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音版第十一册第一课
《芬芳茉莉》教案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茉莉花》,并能够唱上一句或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茉莉花
(一)聆听《图兰朵》中《东边升起月亮》合唱,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与你听过的哪首歌曲相似?生答PPT出示主题:《茉莉花》
1924 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偶然听到这首《茉莉花》,创作了一首《东边升起月亮》,并将的曲调贯穿在歌剧《图兰朵》之中,故《图兰朵》的曲调与江浙《茉莉花》非常接近,只是音调稍有扩充、节奏稍作变化。1926 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此后也闻名于世界, 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向了更远方。
(二)歌曲欣赏
(1)江苏茉莉花聆听
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它也是在中国各地方流传最广的、人们听到最多的,
同时他的曲调歌词也是最著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地处江苏扬州,其曲调细腻优 美,极富有江南风味,旋律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音乐的风韵,采用起、承、转、合的 四段体,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内容淳朴健康,犹如清风沁人心脾。
茉莉花经过不断的发展,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原汁原味的《茉莉花》。(板书:江苏民歌茉莉花)
(2)东北茉莉花聆听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完善的,流传势必会带来变异性。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地区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茉莉花》。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听一听这两首歌曲各有什么风格特点?思考与江苏茉莉花在哪些音乐要素上有着差异?
河北茉莉花聆听
再次聆听我们河北茉莉花,感受它与前二者的风格差异。
演唱茉莉花
请同学模唱三种风格的茉莉花,教师范唱,学生练习模仿。
三、对比茉莉花
欣赏三种茉莉花填表
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有什么特点?(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小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比较大。粗犷豪爽的风格)
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感受风格特点。(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小结:(河北民歌旋律明快,语言朴实,有叙述性。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让我们填表总结这三首民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内容相同曲调不同)江苏民歌旋律婉转细腻,具有江南风格色彩。东北民歌具有东北人开朗的性格特点,旋律进行大跳明显增多,东北二人转的豪爽风趣的风格。河北民歌旋律趋于刚直、干脆,句尾有拖腔,具有北方人爽朗、明快的音乐风格。
总结
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和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都有关系。《茉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而形成不同的风貌。
四、分析茉莉花
学生分四个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探究东北茉莉花和江苏茉莉花风格迥异的原因,通过语言、文化、地理条件、历史原因来阐释和汇报展示。最后教师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