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 17.《设计小帽子》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 17.《设计小帽子》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1-15 17: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年级 三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美版 第17课设计小帽子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第17课 设计小帽子
1.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单元中共有五节设计课:《生活中的装饰布》《秸秆造型》、《设计小帽子》、《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设计动漫标志牌》;本单元内容联系紧密,都是选择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本单元的设计应用学习,都是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体验设计与制作,发展创新和创造力。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合作能力处在提升阶段。同时,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尝试制作一切新奇的东西。但部分基础弱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缺乏耐心和信心,针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找出具体原因,可利用学生优秀作品为参照物,激发其灵感鼓励其产生创新意识。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利用多种材料的不同组合,结合学过的技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研究的过程掌握不同设计的方法,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设计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大意深厚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秸秆造型》了解秸秆材质的特点,制作自己喜欢的造型。 《设计小帽子》运用不同的纸材设计帽子。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学习简单的紧急避难方法。 《设计动漫标志牌》了解标志牌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不同的设计制作。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本单元主要从立体造型能力,纸质材料设计造型,平面设计能力,动漫形象设计四方面进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在教学中,始终贯穿先设计后制作的思想,设计在前,制作在后,培养孩子良好的设计意识和制作习惯。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设计小帽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据此,由学校五月份即将开展的艺术节,本课设计了艺术节小帽子风采展示活动,激发学生产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制作、创造的乐趣,保持对实用品设计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 本课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学习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拼贴,折剪,粘贴等学习制作小帽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真实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分析
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的左侧是以学生常见的小黄帽为路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探究了解小黄帽的色彩作用。教材的右侧,上方是帽子的制作步骤,下方展示了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旨在学生运用常见的纸制材料和基本工具进行帽子的设计与制作,与第16节课《秸秆造型》相呼应,同属于设计系列课程,同上节课的秸秆材料相比,本课的纸质材料更常见,学生平时对纸质材料的认识和使用较多,在上一节课秸秆立体造型的基础上,本课学习运用不同的纸材制作小帽子的立体造型,同时为下一节课设计紧急避难图开拓了思路,打下了基础。
3.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3名同学,平时美术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合作能力较强。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在《让动物站起来》、《花衣服》、《给妈妈过生日》、《新年贺卡》等课中,学生对纸材已经非常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剪、卷、折、粘、等手工制作方法,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表现自己的创意想法。同时,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头饰》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根据头围的设计的帽子大小会更合适。 同时,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头饰》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根据头围的设计的帽子大小会更合适。为了保证在40分中内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帽子的资料,并进行初步的设计。 发现的问题为: 1、学生创作思路比较局限。 2、装饰方法单一。 3、制作时不知道如何将帽子各部分连接。 教学中实施方法: 学生创作思路比较局限: 1、教师教学过程中展示各种新奇的帽子的图片,丰富学生的认知,启发学生联想,鼓励学生创新设计。 2、展示同龄学生优秀作品,激发灵感,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意识。 3、学习手册上展示优秀作品供学生观摩。 制作时不知道如何将帽子各部分连接: 教师视频示范具体技能方法,方便学生直观观摩学习。 装饰方法单一: 1、教师就一种形状的帽子给出多种风格的装饰方案供学生参考。 2、发动学生课下搜集适合自己设计的丰富装饰材料。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帽子的结构、作用、分类,知道小黄帽的相关知识 技能:能够根据各种纸材的特点与自己的需要设计帽子,并运用剪、卷、折、粘等方法制作,能够运用丰富的材料装饰帽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帽子的设计制作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与实践联系掌握本课重点和难点,在此过程中相互启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制作小帽子过程中的乐趣,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发展。 重 点: 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地点纸材,设计不同类型的帽子,并进行装饰设计。 难点: 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帽子,并进行装饰设计。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情景导入 创设真实生活:学校艺术节向三年级同学发来了邀请函,请同学们参加手工帽子设计大赛,并且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舞台展示,大家想不想参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学校艺术节活动创设真实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导出课题。 板书:设计小帽子 帽子的历史 要设计有创意的小帽子,首先要了解中国帽子的历史文化,PPT出示图片,介绍帽子的历史。 帽子最早是我们华夏的始祖黄帝首先发明的,后来只是在一些官僚统治阶层普遍使用,象征着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被老百姓喜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帽子历史,增加学生文化修养。 帽子赏析 1、了解了帽子的历史文化,下面让我们走进帽子的世界,一起去看看吧。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赏析帽子,图片赏析各种新奇的帽子。 设计意图: 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开阔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设计帽子做好铺垫。 创设真实情境 欣赏了各式各样神奇的帽子,相信同学们一定是大开眼界,今天,我们同学也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帽子, 帽子的结构 1、这多不同的帽子,他们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出:帽子分为:帽顶、帽檐、帽身、装饰。 板书: 帽子的组成部分:帽顶、帽身、帽檐、装饰。 2、关于帽子的组成部分,谁有问题质疑?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提出质疑:帽子有的没有帽顶,有的没有帽檐。 但是相同的是都有帽身。 接下来小组合作,探究帽身的形状。 探究制作步骤 每个组都有一个任务单,根据教师要求,利用素材,探讨完成。 帽身的形状: 游戏比赛:一分钟内,你最多能做出几种帽身的形状,用了什么方法(卷、折、粘、剪) 学生快速思考,搜索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帽子形状,动手设计制作。 通过游戏比赛,学生能快速认识至少3种帽身的基本形状,至少掌握1种以上帽身的制作方法。 帽檐的形状: 尝试剪出你知道的3种帽檐,最快的小组奖励。 知道了帽身和帽檐各种形状及搭配,如何将他们连接起来呢? 教师示范 1、视频展示,直观了解帽身与帽檐、帽顶的连接方式,解决制作中的难点。 2、了解同一种帽子,不同的装饰方法,设计的作品风格也不同。 六、设计制作 利用彩纸、剪刀、双面胶、及其他装饰材料,小组合作至少设计制作一顶帽子。 注意: 1、小心使用剪刀 2、保持环境卫生。 3、小组分工明确 教师在学生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七、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作品,其他同学欣赏。 八、拓展 生活中,除了纸质的帽子,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帽子,处处彰显着创意,只要同学们开动脑筋,一定能做出更精彩更有创意的帽子。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帽子的结构环节,学生通过观看帽子的实物,快速知道帽子的主要结构。 帽子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游戏比赛,了解不同形状帽身,帽檐及使用的制作方法。 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的视频,直观了解帽子帽身与帽顶、帽檐的连接方法,解答学生的制作过程中的难题,降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畏难心理。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本节课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导入部分,我结合学生本学期语文课本中一篇文章《苏珊的帽子》中的片段,创造故事情景,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展示、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展示。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帽子,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观察。 第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帽身的形状,帽身与帽檐、帽顶的连接方式与方法,找出难点,尝试解决。 三、游戏比赛 帽子的帽身、帽檐环节,学生通过一分钟比赛,在快速的趣味竞争中,了解帽身和帽檐的不同形状和组合方式。 四、教师视频演示 教师视频示范连接方式,学生直观感受,解决制作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