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中造型与表现领域的美术课程,也是湖北省小学美术地方教材中的一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了解透明物体的特点来探究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去想象物体之间被遮挡的部分是什么样的,达到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提升。教材分为两个版面,第一版面的图片是科学实验的玻璃器皿,让学生充分观察物品透明的特性,第二个版面主要展示的是学生写生作品。
在教材中的图片显示比较多的是一些实验的玻璃器皿,还有一些水果作为不透明物体的代表。由于版面有限,仅仅将这些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是明显不够的,于是我将生活中的透明一词展开联想从水、灯泡等常见的物品到时代设计前沿的透明手机,透明雨靴雨衣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透明物品的美。本课旨在利用透明的物品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物品的结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已比较成熟,学生对形的理解正在慢慢加深,能够具体的在画面中表达某件事物。三年级的学生也基本了解构图的方法,将画面中的物体进行安排,其中前后、大小、疏密关系的处理。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本课的内容中让学生了解透明物体的遮挡关系是很直观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利用透明的物品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物品的结构,写生画出来的作品展示出透明的特点,其中的线条也正是物品的结构线。本节课对学生今后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感受透明物体被遮挡的部分,观察了解物体的外形特点和透明特性,学会用透明画法去写生,提高学生的写生绘画中的观察力和对物品形体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寻找透明的物品,并对这些物品进行拍摄和描述,学生自学教材说出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学习的难处;课堂上针对学习难点进行探究,进一步的掌握写生中对形体的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感受透明物体的美感,从生活中的透明物体去发散思考,提升对物品形体的理解,热爱写生的这种绘画方式;让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透明物品,通过透明物品的特性了解物品形体的特点;并学会用透明画法完成写生。
难点:完成一幅透明感强烈,细节丰富、线条穿插流畅的写生作品
课前准备
一、自读课本,说说你理解的“透明的画”和你学习的难处
二、寻找生活中的透明物有哪些?请用图片评论
课堂教学
(一)设计思路
通过收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小结,了解学习难处。针对学习难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次写生尝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绘画能力检测,学生通过游戏了解物品的组合和构图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物品静物的组合摆放,在进行写生创作。最后学生展示互评写生作品,达到自主学、自主研、自主摆、自主画、自主评的写生课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一、自学小结显差异
1、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①你对本课的理解和学习的难处。
②生活中的透明物有哪些
2、教师小结学情,聚焦重难点
衔接:今天我们用写生的方式来进一步学习透明的画。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写生吗?(板书:写生),在写生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
二、观察探究找准形
1、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透明物品
2、分配小组任务进行观察探究
①观察物品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②观察物品的口有什么不同?
③图片中物品的底你看得到吗,为什么?
④观察图片中物品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⑤观察图片中物品之间的遮挡有什么特点?
⑥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
衔接: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的确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圆,有的表面光滑有的有纹路,最有趣的是它们都是透明的。你们想尝试画一画你们刚刚观察的物品吗 先别急,再动手之前一定要从整体着眼,观察物品整体的外形,再从局部入手,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彩色卡纸上用勾线笔画一画。
三、初尝写生探能力
1、学生整体观察后开始写生。
2、教师随堂直播评讲写生小稿
①表扬造型准确、线条流畅的作品
②强调物品的口、底的表现
3、教师随堂直播示范写生
在学生的小稿上写生添画物品
四、小组协作摆静物
1、汇集小组成员带来的物品摆在桌子中心
摆在桌子中心的物品,作为各组员参照写生的对象称之为静物。
2、FLASH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学习构图调整物品的位置方向
①看看(FLASH),看看有什么问题?请你摆一摆(FLASH动画)
②总结摆放的技巧(静物的摆放要关照到各个角度的组员,有高有低,三角形构图是最为妥当的)
3、表现多个透明物品用什么又快又好的美术表现技法?(板书:线描 遮挡=线条的穿插表现透明)、
学生欣赏教师示范平板作画微课
五、写生创作
1、写生每小组桌上摆好的静物
2、构图合理并添加物品细节描绘
3、可以选择在纸上完成也可以在平板上绘画
六、作品展评
1、学生作品拍照或截屏提交
2、作品对比讲评
①学生互评
②教师点评
3、评价标准
①是否表现出透明物品的特点
②画面构图是否合理
③画面中是否有细节的添加
七、拓展视野
1、共适写生,追寻大师
2、教师云空间课后资源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