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5 14: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题目解说
这是一部对许多动物千姿百态、丰富神奇的生活情状和习性进行精细、准确和系统地记录、描述,并透过昆虫的世界折射出人类社会和人生的一部作品。
创作背景
法布尔31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他就先后创作了《植物》、《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生物学作品。1854年,法布尔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年鉴》上发表了他的《节腹泥蜂观察记》。三年后,他又发表了关于鞘翅昆虫变态问题的研究成果,其学术质量之精,理论意义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终于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年复一年,法布尔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完成了《昆虫记》后九卷的写作,直到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
版本信息
全书内容及主旨概括
《昆虫记》一书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描述了这些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至25不等的章节。各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录一些讲述自身经历、 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昆虫记》一书是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逐章节内容概括
●1.蝉和蚂蚁的寓言
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在冬天即将来临之前很多动物都为过冬做准备, 一直懒惰的蝉不但不为自己过冬做准备,还笑话正在为过冬储备粮食的蚂蚁和其它动物们愚蠢。当寒冷的冬天真的来临时,其他动物们安然过冬,可那只懒惰的蝉因为没有粮食吃,在雪天寻食时被大雪淹埋死了。
逐章节内容概括
●2.蝉和蚂蚁
讲述了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它们到树下收集水果晒干运回家。
蚂蚁和蝉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 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 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
逐章节内容概括
●3.蝉出地洞
蛴螬(也就是蝉的幼虫)冲破外壳,然后离开有纤维的枝条。等到触须能够自由的摆动了,腿部比较有劲,能伸缩自如了,前面的爪子也能伸缩了,它们便摇晃着掉了下来。它们很聪明,在树上时便找好了落下的地点。落到地上后,就马上开始工作,一刻也不耽误。
●4.螳螂捕食
每当猎物移动到螳螂的捕食范围内时,螳螂会有反应。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进猎物的身体,紧紧抓住不放松,并啃食起来。
逐章节内容概括
●5.灰蝗虫
蝗虫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蜕皮。
●6.绿蚱蜢
一大早,蚱蜢是在树的高处趁蝉歇息时发动突然袭击的,将蝉活活地开膛,随后受袭的蝉拼命挣扎。进攻者和被袭者扭成一团。从树上跌落下来。
逐章节内容概括
●7.郎格多克蝎
朗格多克蝎,是一种节肢动物,其习性蒙着神秘的色彩。它的尾端有一个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泡状,是制作并储存毒汁的小葫芦。蝎的外表看上去好似水一般,但毒性极强,且毒腔终端是一个弯弯的螫针,色暗,尖利。针尖上有一个小细孔,毒液就是从这里流到被蛰方身体中去的。朗格多克蝎交配时也十分有趣。
●8.椎头螳螂
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的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或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始晒晒太阳。
逐章节内容概括
●9.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
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的焦灼,也绝不会轻易离开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至于其他蜘蛛,它们一律不在白天出现。它们自有办法做到工作和休息互不相误。在离开它们的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场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就躲在这里面,静静地,让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中。
●10.鞘翅
有些瓢虫,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逐章节内容概括
●11.被管虫
普通的蝉喜欢把卵产在干树枝上。它选择最小的树枝,大多数树枝的粗细有如枯草与铅笔之间那么大。这些小树枝很少是垂下的,通常向上翘起,而且是差不多已经枯死了的那种。蝉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尖利的工具在上面刺上一排好像用针斜刺下去的小孔。一根枯枝,常常被刺成三十或四十个孔。它的卵就产在这些小孔里,每个小孔内通常产大约十个卵,总数共约三百或四百个。
●12.蝉的卵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只要长着一对眼睛,就可以看清楚世界上任何东西的人,在破旧的墙壁和尘土飞扬的大路上,或者是在那些空旷的土地上,都能够发现一种比较奇怪的小东西。那是一个小小的柴束,不知因为什么,它能自己自由自在地行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不会活动的居然能够跳动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逐章节内容概括
●13.樵叶蜂
我们知道,有许多蜜蜂像樵叶蜂一样自己不会筑巢,只会借居别的动物遗留或抛弃的巢作自己的栖身之所。有的会借居泥匠蜂的故居,有的会借居于蚯蚓的地道中或蜗牛的空壳里,有的会占据矿蜂曾经盘踞过的树枝,还有的会搬进掘地蜂曾经居住过的砂坑。
●14.采棉蜂和采脂蜂
如果你在园子里漫步,会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的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好像是被谁用巧妙的手法剪过了一般,如出一辙。这就是采棉蜂和采脂蜂的杰作。它们这么做是因为这些剪下来的小叶片在它们的生活中实在太重要了。它们把这许多小叶片凑成一个个针箍形的小袋,袋里可以储藏蜂蜜和卵。每一个樵叶蜂的巢都有一打针箍形的袋,那些袋一个个地重叠在一起。
逐章节内容概括
●15.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我希望你还记得神圣甲虫,它消耗掉它的时间,做成即可以当食物,又可以当梨形窝巢的基础的圆球。我曾极力赞扬它的本能,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这种甲虫的工作,或许是我估计错误了,我开始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那就是,它们是否真的关心它们的小幼虫,并且替它们预备下最柔软最合适的食物呢
●16.两种稀奇的蚱蜢
在五月份这样的天气,卡本托拉斯乡下沙土地的高堤一带,是黄蜂和蜜蜂最喜欢光临的地方了。它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个地方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的阳光非常充足,而且这一带还非常容易开凿筑穴,很适合黄蜂和蜜蜂在这里安居乐业。
逐章节内容概括
●17.黄蜂
在九月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跑出去,想去瞧一瞧黄蜂的巢。小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着我喊了起来:“看!一个黄蜂的巢。就在那边,一个黄蜂的巢,比什么都要更清楚呢!”果然,在大约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立即迅速地飞去,好像那些草丛里面隐避着小小的即将爆发的火山口,马上要将它们一个个喷出来一般。
●18.蛴螬的冒险
海是生物最初出现的地方,至今还存在许多种奇形怪状的动物,让人们无法统计出它们的具体数目,也分不清它们的具体种类。这些动物界原始的模型,保存在海洋的深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洋是人类无价的宝库,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逐章节内容概括
19.西西斯
我希望你们听过了关于清道夫甲虫做球的奇怪的事情之后,还不至于厌倦。我已经告诉过你们神圣甲虫和西班牙犀头的一些情况,现在我想再讲一些这类动物的其它种类。除非在高等动物中,好的父亲是很少见的。在这方面,鸟类是优秀的,而人类最能尽这种义务。低级动物当中,父亲对家族中的事情是漠不关心的。很少有昆虫是这种定律的例外。
20.娇小的赤条蜂
赤条蜂的巢穴是建筑在疏松的极容易钻通的泥土里的。小路的两旁,太阳照耀着的泥滩上,那些地方的草长得很稀疏,都是黄蜂最理想的住所。在春季,四月初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它们。
逐章节内容概括
●21.蟋蟀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有与众不同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22.捕蝇蜂
你已经知道了赤条蜂和黄蜂怎样麻痹毛毛虫或蟋蟀来喂自己孩子,然后怎样封闭洞口,离开巢飞到别处去的秘密了吧。不过并不是每一种蜂都是这样生活的,现在你将要听到另一种蜂,它们每天用新鲜的食物喂它的孩子,这就是捕蝇蜂。
逐章节内容概括
23.寄生虫
在八九月里,我们应该到光秃秃的、被太阳灼得发烫的山峡边去看看,让我们找一个正对太阳的斜坡,那儿往往热得烫手,因为太阳已经把它快烤焦了。恰恰是这种像火炉一般温度的地方,正是我们观察的目标。因为就是在这种地方,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这一带热土,往往是黄蜂和蜜蜂的乐土。
24.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有许多昆虫,它们在这世界上做着极有价值的工作,尽管它们从来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报酬和相称的头衔。当你走近一只死鼹鼠,看见蚂蚁、甲虫和蝇类聚集在它身上的时候,你可能会全身起鸡皮疙瘩,拔腿就跑。你一定会以为它们都是可怕而肮脏的昆虫,令人恶心。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们正在忙碌着为这个世界做清除工作。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其中的几只蝇吧,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整个自然界了。
逐章节内容概括
●25.松毛虫
在我那个园子里,种着几棵松树。每年毛毛虫都会到这松树上来做巢,松叶都快被它们吃光了。为了保护我们的松树,每年冬天我不得不用长叉把它们的巢毁掉,搞得我疲惫不堪。你这贪吃的小毛虫,不是我不客气,是你太放肆了。如果我不赶走你,你就要喧宾夺主了。我将再也听不到满载着针叶的松树在风中低声谈话了。
●26.卷心菜毛虫
卷心菜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蔬菜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就已经开始吃它了。而实际上在人类开始吃它之前,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实在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它出现了,又是什么时候人类第一次种植它们,用的又是什么方法。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它最初是一种长茎、小叶、长在滨海悬崖的野生植物。历史对于这类细小的事情的记载是不愿多花笔墨的。
逐章节内容概括
●27.孔雀蛾
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28.找枯露菌的甲虫
我们现在就来讲讲找蘑菇的甲虫吧。这是一种美丽的甲虫,小小的,黑的,有一个白绒肚皮,形状是圆的,像一粒樱桃的核,当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就像小鸟看见母亲带着食物回来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雄的甲虫头上还长着一个美丽的角。
逐章节内容概括
●29.爱好昆虫的孩子
现在,有许多人总喜欢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爱好等归于遗传。也就是说承认人类及一切
动物的智慧都是从祖先那儿得来的。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我现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来证明我那喜爱昆虫的嗜好并不是从哪个先辈身上继承下来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从来没有对昆虫产生过丝毫的兴趣和好感。关于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经历过相当苦难的日子。
●30.条纹蜘蛛
不管是谁,大概都不会喜欢冬季。在这个季节里,许多耔都在冬眠。不过这并不说明你没有什么有虫子可观察了。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观察者在阳光所能照到的沙地里寻找,或是搬开地下的石头,或是在树林里搜索,他总能找到一种非常有趣的东西,那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那些有幸欣赏到这艺术作品的人真是幸福。在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发现这种艺术品的喜悦使我忘记了一切不快,忘记了一天砒一天更糟的气候。如果有人在野草丛里或柳树丛里搜索的话,我祝福他能找到一种神秘的东西:这是条纹蜘蛛的巢。正像我眼前所呈现的一样。
逐章节内容概括
●31.狼蛛
蜘蛛有一个很坏的名声: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一看到它就想把它一脚踩死,这可能和蜘蛛狰狞的外表有关。不过一个仔细的观察家会知道,它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劳动者,是一个天才的纺织家,也是一个狡猾的猎人,在其它方面也很有意思。
所以,即使不从科学的角度看,蜘蛛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动物。但大家都说它有毒,这便是它最大的罪名,也是大家都惧怕它的原因。不错,它的确有两颗毒牙,可以立刻致它的猎物于死地。
●32.克鲁蜀蜘蛛
克鲁蜀蜘蛛是一个极为聪明、灵巧的纺织家,且在蜘蛛界而言,克鲁蜀蜘蛛算是很漂亮的了。它这名字是取自古希腊三位命运女神中的一位,也是最年幼的一位,她是掌管纺线杆的,从她那里纺出了万物各自不同的命运。克鲁蜀蜘蛛能为自己纺出最精美的丝,镥蜀女神却不能为我们纺出幸福的命运和舒适的生活,这实在是一件令世人遗憾的事!
逐章节内容概括
●33.迷宫蛛
会结网的蜘蛛称得上是个纺织能手,它们用蛛网来猎取自投罗网的小耔们,可谓“坐其成,得来全不费功夫”。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蜘蛛,它们用许多别的聪明的方法猎取食物,同样可以以逸待劳,大获丰收。其中有几种在这方面很有造诣,几乎所有的有关昆虫的书都会把它们列举出来。那是一种黑色的蜘蛛,也有人叫跎美洲狼蛛,它们是住在洞里的,就像我以前讲到的欧洲狼蛛一样。但是它们的洞穴比欧洲狼蛛的洞穴要完备精细得多。
●34.蛛网的建筑
即使在最小的花园里,也能看到园蛛的踪迹。它们都算得上是天才的纺织家。如果我们在黄昏的时候散步, 我们可以从一丛迷迭香里寻找蛛丝马迹。我们所观察的蜘蛛往往爬行得很慢,所以我们应该索性坐在矮树丛里看。那里的光线比较充足。让我们再来给自己加一个头衔,叫做“蛛网观察家”吧!世界上很少有人从事这种职业,而且我们也不用指望从这行业上赚点钱。
逐章节内容概括
●35.蜘蛛的几何学
当我们观察着园蛛,尤其是丝光蛛和条纹蛛的网时,我们会发现它的网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那些辐排得很均匀,每对相邻的辐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虽然辐的数目对不同的蜘蛛而言各不相同的,可这个规律适用于各种蜘蛛。我们已经知道,蜘蛛织网的方式很特别,它把网分成若干等份,同一类蜘蛛所分的份数是相同的。
●36.蜘蛛的电报线
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的灼,也决不会轻易稍离开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于其它蜘蛛,它们一律不在白天出现。它们自有办法使工作和休息两个互不相误,在离开它们的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场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就躲在这里面,静静地,让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中。这阳光明媚的白天虽然使蜘蛛们头晕目眩,却也是其它昆虫最活跃的时候。蝗虫们更活泼地跳着,蜻蜓们更快活地飞舞着。
逐章节内容概括
●37.蟹蛛
前面我们讲到过的条纹蜘蛛虽然工作很勤快,为了替它的卵造一个安乐窝,一直孜孜不倦地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可是到了后来,它却不能再顾到它的家了。为什么呢 因为它寿命太短。它在第一个寒流到达之时就要死了。而它的卵要过了冬天才能孵化。它不得不丢下它的巢。如果小宝宝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能出世,我相信母蛛对小蛛的细心呵护不会亚于鸟类。另外一种蜘蛛证明了我的推测:它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靠近它才捉,而且它是横着走路的,有点儿像螃蟹,所以叫蟹蛛。
精彩章节赏析
特点分析
蟋 蟀
外形: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 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
习性: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特点分析
蝈 蝈
外形: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轻盈如纱。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
习性: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蝈蝈在树上,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这种以劫掠(恃强凌弱)为生的鸟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几乎总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特点分析
蟹 蛛
外形:蜘蛛目蟹蛛科的通称。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蟹蛛全球约1800种。
习性: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常见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多生活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
特点分析
螳 螂
外形: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
习性: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特点分析
蜣 螂
外形:体黑色或黑褐色,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复眼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鳃叶状,有3对足,足适于开掘,有2对翅,前翅角质化,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虫体一般呈圆形,鞘翅短,腹部末端露出。5—30公釐(0.2—1吋多)长。色深,有的具金属光泽。雄虫头顶有一长而弯曲的角状突。3对足共20节。牧场金龟亚科和蜉金龟亚科, 但不滚粪球,而是在粪堆下挖一洞,用以取食和产卵。蜉金龟较小,长4—6公釐(约0.2吋),多为黑色,翅盖黄色。牧场金龟长14—20公釐(约0.5—0.75吋),褐色或黑色。
习性:蜣螂,勺状头型的昆虫,可将粪便变成球型。它们将卵产在此球状粪便上并将卵掩埋,这样可使幼虫在孵化时,有现成的食物供应。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
人物形象分析
蜣 螂
有1-2.5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树汁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蜣螂把卵产在腐叶土里,约10天后,幼虫便破卵而出,以腐叶土或动物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第二年七月化为蛹,约20天后变为成虫。 它们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
特点分析
瓢 虫
外形:形似半个圆球,一般5—10毫米(0.3—0.4寸)长。足短,色鲜艳,具黑、黄或红色斑点。鞘翅颜色和斑点数因种类而异,九星瓢虫的图案是在橘红鞘翅上各有4个黑斑点,以及各有半个斑点,这是典型的瓢虫颜色图案。
幼虫的习性:七星瓢虫的幼虫幼虫的生活单调乏味,它们每天游弋在花草之间,疯狂地捕食蚜虫。瓢虫的生命非常短暂,从卵生长到成虫时期只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在花园里同时发现瓢虫的卵、幼虫和成虫。  
成虫的习性:瓢虫的成虫成年瓢虫会捕食任何肉质嫩软的昆虫,它们最喜欢吃的是蚜虫,但只要是没有披戴盔甲和其他保护外套,而且身体柔软、体型小的昆虫,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美餐。 猎物们不会自投罗网,瓢虫必须经常飞动去搜索目标。瓢虫看上去不大可能会飞,它的体型不像个飞行员,而更像是个药箱。它有一个坚硬的外套,而它那套细小精致的翅膀会从外套下伸出,疯狂地舞动。瓢虫确实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飞行家,也正是因为它们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所以才能在花园的各个角落里来去自如。
特点分析
瓢 虫
雌瓢虫会产下大量的卵,它通常把卵分布在蚜虫时常出没的地方,以确保自己的儿女出生后能获取最大的生存机率。卵被孵化后,新出生的幼虫就会把身边的蚜虫做为它们可口的小吃,幼虫的模样与它的父母区别很大,它们还没有装备上厚实的盔甲,身体非常柔软,成节状分布,但却长着些坚硬的鬃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它们的下颚强壮有力,形状就象一把钳子,能够轻易地洞穿蚜虫的身体。
特点分析

外形: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
习性: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含消化 的物质注入身体,把肉分解。成虫仅仅进食一些露水或花粉等。科学家研究表明,也有一种萤火虫,是要靠吃掉雄性萤火虫来繁衍并且保护后代生存的。它们大多生活在北美。它们不像中国的萤火虫成虫那样,一生不取食,或者仅仅食用花粉及露水等,它们是标准的捕食昆虫。这种萤火虫可通过模仿其他种类萤火虫的雌性闪光来“引诱”雄性,等雄性萤火虫以为自己的求爱得到应答,赶来幽会时,就会被对方吃掉。
特点分析

外形: 2—5公分(0.8—2吋),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最大的蝉体长4—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
习性:一般在海拔不超过250米的地方都有出现。它危害梨、枣、苹果、杏、李、桃、樱桃、桑和葡萄等果树,以及柳、槐、杨、榆等多种树木。其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蚱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雌成虫产卵时,先用产卵器刺破树皮,将产卵器插入枝条组织中,造成爪状卵孔,然后产卵于木质部内。每
特点分析

个产卵孔有卵6-8粒。一个枝条上所布蝉卵,多者达90余粒。此虫严重发生地区,至秋末常见满树干枯枝梢。所产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幼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蜕皮5次。每当春暖时,幼虫即向上移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幼龄幼虫身体多为白色或黄色,很柔软,额显著膨大。老龄幼虫身体较坚硬,黄褐色,翅芽非常发达,自头顶至后胸背中央,有一道蜕皮线,为羽化成虫时的开裂线。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一根细长的硬管,把嘴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特点分析
蚱 蜢
外形:有称草蜢,腿部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数十倍的距离,后翅呈半透明,体色有绿色和褐色(与品种无关;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草蜢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和成虫相似,只有翅膀有无的分别。
习性:草蜢口大、下巴发达,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常在田间、草丛间出没。也有一些杂食性的品种,会吃昆虫尸体。一些种类的雄虫会以磨擦翅膀和后腿发出声音,吸引雌虫,与蟋蟀用前翅的发音器官发声的方式不同。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可伸长约两倍,向土中产卵。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蛋不受季节的变化和干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够长久,第二年蝗灾即颇严重。
特点分析
蚂 蚁
外形:外貌:一般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 清理触角用 )。
习性:蚂蚁建立群体,也是以通过婚飞方式两性相识结交为起点。相识后一见钟情,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交尾。“新郎”寿命不长,交尾后不久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着孤单生活。蚁后脱掉翅膀,在地下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待体内的卵发育成熟产出后,小幼虫孵化出世,蚁后就忙碌起来。每个幼蚁的食物都由她嘴对嘴地喂给,直到这些幼蚁长大发育为成蚁,并可独立生活时为止。
特点分析
蚂 蚁
当第一批工蚁长成时,它们便挖开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寻找食物,随后又扩大巢穴建筑面积为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提供住房。自此以后,饱受艰苦的蚁后就坐享清福,成为这个群体大家族的的统帅。抚育幼蚁和喂养蚁后的工作均由工蚁承担。但蚁后还要继续交配,不断产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她的寿命可长达15年。蚁巢有各种形式,大多数种类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将掘出的物质及叶片堆积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状,起保护作用。也有的蚁用植物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还有的蚁生活在林区朽木中。更为特殊的是,有的蚁将自己的巢筑在别的种类蚁巢之中或旁边;而两“家”并不发生纠纷,能够做到和睦相处。这种蚁巢叫做混合性蚁巢,实为异种共栖。无论不同的蚁类或同种的蚁,其一个巢内蚁的数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别。最小的群体只有几十只或近百只蚁,也有的几千只蚁。
课堂总结
在作者笔下,《昆虫记》中的动物栩栩如生。这源于作者具有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认识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记录昆虫的大千世界的同时,法布尔传达出他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
写作手法赏析
①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充满了生活趣味。这种手法的运用源于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他把昆虫视为自己的朋友,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贡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进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②作者从声、色、形、气息等多方面恰到好处描绘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内容生动细腻,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充满着睿智的哲思,使作品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
③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有趣,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富有诗意的语言。
阅读方法指导
●整本书阅读一定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做好摘记和鉴赏。
●浏览章节,概括章节主要内容,摘记打动人心的内容(跳读摘录法)
●能够按照动物的归纳整理内容(跳读摘录法)
●关注叙述细节,做好赏析(评点批注法)
●深入思考感悟(评点批注法)
●分析写作特色(评点批注法)
阅读方法指导
读《昆虫记》,我们会发现,原来科学探索并不枯燥,科学世界是那样多彩迷人。多读一-些科普作品,能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说不定还能激发我们对某些科学问题的兴趣,从而去做进一步的探究。 那么,科普作品有什么特点 我们应该如何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它的种类很多,如解说科学原理、探讨科学问题、介绍科学应用、展望科学前沿、回顾科学历史等,可谓洋洋大观。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力求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说明复杂、抽象的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科普作品的注意事项
一、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例如有些版本的《昆虫记》,在序言和附录中就有对该书大致内容、历来评价,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让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和阅读期待,以决定如何去读,重点读哪些部分。
二、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比如读《昆虫记),可以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有哪些是正确的,有哪些是不够准确的。
三、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
阅读方法指导
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阅读《昆虫记》,就可以多思考作者为何要坚持实地观察和反复实验,体会那种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科普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一般都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语言幽默,兼有理趣和情趣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获得真知,也可以得到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如《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吸收到许多营养。
阅读专题探究
全班共同阅读《昆虫记),然后进行专题探究。建议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读书小组。可以参考下列专题,也可以自行设计专题。完成专题探究后,可以在班里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 或者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览。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1.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卷一:在这一卷中法布尔以平实、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卷二:法布尔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辛勤筑巢繁衍后代的石蜂以及西塔利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虫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各种试验,讲解了它们鲜为人知的感官性能、心理活动……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
阅读专题探究
卷三:法布尔以细心独到的观察,探究了石蜂、卵蜂虻、褶翅小蜂等寄生性蜂的生活习性、寄生行为以及各种昆虫的进食方式、产卵方式等,语言平实优美、生动有趣,如涓涓细流一样娓娓道来。
卷四:法布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试验,为我们展示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昆虫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等方面的特性,并破解出隐藏在昆虫本能背后的秘密。
卷五:法布尔将视线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和螳螂目昆虫身上,通过对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螳螂的观察,向我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卷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详细、深刻地描绘了这几
阅读专题探究
种昆虫的生活,让我们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等。作者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卷七: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
卷八:法布尔主要针对昆虫的筑巢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一它的计算达到了几何学的精准度!此外,法布尔也研究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博讷狼蛛等昆虫的习性,这些昆虫都是天生的、杰出的几何学大师。
卷九:法布尔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的特性以及它们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阅读专题探究
卷十:法布尔针对素食昆虫的进食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探究了每位光临素食宴会的昆虫喜爱自己专属植物的原因。此外,还对金步甲、松树鳃金龟、沼泽鸢尾象、萤火虫等昆虫的婚俗、产卵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示例】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步地逼近真相。比如在《红蚂蚁》一章中,作者为了明白红蚂蚁为什么能准确地认出原先走过的路线,进行了多次实地观察,还从嗅觉、视觉、记忆力等多方面进行假设推理,最终发现了这个奥秘。
阅读专题探究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1.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体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问题,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示例】法布尔深入昆虫的生活,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把昆虫当作活生生的生命来观察,研究昆虫本能的表现,并如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1.从写作的角度精读《民虫记),摘抄若干精彩片段,进行鉴赏、点评。
【示例】
选段: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
阅读专题探究
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 很可能正是如此。 ——节选自《绿色蝈蝈》
【赏析】法布尔用了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绿色蝈蝈。他用蝉来喂养蝈蝈,真实而细致地观察并记录了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选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色蝈蝈比作"笼里的囚犯”,比喻贴切。选段结尾还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人思考。同时,选段语言生动形象,比如吃得津津有味”“糖浆甜汁” 等,使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绿色蝈蝈的吞食过程。
2.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示例】每次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我总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脚旁爬过,那就是蚂蚁。
蚂蚁是群居动物。一个个小生灵组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兵蚁、工蚁、蚁后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兵蚁是警卫,它们的职责是战斗,它们守护着蚁穴,随时准备进行“反侵略战争”。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后,喂养幼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蚁后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这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公平正义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一蚂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