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对工匠精神品格的涵养与推动.
高一语文
宋代,中华工匠开创了转型时代的新精种品格与风尚。活字印刷、航海罗盘、火药等得
到发明或应用,“中国科学史的坐标”一《梦溪笔谈》面世,还诵现出成干上万的中华名
注意事项:心义
匠,共同锤炼出独特的宋代工匠精神品格,宋代工匠在精雕细琢、极简主义和职业敬畏等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面表现出工匠精种品格的新气象,当然,他们也没有丢掉传统工匠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如活宇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在宋刻阵版一片繁华中窥见“死板”的缺陪,开始进行“活板”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战验,最后改进了雕版印刷工艺,展现了宋代工匠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总体来看,宋代工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匠精神已然朝向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种迈进,这无疑是中华工匠精神品格走向成热的显著标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伴随明代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对工匠制度的不断调整,工匠群体的处境也在不断变化与调
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适,明早期的工匠制度主要是承袭元代,工匠群体以世袭匠户为主,处境极其国苦;明中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国家对工匠制度有所调整,工匠群体以轮班匠、住坐匠和军匠为主,工匠处境略有故荟;明
木古人很平就用“正”来为工匠官职命名,如车正、陶正、木正等,显示出中华工匠精神
晚期的工匠制度较为松散,工匠群体中文人或知识分子突起,这类工匠的处境较为宽松。明
的本源属性,平期中华匠人心系百姓,持中守正,以工正精神铸成了早期中华匠人的守正精
代工匠精神的人文传统其有历史进步性,能够主动适应日常化和人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诞
神品格.
生了漆工黄大成、木工制祥、玉工陆子冈,瓷工童宾、军匠杨授、雕工鲍天成等一大批具有
至西周,《周官》记栽有掌苏土、居四民、时地利的工官“司空”,所谓“司”,即管
人文精神追求的出色工匠,他们的创造及其作品展示出明代工匠精种至善的人丈化美学候
理之义,表达了工官对四家事务的承担与掌管:所谓“司空”,含有“闭藏”“空无”之义,
向,或者就,在明代,大量文人参与工匠造物活动,由此铸就了具有世界形响的明式工匠精
工官的信条与宗旨是藏富于民,反映出工官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周代工匠在司空制度体系
神的人文品格,形成了中华工匠精神的人文精神典范。
下逐渐形成属于时代的工匠精神,印民本新神。
至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魏源等一大批思想家大力提倡致用实学,常尚求真的科
汉代,政府改“司空”为“少府”,以统管国家物资调配、器物生产以及山川四赋等。
学精神。在此背景下,清代的工匠也在造物中与时屏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淬炼出求真务
“少府”概念沿袭了“司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鼎新发展的汉代,工匠“争芳斗艳”,如
实的科学精神,:出现了样式房富会玉、督肉官唐英,罗盘匠吴鲁衡、针神沈寿、巧匠徐寿、
将作大匠萧何、弃官专粮漆艺的悠士中屠蟠、苹新造纸技术的尚方令蔡伦、长安“机关达人”
发明家黄履庄、巨匠邹伯奇等一大批中华名匠,他们乘持家国情怀,在创新实践中不断迫求
丁缓、学者型~水工徐商、地动仅发明者张衡等。这些汉匠勇于创造、敢于创新,他们在
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神,头同铸就了中华工匠的科学精神品格,
中国丈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光彩耀目,汉代开创了工匠文化的新定向,诞生了近乎后世
如切如碰,如琢如磨.有多少独具匠心的中华瑰宝,就有多少不可麽灭的新神传承。中
所有的工匠行业、部门与手艺品葵,演绎出较为齐备的工匠文化体系性结枸,要素和内容,
华工匠精神根于工正、立于司空、臻于工部,在制器尚豪中发韧中华工匠的守正精神,在制
也孕有出具有民本特色的汉代工匠精神品格,
度涵养中铸造民本精神内核,在人文情怀与崇尚科学中治炼出至善求真的精神典范。中华工
隋唐时期,以工部制度为前提,以劳动人民的创造为依托,已然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
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栽者、实现者、体现者,他们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
中华工匠精神,大唐的文化气象建立在辉烛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唐三彩、唐金银器、唐刀、
现,
唐镜等折射出唐代工匠精神的神采与光芒,唐物的定名及其意指也蕴含丰富的时代特点与社
(掖编自潘天波《如切如碳,如琢如磨一中华工匠精神品格》】
会信息。唐代诗人皮日休笔下的“库路真”漆器显示了中国南北民族工匠文化的交融态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史料上记我的东南亚市场上的“唐货”是唐代与海外工匠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唐代和
A一部中华工匠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工匠精神史诗,中华工匠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
来政策中的陪嫁工匠以及蜀地工匠被大量掠入南诏的历史事件也反映出唐代工匠的国内流
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动:李皋发明“车轮船”体现了唐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苹新;雕漆与金银平脱的剑新发展显示
B.无论是工正,还是司空、少府,虽时代不一,但其职贵反映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都
出唐代工匠技术的进步;唐代的工匠已经开始用诗文、书法装饰器物,进而形成了工匠狼绘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高新风格;“端午节制t”“上梁祭祀鲁班”等反映出唐代工匠的文化习俗与日常精神:“物
C.汉代诞生了几乎后世所有的工匠行业、部门和手艺品类,汉代工匠的创新精神在中国
勒工名”的流行以城市“行的出现显示唐代工匠行业制度逐渐成热,显然,唐代工匠的创
文明史上的作用非后世可比。
新精神品格使得工匠文化走向历史新高,标定唐代工匠精神的断方向,在国家统一和文化大
D.宋代工匠精神品格表现在精雕细琢、极简主义和职业敬畏等方面,体现了宋代工匠对
融合中,唐代工匠在诸多领城辰现了超越、尚大、创新、开放等精神,彰显出唐代回家制座
美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追求。
2.对原文中有关明清工匠精神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一语文第2真(共8页)
卫000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非后世可比”错。)
2.(3分)A(明代工匠处境的改善,是因为国家对工匠制度的调整。)
3.(3分)B
4.(4分)①国家制度(工匠官制)的规范与涵养;②文化内涵的丰富与融合;③时代精神的发展与吸纳;④匠人智慧的传承与创新(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①树立正确价值观,不忘初心:正确认识把握工匠精神,明确其历史渊源、精神内核和典范意义。②弘扬工匠精神,身体力行: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践行工匠精神,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③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保障:与时俱进,改善用人制度,培养时代工匠楷模,不断开创和丰富工匠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都凸显了高超的演奏技艺”错。)
7.(3分)C(“误解已消除”错。)
8.(4分)①父亲形象的塑造,客观真实,不回避弱点,不夸大优点,易于读者认可接纳;②以第一人称“我”叙事、抒情、议论,真挚自然,真切动人;③选择平凡人、寻常事、日常情,使读者极易代入,产生共鸣;④语言细腻形象,细节生动传神,可读性强,引人沉浸。(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在复杂性格和行为中(在矛盾统一中)辩证认识:父亲性格暴躁跋扈,难以交流沟通,但在对典型事件和细节的追忆回味中依然可以体会到父亲的温情;②在今昔对比中感受父亲:壮年时父亲专横不近人情,而老年时却不乏和顺柔情;③在自我审视中转变情感:从年幼时对父亲的不解、恐惧、无奈,到成年后同情、理解、亲近,始终伴随着对自我的叩问。(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EG
11.(3分)A(“枉用相存”中“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译为“我”,与文中不同。)
12.(3分)C(“速战是关键”错。)
13.(8分)
⑴(4分)更何况用三个小州破落疲敝、困顿至极的残余势力,来抵挡全天下的力量,他们的失败很快就会到来。(注意“况”“困剧”“当”“立而待”的翻译。)
⑵(4分)(殷高宗)凭天子的威严,讨伐叛国,三年才战胜(攻下),算不上晚。(注意“威”“伐”“克”“以为”的翻译。)
14.(3分)①阐明叛贼势微力衰、不堪一击之现状,树立皇帝必胜之信心;(1分)②揭示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之危害,劝说皇帝当机立断,痛下平叛之决心;(1分)③着眼国家利益、百姓安危、皇帝尊严,劝说皇帝善始善终,坚持平叛之恒心。(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渴望事业有成的进取之意”错。)
16.(6分)①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②宴集不常、黄菊不赏的惋惜;③悠闲自在、浩气在胸的畅快;④友人唱和、欣赏才俊的快慰。(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⑴①周公吐哺 ②樯橹灰飞烟灭 ⑵③脚著谢公屐 ④气吞万里如虎 ⑶⑤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不尽长江滚滚来(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18.(6分)①但是并非喝水越多越好 ②那么喝多少水合适呢 ③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4分)①合理使用表估计和表范围的词语,如“可能”“多见于”,避免绝对化和片面化。(2分)②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如“虽然”“进而”“不过”“并且”“但”“另外”,使句子衔接紧密,层次清晰。(2分)
20.(3分)示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在适宜温度下,轻量身体活动的人每天需要喝大约1600毫升的白水,比如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等包装饮用水。(改对一处给1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21.(4分)①以重章叠唱手法,产生回环之美、绵绵之情,深切表达了“我”对爷爷的缅怀;②以对比手法,突出表现了爷爷对“我”的庇护;③以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给予“我”的关爱和幸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3分)①这个世界的阳光(1分) ②都抚摸我(1分) ③向我一个人灿烂(1分)(注意结构照应、内容关联和修辞一致。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