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12: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醛和酮糖类和核酸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试管中加入2mL10%溶液,滴加5滴5%NaOH溶液,得到新制悬浊液,再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结构中不含能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的官能团
B.该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C.加热温度没有达到此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D.所加葡萄糖溶液太少,导致反应现象不明显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向1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2mL0.1mol·L-1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B 向1mL0.2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1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Ksp[Fe(OH)3]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溶液中不含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加热;再加入新制的,加热煮沸;未出现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D 向久置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被完全氧化
A.A B.B C.C D.D
4.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M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一种分散剂是水的铁胶体,其分散质是由铁核()和覆盖在外面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组成的球形粒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该铁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D.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必须大量摄入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或现象 结论
A 往滴加酚酞的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振荡,溶液红色变浅,接近消失时有透明凝胶生成 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硅强
B 淀粉在稀硫酸催化反应一段时间后,滴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 取1 mL 0.1 mol·L-1KI溶液和5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少量KSCN,溶液变为红色 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 向0.1 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0.01 mol·L-1 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B.糖类是高分子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丙是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5种
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细胞中有8种
9.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
④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
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Cu(OH)2共热后酸化
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⑤⑥ D.②④①⑥⑤
10.在医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①福尔马林②医用消毒酒精③生理盐水④食醋,这些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
11.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对人类的生命、生活和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以及应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已知七种有机化合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B.C.D.E.F.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物质: ,A的一氯代物有 种。
(2)B物质的分子式为: ,按官能团分类,B所属的类别是 。
(3)在C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工业上D主要用于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写出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结构简式 。
(5)写出E在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检验F中官能团可以选择银氨溶液,写出银氨溶液的配置方法: 。
12.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
13.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①CH3CH(C2H5)CH(CH3)2


(2)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 。
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3)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检验福尔马林溶液中甲醛的化学方程是 。
14.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中均既有电解质也有非电解质。( )
15.自制米酒的过程中,经测量米酒的pH会略有下降,酒精度先增大,当酒精度达到14%vol后趋于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米酒的pH略有下降的原因: 。
(2)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苯②乙醇③甲苯④氯乙烷⑤⑥⑦七种物质中(填编号)
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有 ,常温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 ,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 ;
(2)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用足量的Na、NaOH、NaHCO3、浓溴水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和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7.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黄酮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中。大豆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抗氧化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影响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①大豆黄酮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的分子式是 ,分子中含有 个苯环,是 (填“芳香烃”或“芳香烃的衍生物”)。
②一种化合物根据所含的官能团不同可以将其划归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对大豆黄酮的归类正确的是 (填编号)。
A.醇类  B.酚类  C.酮类  D.醚类   E.酯类   F.烯烃
(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其分子式为 。若该烷烃不能由任何一种烯烃与H2加成反应而得到,则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18.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二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生成高聚酯: 。
(2)HOOCCH2CHO与足量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
(3)在足量NaOH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
19.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系统命名为: ;
(2)羟基的电子式: ;
(3)写出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
(4)写出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
(5)现有下列3种重要的有机物:
a.    b.    c.
①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
②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TNT的方程式是 。
③滴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方程式是: 。
20.人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淀粉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营养均衡。这是因为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或在酸性环境下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1)已知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试推导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式,已知多元醇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可形成绛蓝色溶液 。
(2)实验证明,人在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症状。而当一个人多食少动使得摄入的糖类过多时,又会导致肥胖。试由此推导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变化 。
三、实验探究题
21.茉莉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洗涤剂中。实验室制备茉莉醛的反应:+CH3(CH2)5CHO+H2O,有关数据如下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沸点/℃
苯甲醛 106 1.04 179
庚醛 114 0.85 153
茉莉醛 202 0.97 287
实验室制备茉莉醛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苯甲醛、乙醇、溶液,在c中加入庚醛。搅拌并加热至60~65℃,打开c向a中缓慢滴加庚醛。保温搅拌反应。反应待冷却后,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分两次萃取,萃取分液后与有机层合并,有机层再用水洗涤3次,洗涤后加入无水。蒸馏,收集287~290℃馏分,馏分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得纯净的茉莉醛。已知:柱色谱分离中,先将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流经吸附柱时,即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洗脱剂,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以不同速度沿柱下移,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中应采取的加热方法是 。
(2)在洗涤操作中,用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加入无水的目的是 。
(3)用二氯甲烷萃取分液时,水层在 (填“上”或“下”)层。
(4)柱色谱法分离中使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碳酸钙,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 (填序号)
①活性炭 ②氯化钠 ③氧化铝 ④碳酸钾
(5)柱色谱法分离过程中,如果洗脱剂加入速度太快,会使产品产率 (填“偏高”、“不变”、“偏低”)
(6)本实验所得茉莉醛产率为 %。
22.现有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分别是苯、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乙酸乙酯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①将5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为A、B、C、D、E,然后闻气味 只有E没有明显气味
②各取少量5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不溶解并浮在水面上
③各取少量5种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新制Cu( 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 B使悬浊液中的固体溶解,E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少量C、D于试管中,加NaOH稀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在D的试管口闻到特殊香味
(1)A为 ,E中溶质的分子式为 。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C的二氯代物有 种。
(4)写出C在Ni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乙醇可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3.甲醛是有毒气体,某实验小组探究能否用氨水吸收甲醛。
Ⅰ.甲醛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
已知制备甲醛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室制备甲醛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甲醇的仪器名称为 。
(2)从能量利用的角度说明的作用是 ;为了防止高温下甲醛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太久被进一步氧化为甲酸,可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结束后,取5mL新制悬浊液,滴入适量的装置D的溶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甲醛溶液的浓度测定:装置D的溶液经预处理后,取10.00mL稀释至200mL,移取20.00mL稀释液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和指示剂,振荡,静置5分钟后用0.1000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NaOH至终点,重复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20.00mL。则所制得的溶液中甲醛浓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
Ⅱ.甲醛与氨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ⅰ)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1 取适量D的溶液,用pH计测溶液的pH pH≈7.0
2 取2mL2%氨水(滴有酚酞),逐滴加入3mL10%甲醇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3 取2mL2%氨水(滴有酚酞),逐滴加入装置D的溶液 红色褪去
(5)实验1的目的是 。
关于实验3褪色的原因,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甲醛与氨水发生反应,溶液碱性减弱,酚酞溶液褪色。
猜想②:甲醛与酚酞溶液发生反应,指示剂失效,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ⅱ)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4 取实验3的无色溶液1mL,滴入几滴氨水 溶液变红
5 无明显变化
(6)实验5的操作为 。由实验4、5说明猜想 (填标号)正确。
参考答案:
1.B
【详解】葡萄糖与新制悬浊液的反应,不仅需要加热,还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即配制新制悬浊液时NaOH溶液应过量,B正确;
答案选B。
2.C
【详解】A.由数据可知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不足,加热后不会出现红色沉淀,A项错误;
B.开始时加入的氢氧化钠过量,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后,过量的NaOH能继续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B项错误;
C.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说明碳酸的酸性弱于硫酸,碳酸、硫酸是C、S的最高价含氧酸,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C项正确;
D.溶液中即使存在NH4+,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检验出来,原因是溶液中NH4+与OH-生成NH3·H2O,没有加热不能产生NH3,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葡萄糖检验的方法,在检验的过程中要注意:①新制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②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必须过量;③反应液直接加热煮沸,才有明显的红色沉淀;④加热沸腾不能太久,否则会有黑色沉淀,这是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所致。
3.B
【详解】A.常温下将片放入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虽然无明显变化,但Al表面生成氧化铝,说明被浓硝酸氧化,A错误;
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则有碳形成,则蔗糖被脱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和浓硫酸在加热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出现膨胀现象,则实验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正确;
C.水解液中含少量稀,若直接加入新制的,发生中和反应、故加热煮沸;未出现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在水解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使得它呈碱性,再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则证明蔗糖已水解,若无砖红色沉淀,则证明蔗糖未水解,C错误;
D.亚硫酸钡是白色沉淀。向久置的溶液中,先加足量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则能说明被完全氧化,D错误;
答案选B。
4.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羰基、醚键,共3种,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羰基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M最多能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A项正确;
B.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
C.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C项正确;
D.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适量摄入,D项错误;
故选D。
6.D
【详解】A.往滴加酚酞的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振荡,溶液红色变浅,接近消失时有透明凝胶生成,该实验现象说明HCl的酸性比H2SiO3强,但是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时,需要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即通过该实验现象无法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A错误;
B.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通过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的醛基来证明淀粉是否发生水解,该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之前,应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B错误;
C.Fe3+和I-发生反应:2Fe3++2I-=I2+2Fe2+,n(I-)=0.1mol·L-10.001L=0.0001mol,n(Fe3+)=0.1mol·L-10.005L=0.0005mol,则Fe3+过量,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一定变为红色,该现象不能说明反应存在限度,C错误;
D.向0.1 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0.01 mol·L-1 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KMnO4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即H2O2具有还原性,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 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水解成葡萄糖,A正确;
B. 单糖、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双糖、多糖可以发生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
C. 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银镜和砖红色沉淀,C正确;
D.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因此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正确;
答案选B。
8.C
【详解】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正确;
B.乙是戊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正确;
C.丙是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DNA中有4种,即A、T、C、G,错误;
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所以有8种,即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正确;
故选:C。
9.C
【详解】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需要经过下列转化CH3CH2ClCH2=CH2BrCH2CH2BrHOCH2CH2OHOHC-CHO HOOC-COOH,则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②④①⑤⑥,故选C。
10.D
【详解】福尔马林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5~40%的甲醛水溶液,医用消毒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食醋是质量分数为5~8%的醋酸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D。
11.(1) 2,2—二甲基丁烷 3
(2) C8H16 烯烃
(3)生成白色沉淀
(4)
(5)2+O22 +2H2O
(6)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详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烷烃A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侧链为2个甲基,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该物质有3种等效氢,故一氯代物有3种;
(2)由结构简式可知,B分子为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分子式为C8H16,故答案为:C8H16;烯烃;
(3)苯酚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和氢溴酸,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
(4)异戊二烯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异戊二烯,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5)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苯甲醇和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O2 2 +2H2O;
(6)实验室配制检验醛基的银氨溶液的方法为: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12.
【详解】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工业上作制冷剂;次氯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形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作漂白剂;葡萄糖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可以做营养物质,故答案为 ;
13. 2,3-二甲基戊烷 3-甲基-1,3-戊二烯 2,2-二甲基-1-丙醇 c HCHO+4Cu(OH)2+2NaOHNa2CO3+2Cu2O↓+6H2O
【详解】(1)
①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可知CH3CH(C2H5)CH(CH3)2的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②根据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可知 的名称为3-甲基-1,3-戊二烯,故答案为:3-甲基-1,3-戊二烯;
③根据醇的系统命名法可知 的名称为2,2-二甲基-1-丙醇,故答案为:2,2-二甲基-1-丙醇;
(2)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84÷12=6…12,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的物质可以表示为C6H12(CO2)m(H2O)n,否则耗氧量不相等,据此分析解题:
a.C7H12O2分子式可以改写成C6H12·CO2,a不合题意;
b.C6H14,符合题意;
c.C6H14O分子式可以改写成C6H12·H2O,c不合题意;
d.C7H14O3分子式可以改写成C6H12·H2O·CO2,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检验福尔马林溶液中甲醛的化学方程是HCHO+4Cu(OH)2+2NaOHNa2CO3+2Cu2O↓+6H2O,故答案为:HCHO+4Cu(OH)2+2NaOHNa2CO3+2Cu2O↓+6H2O。
14.【答题空23-1】错误
【详解】蔗糖、淀粉为非电解质,蔗糖、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也是非电解质。
15. 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pH降低 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
【详解】(1)自制米酒的主要反应原理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2CH3CH2OH+2CO2,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酸性增强,pH降低,故答案为: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pH降低;
(2)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即酒精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故米酒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故答案为: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
16. ②⑤ ⑤⑥ ⑤⑥⑦ ②③⑤⑥⑦ 3∶2∶1∶3
【分析】根据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有醇、羧酸、酚等;常温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有羧酸、酯、酚,卤代烃需要加热才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常温下能与浓溴水反应的有烯烃、炔烃、酚、醛;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烃、苯环上含有支链且支链上连接苯环的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有机物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据此解答。
【详解】(1)②乙醇中含有羟基、⑤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与钠反应放出H2;⑤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⑥中含有酯基,常温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⑤、⑥、⑦在常温下能与浓溴水反应;②乙醇、③甲苯、⑤、⑥、⑦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为②⑤,⑤⑥,⑤⑥⑦,②③⑤⑥⑦。
(2)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含酚-OH、醇-OH、-CHO、-COOH,酚-OH、醇-OH、-COOH均与Na反应,酚-OH、-COOH与NaOH反应,只有-COOH与NaHCO3反应,醛基与酚羟基的邻、对位苯环C上的H能够与浓溴水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和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3;答案为3:2:1:3;
17.(1) C15H10O4 2 芳香烃的衍生物 BCD
(2) C9H20
【详解】(1)①根据大豆黄酮的结构简式可知它的分子式是C15H10O4,由于其分子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且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因此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
②大豆黄酮中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物质;含有羰基,由于羰基与烃基相连,属于酮类物质;含有O原子,O原子与烃基相连,属于醚类物质,故该物质所属类别序号为BCD;
(2)烷烃分子式通式是CnH2n+2,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14n+2=128,解得n=9,则该物质分子式为C9H20;若该烷烃不能由任何一种烯烃与H2加成反应而得到,则该烷烃分子中相邻C原子上不含有H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18.(1)nHOOC-COOH+nHOCH2CH2OH+(2n-1)H2O
(2)HOOCCH2CHO+2Cu(OH)2+2NaOHNaOOCCH2COONa+Cu2O↓+4H2O
(3)+3NaOH+CH3COONa+NaCl+H2O
【详解】(1)乙二酸与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高聚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OOH+nHOCH2CH2OH+(2n-1)H2O;
(2)HOOCCH2CHO与足量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H2CHO+2Cu(OH)2+2NaOHNaOOCCH2COONa+Cu2O↓+4H2O;
(3)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CH3COONa+NaCl+H2O。
19.(1)3,3,5,5-四甲基庚烷
(2)
(3)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 消去反应
(5) +3HNO3+3H2O +3Br2→↓+3HBr
【解析】(1)
由结构简式可知,最长碳链有7个碳,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3号碳上有2个甲基,5号碳上有2个甲基,因此名称为:3,3,5,四甲基庚烷;
(2)
羟基为,其电子式为:;
(3)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①醛类物质a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TNT为三硝基甲苯,c甲苯能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TNT,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NO3+3H2O;
③b苯酚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三溴苯酚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3HBr。
20. ①取适量葡萄糖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形成绛蓝色溶液,说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OH;②将该混合液加热析出红色Cu2O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③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和H2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为己六醇,另外,它也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葡萄糖五醋酸酯,说明分子结构中有5个羟基,1个醛基;④由化学知识可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综上所知,葡萄糖分子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葡萄糖在人体内有三种变化:①C6H12O6CO2↑+H2O+能量;②C6H12O6肝糖元、肌糖元;③C6H12O6,脂肪
【详解】试题分析:(1)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已知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现在我们要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OH,1个—CHO,可以结合羟基和醛基的化学性质来考虑,设计出合理的实验,其操作是:①取适量葡萄糖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形成绛蓝色溶液,说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OH;②将该混合液加热析出红色Cu2O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③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和H2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为己六醇,另外,它也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葡萄糖五醋酸酯,说明分子结构中有5个羟基,1个醛基;④由化学知识可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综上所知,葡萄糖分子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2)人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说明机体缺乏能量,可推知葡萄糖可以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人在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可推知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元,人在多食少动的情况下会发胖,说明葡萄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葡萄糖在人体内有三种变化:①C6H12O6CO2↑+H2O+能量;②C6H12O6肝糖元、肌糖元;③C6H12O6→脂肪。
考点: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葡萄糖的转化等知识。
21. 三颈烧瓶 水浴加热 除去有机产物中的乙醇 干燥 上 ①③ 偏高 38.5
【分析】实验的目的是制备茉莉醛,在三颈烧瓶中利用苯甲醛、庚醛在碱性环境、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制备茉莉醛,乙醇主要是作反应溶剂;之后静置分层,分离出有机层,再用二氯甲烷两次萃取水层中溶解的少量有机物,并将分液后的有机层与产物中的有机层合并,之后用水洗涤,除去混有的乙醇,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此时产品中的杂质主要为未反应的苯甲醛和庚醛,蒸馏分离得到茉莉醛。
【详解】(1)根据仪器a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三颈烧瓶;反应所需温度为60~65℃,不超过100℃,所以可以用水浴加热;
(2)水洗可以洗掉某些水溶性杂质,有机层中溶有的乙醇和水可以互溶,所以用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有机产物中的乙醇;无水硫酸钠可以吸收有机层中残留的水分,即目的为干燥;
(3)二氯甲烷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分液时水层在上层;
(4)柱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的不同进行物质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使用的吸附剂一般表面积比较大,且不与分离物发生反应的物质,故可以使用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答案为①③;
(5)柱色谱法分离过程中,如果洗脱剂加入速度太快,会导致得到的茉莉醛不纯,从而使测得的产品产率偏高;
(6)加入的苯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052mol,庚醛的物质的量为=0.06mol,所以庚醛过量,所以理论上生成茉莉醛为0.052mol,所以产率为=38.5%。
【点睛】柱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的不同进行物质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22.(1) 乙醇 C6H12O6
(2)羧基
(3)3
(4)
(5) 加成反应
【分析】由实验①可知,只有E液体没有气味,则E为葡萄糖溶液;由实验③可知,E中产生砖红色沉淀,则E为葡萄糖,只有B使沉淀溶解,则B为乙酸;由实验②可知,加水稀释,只有C、D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则C、D为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则A为乙醇;由实验④可知,加NaOH稀溶液并加热,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则C为苯,D为乙酸乙酯,据此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乙醇,E中溶质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故答案为:乙醇;C6H12O6。
(2)B为乙酸,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故答案为:羧基。
(3)C为苯,二氯代物有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3。
(4)苯在Ni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乙醇可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23.(1)锥形瓶
(2) 氧化甲醇,为反应①提供能量 适当加快气体流速
(3)或
(4)4.000
(5)证实制取的甲醛溶液中不含甲酸
(6) 取实验3的无色溶液1mL,滴入几滴酚酞 ①
【详解】(1)盛放甲醇的仪器为锥形瓶。
(2)甲醇被氧气氧化,反应放热,提供热量供第一个反应。为了防止甲醛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太久可以适当加快通入的气流的速率。
(3)甲醛能被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甲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或。
(4)根据甲醛和亚硫酸钠的反应方程式和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甲醛和硫酸的关系式为,2HCHO---H2SO4,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 L 1×20.00mL×10-3,则20mL溶液中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 L 1×20.00mL×10-3)mol,原制得溶液中甲醛的浓度为。
(5)因为甲醛可能会生成甲酸,甲酸显酸性,故实验1是为了检查溶液中不含甲酸。
(6)实验探究中要检查溶液中氨水或酚酞是否存在,故实验4加入氨水后溶液变红,说明甲醛和氨水反应,碱性减弱,酚酞溶液褪色。实验5需要检查是否存在酚酞,故取实验3的无色溶液1mL,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无色溶液中有酚酞。进而证明猜想①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