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地理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填涂到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处。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类地行星部分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类地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二氧化碳占大气(%)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大气平均温度(℃)
水星 0.05 0.056 0.02 87.9天 58.6天 167
金星 0.82 0.856 96 224.7天 243天 464
地球 1 1 0.05 1年 23时56分 15
火星 0.11 0.150 95.32 1.9年 24时37分 -65
火星 0.11 0.150 95.32 1.9年 24时37分 -65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自转周期相近 B.体积相近
C.质量相近 D.公转周期相近
2.一般情况下,行星距离太阳越远温度越低,金星比水星距离太阳远,但其表面温度却比水星高,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A.公转周期较长 B.自转周期较长
C.二氧化碳占比高 D.质量和体积大
近日,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发布了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部分观测数据。据了解,我国正在开展“羲和二号”日地 L5(日地第五拉格朗日点,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太阳探测工程论证,截至目前,尚为国际探测空白。右图为 2023 年10月7日拍摄的太阳影像。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光亮部分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高层大气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4.发射“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能够
①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和演化②研究太阳活动的发生规律③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④实时追踪面向地球的太阳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科研人员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三叠世(约2.44亿年前)海相地层发现一种新的古鱼类,命名为圆尾滇东鱼,其最大个体全长只有5厘米。研究结果显示,圆尾滇东鱼代表了现生雀鳝鱼类这一演化支系最原始的祖先类型,现生的雀鳝鱼类生活于北美的淡水环境,属于大型的肉食性鱼类,成年体长可达3米。下图为圆尾滇东鱼化石标本。据此完成5~6题。
5.在该地层中最可能发现
A.恐龙化石 B.鸟类化石
C.被子植物化石 D.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化石
6.圆尾滇东鱼代表了现生雀鳝鱼类最原始的祖先类型,由圆尾滇东鱼到现生雀鳝鱼类,直接体现的地球演化过程是
A.海陆变迁 B.构造运动 C.矿产形成 D.生物演化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表示的是
A.莫霍界面 B.软流层底部 C.上地幔顶部 D.古登堡界面
8.当地震波向下传播时,图中A、B、C三处地震波波速大小关系
A.A>B>C B.B>A>C C.C>A>B D.C>B>A
2023 年10月24日19时32分在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北纬39.43度,东经97.28度)发生5.5 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左图为此次地震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到达与震中距离不同的地震台所需的时间,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9.据图推断 W1和W2所属地震波的类型及其可传播的物质状态正确的是
W1 为纵波,固态、液态、气态;W2为横波,气态
W1 为纵波,固态、液态、气态;W2为横波,固态
W1为横波,固态、液态、气态;W2为纵波,固态
W1为横波,固态;W2为纵波,固态、液态、气态
10.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Ⅱ圈层 B.Ⅲ圈层 C.IV圈层 D.软流层
气象气球是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平台,一般上升高度可达 30km,继续升高气球就可能发生爆炸。右图为气象气球释放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气象气球从近地面上升到30km高空的过程中
A.气温逐渐降低 B.天气一直多变
C.大气保持对流 D.空气密度降低
12.气象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会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化 B.气压变化
C.湿度变化 D.紫外线强
生态植草沟(见右图)是指城市中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 排水系统,它能利用弹性的排蓄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造成的压力,用以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据此完成13~14题。
高一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页)
13.生态植草沟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A.a减少 B.b增加 C.c增加 D.d减少
14.与传统沟渠排水系统相比,生态植草沟的主要优点是
①净化雨水径流②缓解城市内涝③占用空间减少美④化城市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烟台海阳绿茶已经成为海阳特色产品。入冬后,极端低温天气对茶树生长影 响较大,有关农业部门建议茶农,一是越冬期间做好根际培土,行间铺草覆盖,浇灌越冬水,提高茶树根抗寒能力;二是在低温来临前,采取烟熏(右图)或喷雾等方法避免或减轻冻害程度。据此完成15-16题。
15.左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 ② C.③ D.④
16.根际培土、行间铺草覆盖,提高茶树根抗寒能力,其原理是
A.减弱① B.减弱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17.熏烟能够减轻冻害,是因为烟雾能够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大气逆辐射增强B.增加水汽含量,太阳辐射增强
C.提高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增强 D.提高大气温度,大气逆辐射增强
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工业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右图为今年10月7日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8-19题。
高一地理试题第4页(共8页)
18.该地谷风开始的时间大约是
A.5点左右 B.8点左右 C.12点左右 D.18 点左右
19.该城市、污染源及山区位置关系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乍起闷雷疑做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是钱塘江大潮观景写照。读钱塘江大潮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造成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因素有
①天体引力②海陆风 ③海湾形状 ④洋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人类活动与潮汐关系最小的是
A.海水养殖 B.潮汐发电 C.港口建设 D.海水淡化
烟台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暑假来到昆明,对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时发现,昆明行道树多以香樟、滇朴、梧桐、水杉四种树种为主(下图),滇朴、梧桐、水杉在秋冬季节树叶有变黄、落叶现象,香樟树则保持常绿。据此完成22-23题.
22.四种树种中,属于常绿林的是
A.香樟 B.滇朴 C.梧桐 D.水杉
高一地理试题第5页(共8页)
23.水杉叶片成细长状
A.利于保存水分 B.减少阳光灼伤 C.减少水分蒸腾D.利于吸收水分
沙米为固沙先锋植物,沙米的空间分布与其生物学特征及沙地环境(地形、土壤、水分和降水等) 密切相关,沙米的地上种群密度与土壤种子库(存在于土壤表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种子的总和)密度呈正相关。右图示意民勤不同沙丘固定程度对应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布。据此完成24~25题。
24.根据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分布特征,推断沙米种子的生物学特征可能是
A.耐旱 B.耐贫瘠 C.喜光 D.厌光
25.推测当地沙米的植被特征
A.根系发达 B.叶片较大 C.植株高大 D.四季常青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表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表(单位:亿焦/平方米),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平方米)。
高一地理试题第6页(共8页)
(1)根据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表,补充上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并描述其分布规律。(6分)
(2)据图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4分)
(3)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属高原干旱气候区,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约3000小时。试说出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地理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H湖是一个年轻的湖泊,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域面积不断变化。下表为H湖湖水多年平均收入量(降水、入湖径流)和支出量(蒸发)变化(单位:万立方米)
注:降水总量指的是降水量与湖面面积的乘积;蒸发总量指的是蒸发量与湖面面积的乘积。
(1)指出H湖湖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出①②③④环节名称。(10分)
(2)根据表中数据,指出H湖参与的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高一地理试题第7页(共8页)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上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下图为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__;气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4分)
(2)上图中,甲丁两地,容易出现降水的是____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4分)
(3)下图中,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2年10月25日,由福建马尾造船公司建造的“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一系列海试任务。海试期间,科研人员成功在海底布设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智能化长周期无人科考。下图为我国南海等深线示意图。
列举载人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2)比较M处与N处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4分)
高一地理试题第8页(共8页)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A D A D D A D B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C B D A C D A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
26.(14分)
(1)绘图参照下图(4分。纵坐标名称、数据各1分,绘图2分)。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分)。
(2)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4分)
(3)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阴雨天气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较长。(4分)
27.(14分)
(1)陆地内循环(或“陆上内循环”);(2分)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每个环节各2分,共8分)
(2)地表径流(2分);
理由:与1970~1999年间相比,2000~2019年间多年平均入湖地表径流量迅速减少(2分)
28.(12分)
(1)丁>甲>乙>丙(2分) 甲>丁>乙>丙(2分)
(2)甲(2分) 丁(2分)
(3)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4分)
29.(10分)
(1)低温;高压;黑暗;海水密度复杂多变(或海中断崖);海底地形复杂;海水强腐蚀性等。(答出3条即可得6分)
(2)M处盐度低于N处(或N比M高或N>M)。原因:M处位于近岸地区,受入海径流(珠江)的影响(或有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盐度较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