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专含亲及解析
1.DGH【解析】句意:让勇敢的下级士兵向前攻击,刚一六匹马不和谐,那么造父也不能使车到达很远的地方;百
交锋就败退,败退了也不要处罚,趁机观察敌军进攻的姓不亲近依附,那么商汤、周武也不能一定取胜。所以善
动作。“贱而勇者”为“使”的宾语,“前击”的主语,句意于依附百姓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就
完整,单独成句,D处断开;“锋始交而北”,“锋始交”做在善于依附百姓而已。”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的。用兵所
状语修饰“北”,句意完整,G处断开;“北而勿罚”,“勿崇尚的,是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诡变巧诈。善于用兵的
罚”针对“败北”而言,以“而”连接,单独成句,H处断开,人,变化极快,神秘莫测,敌人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出动,
故D、G、H三处需要断句。
孙武、吴起运用这种方法,在天下没有对手,难道一定要等
2.C【解析】A项正确。B项正确。“刑于寡妻”中的待依附百姓吗!”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说的,是仁德
“刑”同“型”,做榜样。句意:赢弱疲惫的军队。/给自己之人的军队,是称王天下之人的意志。您所崇尚的,是权
的妻子作榜样。C项错误。不,不是。/违背。句意:如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
果不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不合乎礼教的都是诸侯干的事。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欺诈的:
话不能看,不合乎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乎礼教的事那可以被欺诈的,只是一些怠惰荒疏的军队,赢弱疲惫的
不能说。D项正确。谈论,议论。/著作。句意:请让我军队,君臣上下之间涣散且离心离德的军队。”赵孝成王、
简略议论一下。/烧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使百姓们变临武君说:“说得好!”
成愚昧无知的人。
材料二:
3.D【解析】“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
唐太宗问:“军队在进行分合变化的时候,奇正表现在
李靖并不认同”错误,原文“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哪里?”李靖说:“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
孙、吴”,意思是你的舅舅韩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全军官
孙、吴兵法,并非说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
兵,只知道胜利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
4.(1)您所崇尚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怎能做到这样的地步
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贵”“势利”
呢。由分合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只有孙武才能做到,从吴
“所行”各1分,句意1分)
起往下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唐太宗问:“吴起用兵的方法
(2)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怎么样?”李靖说:“请让我简略议论一下。魏武侯问吴起
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击他们,不要迟疑。(“追北”两军对垒的情况。吴起说:‘让勇敢的下级士兵向前攻击,
“纵横”“才”各1分,句意1分)
刚一交锋就败退,败退了也不要处罚,趁机观察敌军进攻
5.①临武君认为,孙、吴的用兵之道是变化极快,神秘莫的动作。如果敌人停止、前进都有秩序,见到我军败退也
测,使敌人摸不清他们的行动。②李靖认为,孙武的用不追击,那么这说明敌人有智谋。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
兵之道高于吴起,前者能通过分合军队而产生奇正的变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
化,后者则通过计谋(佯装战败逃跑)来观察敌方,再定击他们,不要迟疑。’我认为吴起的方法大都是这一类,不
下攻退计划。(两点3分)
是像孙武所说的‘用正兵交战’。”唐太宗问:“你的舅舅韩
【参考译文】
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孙、吴兵法,也是说的奇正吗?”
材料一:
李靖说:“韩擒虎怎能知道奇正变化的奥妙,他仅仅知道以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如何用兵的问题。
奇为奇,以正为正罢了。从来不知道奇正相互变化,循环
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无穷的道理。”
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虽然后发兵,却能先到达,6.C【解析】句意:李景容貌奇伟,力量过人,须髯华美,
这就是用兵的要领。”苟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听到的
骁健勇猛,擅长射箭。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跟
古代用兵的道理,凡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人民。弓
从王世积讨伐南陈,攻陷南陈立下功劳,升任上开府。
与箭不能协调,那么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驾车的
“膂力”是“过人”的主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
·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
语文试卷
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寻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别路邀贼,大破之。后送义成公
主于突厥,至恒安,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
虏甚众。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遣刘嵩袭景,战于城东。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选
壮士击之,斩获略尽。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景战士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固,为贼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小题,40分)
援,合击,大破之。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帝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晾之上。明年,攻高丽武厉城,破之,赐爵苑丘侯。杨玄感之反也
材料
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日:“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
临武君与孙卿子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
见重如此。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万余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
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
破之,斩仲绪。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
战之本在乎一民。弓失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②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
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
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
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
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靺羯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
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
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节选自《隋书·李景传》)
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A.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
材料二:
功/进位上开府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①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
B.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
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
功进位/上开府/
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
C.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
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
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
功/进位上开府/
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
D.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
宗日:“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日:“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
进位/上开府
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A.应弦而倒,伴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射箭技艺的高超。
[注]①孙卿子:即荷子,名况,字卿。②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
B.车驾,是指帝王乘坐的车,也是帝王的代称。与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有大驾、凤辇
行千里。③请:即李请,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C.赐爵,赐予爵位。周天子赐爵,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D.“无所私焉”与“欲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的“私”字含义相同。
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敌进取
A.李景两次出击突厥,先是跟从史万岁出兵大斤山,大败突厥。后来又率领几百士兵增援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州总管韩洪,与敌军力战三天,杀死众多敌兵。
)(3分分)
A.“孙卿子”中的“子”是古代对士大夫的通称,“卿舅”中的“卿”是君主对臣子的爱称
B.汉王杨凉在并州叛乱,李景发兵迎战。杨凉派遣刘嵩袭击李景,两军在城东交战。李景登
B.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上城楼,搭弓射箭,箭不虚发,敌人应弦而倒。
C.非,本文是违背之意,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C.李景不擅长智谋权术,但是他的忠心正直被当时的人所赞许。杨玄感叛乱的时候,朝中大
D.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臣的子弟大多参与其中,可是李景却与此无关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李景被高开道包围期间,独守孤城。土兵患上脚肿病死去的十有六七,李景抚慰他们,竞
A.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利,用兵还要
无一人叛逃。契丹、靺鞨各部因此感念他的恩德。
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B.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附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
(1)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
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2)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
C.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人,处处将正兵与奇兵
10.李景深受皇帝敬重,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述。(3分)
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8小题,36分)
D.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萤张舜民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
(1)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2)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5.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语文第1页(共4页)
语文第2页(共4页)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