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0 竹节人
六语上
统编
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杨绛
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0多万字。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
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短篇小说《她和她的爸爸》获1987年儿童文学园丁奖,《你不是灰姑娘》获1985年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传统玩具
课文内容资料
竹节人
冰尜儿
竹蜻蜓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huō
弄巧成拙
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技高一筹
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
颓 然
形容败兴的样子。
忘乎所以
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化为乌有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请将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凛
疙
瘩
棍
裁
筹
橡
雕
跺
颓
沮
趴
我会写
屉
丧
ɡē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sànɡ
pā
tì
lǐn
cái
chóu
dɑ
jǔ
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和同伴们从迷上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竹节人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发现老师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第二部分(3-19):描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表现出“我们”着迷于此,表达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第一部分(1-2):“我”和同伴们迷上了竹节人。
第三部分(20-29):描写课上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表现了孩子们从失落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形容事物很风行
简陋但有趣
“迷”字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竹节人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写出了“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照应标题,引出本文的描写对象,全文都是围绕“迷”展开的。
制作竹节人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①
②
③
④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一紧,那立下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的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嵌入课桌裂缝”、“一拉一紧”,作者首先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把竹节人的玩法告诉大家。
接着把竹节人相像成威武的战士、健美的小伙,未斗之前便 摩拳擦掌,架式十足,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让人对接下来的比斗充满了期待。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
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
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
也永不会倒下。
操作简单
易学易会
竹节人的玩法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装饰多样
别出心裁
充满童趣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使出各种招式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这句话中并不是真的怪同学“不知趣”,而是从侧面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游戏的痴迷。
小伙伴们玩得多么费尽心机,又是多么乐此不疲!好玩的游戏不仅把正值年少的“我们”迷得神魂颠倒,还吸引了平时都是一脸严肃的老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动作
神态
生动形象
讲讲老师的故事
起因 上课了,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后面同学不知趣,脖子伸长,看得入了迷。
经过 老师大步流星过来,怒气冲冲,把正在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一起抓去。
结果 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文章主要是写“我”童年时期玩竹节人的事,在这里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和文章主题有什么关系?
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探讨:
童年是色彩斑斓的画册,装载着美好的回忆;童年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流淌着飞腾的浪花;童年是一束灿烂的鲜花,芬芳了多少快乐和幸福。
结构梳理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
老师玩竹节人
迷
乐趣
1.我们弄丢毛笔,实际是把买来的毛笔用来做竹节人了。( )
2.竹节人的动作是听我们指挥的。( )
3.“下课了,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
4.“我跟同桌相视一笑”是因为我们看到老师喜欢竹节人,心里得到认可而窃喜。( )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课堂演练
√
×
√
1.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
2.以前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 )
3.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 )
4.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
二、根据意思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
前功尽弃
叱咤风云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拓展延伸
滚铁环
那天活动课,老师给我们拿来了“滚铁环”的器材——铁环、铁钩。大家看到器材拿来了,一窝蜂似的朝那里涌去,争先恐后地抢着。我好不容易抢到了器材,挤出人群,跑到一边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我右手握住铁钩,左手将铁环放在地上向前一滚。铁环还没等我把它钩住,就像个懒虫似的扭了几下便倒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