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八年级上册地理4.2节《农业》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4题。
1.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甘蔗
2.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3.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
A.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 B.现代设施园艺业
C.大田种植业 D.休闲观光农业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不合理的是:( )
A.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 B.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 D.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下图为中国四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5-6题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B.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c——人口分界线 D.d——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下列农业区与耕作制度、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A.甲——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一年两熟
B.乙——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两年三熟
C.丙——水稻、甘蔗、柑橘、咖啡——一年三熟
D.丁——小麦、玉米、甜菜、大豆——一年一熟
粮食储备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图是“四地粮库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7-9题。
7.图中位于第二级阶梯的粮库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最符合天然低温、天然干燥储存条件的粮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距离面积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最近的粮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毛纳村是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脚下一个黎族村寨,近年来做足“茶文章”,念好“旅游经”,坚持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被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下图为毛纳村附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海南岛地形图及茶树“小名片”,据此完成下面10-12题。
10.毛纳村念好“旅游经”,为游客提供的旅游项目不可能有( )
A.体验阳光沙滩激情冲浪 B.体验采茶制茶生产活动
C.观看黎族风情歌舞表演 D.欣赏美丽乡村田原风光
11.茶叶是毛纳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毛纳村茶树主要种植在( )
A.水满河两岸 B.海拔适中,有一定排水条件的坡地上
C.海拔超过800米的山坡上 D.道路两侧
12.为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当地可以( )
①提高茶叶品质,打响茶叶品牌 ②延长茶产业链,打造多样化产品
③毁林开荒,增加茶叶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④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3.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据研究表明农业用水占到全球可利用水资源的70%-86%,农业水稀缺不仅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目标2和6重点关注的命题。中国是全球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空间的北移,中国农业稀缺水资源利用(SWU)对于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左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南北地区水土资源比较图”。
材料二:2020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等。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图1中丰水带的年降水量大于 mm,大部分位于我国的 (北方/南方)地区,该图反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相比于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水土配合情况是 ,这种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容易引发北方地区的 (早灾/涝灾)。
(3)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5亩,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一半,14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时刻都要记挂在我们心中,请你为“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地捧在自己手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4)某同学通过读图3总结了我国土地构成特点“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 、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和 矛盾突出。
14.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乙区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2)甲、丙、丁三区均位于我国的季风区,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是 。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图中位于阶梯分界线处的山脉A是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是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横断山脉主要受来自 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湿润,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从干湿地区看,①、②主要分布在 ,④主要分布在 。
(3)为了保障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4)请从地形或气候角度简要评价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C 6.B
7.C 8.B 9.B
10.A 11.B 12.B
13.(1) 1600 南方 南丰北缺
(2) 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少 旱灾
(3)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护基本农田;禁止城市用地挤占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等等
(4) 林地 土地
14.(1) 东北平原 三 畜牧业
(2)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3)太行山
15.(1) 草地 印度 林地
(2)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①、②两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