人的奋斗的意义,我们奋斗不仅仅只
是为了满足吃穿而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是现在奋斗中才能实现。同时,“青年一代有
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我们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我们的躺平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还于国有害,因此,时代青年当树立无奋斗,不青
春的价值观,拒绝躺平,以奋斗的姿态去迎接人生一次次大考,去绽放生命独特的色彩。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躺平”不可取,奋斗正当时。接
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躺平”,是惰怠的借口、无能的掩饰,是消极颓废
者的自画像、不思进取者的代名词。二、任何时候,只要 “躺”下,就断无 “赢”的机
会。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身处奔腾的时代,风华正茂的青春,惟有奋斗正当时。
Ⅱ.立意:1.“躺平”不可取,奋斗正当时。
2.拒绝躺平,比肩奋斗。
3.不要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躺平。
Ⅲ.作文等级
一类文章:态度鲜明,观点清晰,理论运用合理恰当,又符合情理,能辩证地看待
问题,能对材料中另外一方的观点做出合理回应,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二类文章:态度明确,观点清晰,能合情合理地阐释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回
应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三类文章:只同意一方的观点,片面强调爱猫或者驱逐猫,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能回应另外一方提出的问题。
【 ·高一期中测试———语文答案 第4页 (共4页)】
{#{QQABLYYQggCIABJAAQgCQwVACEOQkAGCCCoOgFAEMAABA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