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视频导入
震撼!——九一八事变背后的数字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9.18-1945.9.2)
1.知道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华北危急、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2.通过观看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多种史料的呈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西安事变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血雨腥风 民族危急
——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1.背景: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931年前后的日本陷入了空前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把生活上的困窘和社会不安引向战争这条出路,强调有必要以物力来确保控制“满洲”的这种宣传,对于经济危机下的日本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日)藤原彰《日本近现代史》
早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就由关东军提出了以武力占领“满蒙”的计划……1930年5月,归纳为《关于“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这样,由关东军占领“满洲”的趋势日益增强,1931年5月,石原在以《“满蒙”问题私见》为题的手记中主张:为了占领“满蒙”,要用武力行动破事国家跟着走,而这种机会要用策略来创造。
——(日)藤原彰《日本近现代史》
国民党军队以赣南闽西区为主的(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从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共进行三次……第一次“围剿”,蒋介石拼凑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第二次“围剿”,蒋介石调集了18个师又3个旅共20万人……第三次“围剿”于1931年7月初开始,调集30万军队。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日本“大陆政策”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国民党反动集团
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2.概况:
沈
阳
柳条湖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3.蒋介石的态度: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蒋介石致张学良“铣电”(1931年8月16日)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①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攘外必先安内
②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③寄希望于国联
剿共, 不抵抗!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4.结果: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奴化教育
掠夺资源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短短4个月时间,相继占领东三省。
东三省沦亡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5.影响:
根据两条时间线索,概括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931.9.18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1.9
亚洲战场
1941.12
1945.9
太平洋
战场
日本签署投降书
1939.9
欧洲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
影响②: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6.建立伪满洲国:
新京(长春)
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扶植傀儡伪政权。
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壹·九一八事变与华北危机
7.东北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面对日本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是什么反应?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
抗日游击队
东北各抗日部队于1936年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马占山
东北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赵一曼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抗战精神;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贰
国将不国 救亡图存
——东北抗日与一二 九运动
贰·东北抗日与一二·九运动
8.华北危机: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严峻的形势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是指1935年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的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投靠日本的运动,五省为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
贰·东北抗日与一二·九运动
8.华北危机:
华北危急!
1935年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攘外必先安内,继续围剿红军。
贰·东北抗日与一二·九运动
9.一二九运动:
时间
地点
口号
结果
意义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新华门前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叁
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
——西安事变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材料一 1935年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国剿”红军的国民觉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接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张学良诚挚地表示:“东北沦陷我有责任,先父坟墓还在东北,国难家仇集于一身,抗日救国义不容辞。东北青年、东北军、东北人民应团结起来,准备打回老家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③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一直坚持妥协政策,引起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不满;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
1.背景:
根据材料,概括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我不!你们不听我话是吧?那行,我去西安亲自盯着你们打!
P8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了来西安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目的:逼蒋抗日
时间
人物
目的
实质:一场爱国性质的“兵谏”
2.概况: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轰动国内外,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对蒋介石的杀与放都将对国内、国际时局发生重大影响,国内外各种势力开始暗流涌动……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处置失当,即酿成空前战祸,实关系全民族最重大之问题。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争取放蒋。
亲英美派宋美龄
日 本
如果蒋介石被杀,中国因国民党的领导权之争而再次发生内乱,对日本是太好了。
英 美
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亲日派何应钦
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3.结果:——和平解决
01
宋美龄到西安劝说蒋介石。
老蒋,你听话。
03
02
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蒋介石接受停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04
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4.意义: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之前 西安事变 之后
国共关系 剿共、内战 和平 解决
民众抗日 分散、自发的局部抗战
联合抗日
有组织有纪律的联合抗战
扭转时局的关键
叁·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的命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一到南京,蒋介石就将他软禁。直到1990年6月,张学良才结束了长达54年的幽禁生活。1995年,他定居夏威夷檀香山。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檀香山溢然长逝,享年101岁。
杨虎城将军于1937年6月被迫“出洋考察”,11月回国后被囚禁。全国解放前夕,他在重庆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家人。
知识拓展
经过
时间、地点
柳条湖事件(借口)
意义
时间、目的、人物
结果
原因
后续发展
结果、影响
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时间、地点
口号、结果
性质
影响
经过
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毛泽东指出,一二丶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是指( )
A它是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它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到来
D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6年,在《申报》上最有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
A、日军炮轰沈阳城 B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C张扬发表对时局宣言 D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C
C
随堂训练
3、 1931年某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这段文字记录的是( )
A一二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4、“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是我国某一地区的一首民谣。这一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5、1931年日本占领沈阳后,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这表明( )
A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国共两党正式联合抗日 D日本侵占东三省的幻想破灭
C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