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项,“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不准确,原文“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息,而是观看体验”。B项,根据材料二可知,“晦涩难懂”的并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所以”的因果关系也不正确。C项,材料二认为“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而非所有的传统文化短视频都立足于当下。)
2.A(“要始终追求”说法绝对化。)
3.A(第二段列举详细数字,主要是介绍短视频用户看短视频的情况,并非体现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情况。)
4.(5分)①注重“以文化人”,用优秀的中秋节习俗感化教育今人。②抓住“读秒时代”的特点,让大众能从中秋习俗视频中获得文化体验。③要挖掘出中秋节习俗文化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注重“以古观今”,构建中秋节诗意的共情空间。(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满分)
5.B(“从这件小事看出他怀念过往生活”说法有误。老头儿反复说“这二年”是这两年抗日形势的变化,人们积极参与抗日的体现,而非他怀念过往生活。)
6.C(没有排比)
7.(6分)(1)本文中的姑娘:智慧从容,三位女子对抗日本兵,不但消灭了敌人还顺利逃脱;刚烈勇敢,女子勇敢对抗日本兵,不愿让人随意欺辱。
(2)《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腼腆,给伤员拭洗身上污泥血迹时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善良无私,看见小通讯员衣服挂坏了,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她把百合花被子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
8.(6分)(1)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文中塑造了在战争中觉醒和成长起来的百姓,表现出他们勇敢智慧、美丽质朴、自信从容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2)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多处描绘了白洋淀特色的“芦花”“苇垛”等景色,展现了清新美好的乡村风貌,具有诗意美;
(3)情节构思展现温情美;本文写老人以日常聊天的方式讲述故事,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景,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情美;
(4)语言叙述体现自然美:本文的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有韵味,富有诗意美。(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满分)
9.BCE(3分)
10.A(“‘太祖’是谥号,‘武皇帝’是庙号”说法错误,“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
11.B(“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分析错误,依据材料“公嘉之,为之流涕”可知,是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不是毕谌挥泪。)
12.(8分)
(1)天下将要大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恐怕就是你吧!
(2)你们可要帮助我指明察举荐出身寒微的贤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让我能够得到并任用他们!”
建议得分点(1)“济”,拯救;“其”恐怕,大概。(2)“二三子”,你们;“明扬”明察举荐;
13(3分)(1)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以为鲁相。释其缚而用之。)(2)任用降将,如薛洪、缪尚;(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3)选才不避低微之辈。(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4.C(想象之景错,是作者在上元节所见实景。)
15.(6分)(1)雨中春游的欣喜之情;(2)对归隐生活向往之情;(3)对佳节风物美景的赞赏之情;(4)遭遇朝延冷落的伤感之情。(结合原文,一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
16.(8分)(1)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7、B(文中省略号表示话题转换,A表示沉默不语,C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未尽)
18、(4分)(1)但(不过)太空中佩戴眼镜也有好处(2)航天员不应佩戴框架眼镜
19、(4分)招募航天员时不仅是视力,而且其他各种标准都会放宽,会让更多优秀的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执行任务。(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满分)
20.D (“鼎力相助”用词不当,谦敬词错位。)
21.(4分)(1)寒食节(2)元宵节 (3)端午节(4)七夕节 (每题1分,共4分)
22.C (“调查步骤与方法”和“调查内容与分析”内容颠倒。)
23.(60分)
立意参考:
(1)青年应当勇敢无畏,冲破桎梏,敢为天下先。(2)有目标,有远见,报国图强。(3)知识和技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托,应当多储备,勤习练,否则,理想和抱负只能是无本之木,镜中花,水中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恐怕就是你吧!”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张邈发动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就拜别遣还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你可以离去。”毕谌磕头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张邈。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生擒,众人替毕谌担心,太祖说:“对他的父母孝顺的人,难道不也会对他的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寻求的。”任命毕谌为鲁国国相。
建安四年春二月,太祖回到昌邑。张杨的部将杨丑杀死张杨,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他的部队归附袁绍,驻扎在射犬。夏四月,曹军到达黄河岸边,派史涣、曹仁渡过黄河进攻眭固。眭固派遣张杨原来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原地驻防,自己则领兵向北迎接袁绍,请求援兵,和史涣、曹仁在犬城相遇。两军交战,史涣、曹仁大破敌军,杀了眭固。太祖就渡过黄河,包围射犬。薛洪、缪尚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太祖率军回到敖仓。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委托给他管理。
当初,太祖举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叛乱时,太祖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弃我。”当听到魏种逃走的消息,太祖愤怒地说:“只要魏种不向南逃到越地,向北逃到胡地,我就饶不了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魏种时,太祖又说:“只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啊!”就松开他的绳子,仍然重用他。
材料二: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的属官和洽对曹操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以过分的俭省朴素来约束自己是可以的,但用这标准来衡量人或事物,或许就会出现许多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是,官吏中穿新衣服、乘好车的人,就被称为不清廉;而不修饰仪表、穿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赞为廉洁。致使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藏起了自己的车舆冠服;官署的大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树立教化,观察风俗,可贵的是不偏不倚,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使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与之不同的其他方面,勉强施行,必然会有弊病。古时重要的教导和训诫,只是追求通达人情罢了;凡是掩饰真情、标新立异的行为,则会包藏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
(建安)十五年春季,曹操下令说:“从前,孟公绰做赵、魏的家臣能力有余,但不可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任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你们可要帮助我指明察举荐出身寒微的贤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让我能够得到并任用他们!”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3.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1(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
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戏腔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音
乐元素、名师讲解古诗词受到用户热捧、非遗传承人进驻短视频平台…以往“曲高和寡”
的传统文化,何以能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
有人说,短视频催生了一个“读秒时代”,越来越少用户有耐心等待视频播放结束,90%的
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
息,而是观看体验。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转变为更具参与性与
互动性的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也正凭借着传播技术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体验空间,不
断吸引用户注意力,在多感官的交互中丰富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往,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往往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受众圈子,按照他们的
认知和趣味来“派单”。这样的分众传播难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影响力。传统文化作为中
华文明的瑰宝,其得以传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关键在于持续收
获新的认同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裁至
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7770万,占网民整体的
94.8%。面对如此丰富的受众“宝矿”,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正从“分众”走向“大众”,频频
与年轻群体实现“双向奔赴”。
短视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审美主体,呈现出大众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
创作者围绕这一特点,打造出具有文化记忆的作品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耳热能详
的故事融入大众化的体验之中,确保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编码与用户对其的转码相一致,在
最广大的范围内引起用户的共鸣。
在时间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把过去与现在相连,将过往的经验与记忆以短视频的
形式记录下来,在当下不断触动用户的情绪,引起用户的回忆,并引导用户重新关注在现代化
发展过程中被逐渐淡忘的传统文化。如过年系列短视频《挂灯笼、贴对联、备好年货过大年
啦》,展现的是炸蛋酥花生、缝制新衣、制作糖葫芦和糖画等过年细节,这些是每个人的儿时
经历,视频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并引起了众多用户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
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叙事与当下传播社会大众共同经历相结合,构造出
一个具有共同情感经验的意义空间,并通过角色、情节等来影响用户的情绪,拉近用户与用户、
用户与视频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共情效果。某视频账号通过国风变装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
其视频内容以“遇到困难一一放弃一一解决困难一一实现变装”的线条来呈现。在《好彩无
借力,何以落九天》一集中,主人公因不想当“没人看的里子”而放弃敲鼓,后又为传承舞狮
文化而回归敲鼓,最终实现舞狮变装。也正是因为主人公坚持做热爱的事情,使用户回想起自
己过往的经历,将“我”投射到短视频的内容之中,从而产生了共情,实现了有效传播和意
义传达。
(摘编自刘文辉《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破圈传播”》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