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注意: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第5页答题栏内,只交第Ⅱ卷;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和第Ⅱ卷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Na 23 K39 Mn 55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玛瑙含,可用作光导纤维
B.青釉瓷器呈青色是因为瓷体中含有
C.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不可用于食品的添加剂
D.纯铝可以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氯化铁加热即可制取胶体
B.二氧化氯有氧化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C.浓硫酸有强腐蚀性,工业生产中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成艺术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氧化铁,可以保护内层的金属,故铁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
3.下列化学用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HClO的结构式:
C.分子结构模型:
D.的形成过程: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B.pH=2的溶液:、、、
C.0.1mol/L的溶液:、、、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金属钠投入饱和NaCl溶液中只有气体放出,没有其他现象
C.印有“OTC”标识的药物,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D.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6.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王水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水蒸气等部分产物已省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操作Ⅰ能够进行,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硝酸
C.步骤ⅱ能在铁容器中进行
D.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 g 60%的乙酸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0.2
B.常温常压下,15g甲基碳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数为8
C.0.5 mol的和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浓氨水中通入过量:
B.酸性溶液与溶液:
C.利用覆铜板制备电子线路板: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9.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验证与水反应生成 验证非金属性强弱: 验证对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用Cu和浓硝酸制取并收集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失电子能力变化趋势,推出Mg的金属性比Al大
C.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D.若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11.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Na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故可推测Li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B.可用作医疗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故可推测也用作“钡餐”
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故工业上也可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金属铝
D.与反应生成,故可推测与反应生成
12.实验室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保存时需加入Fe粉
B.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C.产品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D.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未变质
第Ⅱ卷 本卷共4题,共64分
13.(16分)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对生命、生产生活意义重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发生如下转化:
(1)写出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写出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写出的电子式______,的结构式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b.分子中所有骡子在同一平面上
c.用处理硝酸工业排放的尾气,利用了的还原性
(4)写出过量发生转化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反应Ⅱ在碱性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的阴离子是______,检验该阴离子的方实验方法是______
(6)反应Ⅲ中与的物质的量相等,产物A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A中不含氧元素,则A的化学式______。
14.(16分)和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1)为了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和(各约1 g),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水完全溶解后,再滴入几滴溶液,出现的现是______(填序号)。
a.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另一试管中无现象
b.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c.两支试管中均无现象
方案二: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其中一支试管中的白色固体少部分溶解,温度略有下降,证明该试管中的是______。
方案三: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鉴别,若试管中加热的是,对应的现象是______
(2)为测定某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杂质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连接好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③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止水夹,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称量干燥管A质量
⑤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⑥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次称量干燥管A质量X溶液是______,其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若没有仪器B,将会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若样品质量为10.5 g,装置中干燥管A增重4.4 g,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15.(16分)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生成1 mol 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的热量。
(2)汽车尾气(含CO、和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三元催化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进行净化处理,写出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硝酸工业废气中有氮氧化物(),利用尿素消除污染的转化反应为:
ⅰ.,ⅱ.无污染气体。尿素中C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
(5)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完全转化为,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
②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 L (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 mol/L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______mL。
16.(16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图:
①请列举两种海水淡化的方法:______、______。
②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己知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通过步骤Ⅱ在吸收塔中得到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
④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吹出,利用了的______(填序号);吸收塔中吸收,利用了的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碘:
①由海带转化成海带灰,需要的主要仪器是______(填写序号并写出仪器名称)。
②若过程Ⅰ用溶液(稀硫酸酸化)完成碘元素的转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过程Ⅱ采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是______、______。
此过程中可以选用的溶剂是______(填序号)。
a.乙醇 b.四氯化碳 c.水 d.苯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B D B C A B D A C D C
13.(16分)(1)第二周期第ⅤA族(2分) (2分)
(2)(2分) (2分)
(3)ac(2分)
(4)(2分)
(5)(1分)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其还原产物阴离子为(2分)
(6)(1分)
14.(16分)(1)方案一:b(2分)
方案二:(2分)
方案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2)NaOH溶液(足量)(2分) (2分) 偏小(2分)
去掉B会使A由于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而增重,导致计算时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大,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2分) 96.4%(2分)
15.(16分)(1)吸收(1分) 90(1分)
(2)(2分)
(3)+4(2分) (2分)
(4)①(2分)
②溶液pH越小,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能力越强(2分)
(5)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废水中有(2分) ②30(2分)
16.(16分)(1)①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填写其中两项)(2分)
②(2分) ③富集溴元素(2分) ④ca(2分)
(2)①b坩埚(2分) ②(2分) ③萃取 分液(2分) bd(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