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CD 6~10 ABCCC 11~15 DDACA 16~20 CDDBC
二、综合题
21.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③;
(2)①;
(3)④;
(4)②;③
(5)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6)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2.
(1)转换时间:7时和18时。理由:上午7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负值转为正值,此时由陆风(北风)转换为湖风(南风);18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正值转为负值,此时湖风(南风)减弱,转换为陆风(北风)。
(2)季节:冬季。原因:冬季是鄱阳湖的枯水季节,湖泊面积较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湖陆风弱;我国冬季风强劲,鄱阳湖受冬季风影响大,湖陆风不易形成。
(3)影响:湖陆风减弱。理由:鄱阳湖沿岸林地和湿地面积增大,减小了湖泊和沿岸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湖陆风强度减弱。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 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IST 1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TRAPPIST 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有肥沃的土壤 ③与TRAPPIST 1距离适中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⑤水资源充足 ⑥天体表面平坦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调查发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下面图1为东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布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顾乡屯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
A. 第四纪 B. 奥陶纪 C. 白垩纪 D. 二叠纪
4.图1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距海近 B. 纬度低 C. 降水少 D. 地势低
5.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①②③④四地时,最先到达莫霍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B. 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 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 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
7.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 ,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
A. 耀斑;色球层 B. 黑子;光球层 C. 日珥;日冕层 D. 太阳风;日冕层
8.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贝壳堤之间的组成物质以河流携带的泥沙为主。如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10.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成新的贝壳堤 B. 使海岸线向陆地后退
C. 海岸带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D. 迫使河流多次改道
11.该地海岸线位置多次变动,说明河流入海口( )
A. 海浪侵蚀力强,泥沙沉积量小 B. 海浪携带大量物质在此沉积
C. 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量小 D. 河流大量输沙,在此沉积量大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板块张裂 D. 流水溶蚀
13.该地地面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柱 ④石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如图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此时,丙地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8.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 ④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 分09秒,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在距离地面390千米的高空运行。据此回答下列题:
19.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上升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 )
A.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 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
20.下列关于大气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利于航空飞行 B. 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
C. 平流层有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D. 高层大气水汽和杂质少,利于飞机飞行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这一原因主要与图中①、②、③、④中的______过程有关。(4分)
(2)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______(请在图中①、②、③、④中选择一个填入其中)。(2 分)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其影响因素是 (填序号)。(2分)
(4)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强和 弱(填序号)。(4分)
(5)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是 。(4分)
(6)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大气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某年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站南北方向风速与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1)据图判断该日湖口站湖陆风的转换时间,并说明理由。(8分)
(2)指出鄱阳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近年来,鄱阳湖沿岸退耕还林还湿政策得到切实落实,分析退耕还林还湿对鄱阳湖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其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