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致橡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1 13:47:26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致橡树舒婷2008.12.12冯 毅 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有人说,爱情是“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比翼双飞,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爱情的圣洁 美好叫人期待 向往。 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倾听女诗人的心声,倾听新时代爱情宣言——《致橡树》。一、关于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
一、关于舒婷 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青年优秀诗歌奖。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二、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它在诗坛乃至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致橡树》是“朦胧诗” 的代表作之一。
《致橡树》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舒婷三、赏析《致橡树》
(一)朗诵诗歌,初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的爱情观橡树木棉花(二)爱 ,不该这样——“世俗的爱情”
a. 凌霄花
攀援 炫耀
—极力攀附
b. 鸟儿
痴情 单调
—只知依附
c.泉源、险峰,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一味奉献
绝不像
绝不学也不止
泉 源日 光险 峰春 雨爱情观:一味奉献的爱情 以上三种都是传统的“世俗的爱情” ,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作者对世俗的爱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世俗的爱情”
——“极力攀附”、“只知依附”、“一味奉献”
 诗人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木棉的爱情(三)木棉与橡树的爱情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平等独立、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知相恋、心有灵犀、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3)爱的双方的形象: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男性的阳刚: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女性的阴柔:健康活泼、美丽热情、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 象征象征4)作者向往的真正伟大的爱情——爱情的内涵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双方必须祸福与共、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默契,真诚,心意相通,相知相依,荣辱与共。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这就是诗人向往的爱情观,伟大、坚贞!2008.12.12冯 毅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1、地位平等,人格独立;
2、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3、互不依附,互相扶持。
4、坚贞不变,至死不渝。——你赞同诗人的爱情观吗?——你觉得校园爱情可靠吗? 舒婷的《致橡树》不像常见的爱情诗那样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或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
四、总结1、诗中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
四、总结2、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一种独立 平等 相互依存 同甘共苦的关系,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四、总结3、 舒婷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不被世俗所羁绊,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
4、象征手法的运用:本诗不是从整体上蕴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表达: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这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5、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对比、排比。 五、朦胧诗扩充《远和近》 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赏析: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六、诵读《简爱》片断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 ——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简爱抗争和叛逆的个性,是对传统观念所发出的挑战。简爱视自由、平等为生命,她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最浪漫的事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
聊聊愿望,你希望我越来越温柔,
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
你说想送我个浪漫的梦想,谢谢我带你找到天
堂,哪怕用一辈子才能完成 ,只要我讲你就记住不
忘。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
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
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
成手心里的宝。
谢 谢 观 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