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机械波》复习练习(前三节)
一、选择题:
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2、在一条软绳上选18个等间距的质点,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向上振动,其余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带动下依次振动,从而形成简谐波,由波的形成及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质点均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自由振动
B.每个质点开始运动后,均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C.绳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都向上,振动周期都相同
D.绳上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每个质点均做等幅振动,故每个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3、振源A带动细绳振动,某时刻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所示,在波传播到细绳上一点P时开始计时,则下列各图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像的是( )
4、如图所示,S为水面上一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点振动,为了能观察到A点的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N板向右移 B.将N板向左移 C.增大波源的频率 D.增大波源的振幅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已知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T/3时刻质点b速度最大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cm
C.质点a﹑质点b的速度在某一时刻可以相同
D.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 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 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4 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5 m/s 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11 s
7、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质点间距离相等,其中0处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过T/4,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介质中所有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9点起振最晚
B.图中所画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方向是不相同的
C.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的时间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落后T/4
D.只要图中所有的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
8、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图甲为水波的衍射实验,挡板M是固定的,挡板N可以上下移动。图乙为两列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蜂,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P点为振动加强点 B.甲图中水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乙图中M点为振动加强点 D.乙图中N点为振动加强点
9、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到坐标原点O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波到达N点时,处于x=2c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和该时刻的位移是( )
A.2.5cm,0cm B.5cm,0cm C.2.5cm,-1cm D.5cm,-1cm
10、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振子的位移为-0.1m,t=1s时位移为0.1m,则( )
A.若振幅为0.1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0.6s
B.若振幅为0.1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0.8s
C.若振幅为0.2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s
D.若振幅为0.2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s
11、在水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个狭缝,观察水波通过狭缝后的传播情况,图(一)是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改变狭缝的宽度,观察水波的传播情况变化;图(二)是实验时拍摄波长不同的水波通过宽度一定的狭缝的照片,在甲、乙、丙三幅照片中,波长分别是狭缝宽度的7/10、5/10、3/10,对比这三张照片观察衍射现象与波长、狭缝宽度的关系。该实验现象表明( )
A.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B.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C.图(二)丙图可以得出,波长比狭缝小太多就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D.图(一)甲可以看出,狭缝宽度再增加就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12、一列水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入射波与界面夹角为45°,折射波与界面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在深水区与浅水区的波速相同,频率不同,波长不同
B.波在浅水区与深水区中传播时,波速、频率、波长都相同
C.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小
D.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大
二、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质点A从t+0.3s时刻开始计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设+y方向为振动正方向,则该简谐横波沿x轴 方向传播;该简谐横波波速为 m/s;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应该 ;在t+0.5s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4、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 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求:
(1)观测中心首先观察到的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振动?
(2)震源到该地震观测中心的距离为多少?
15、一列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0.2 m,当该声波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传入介质Ⅱ中时,波长变为0.6 m,如图所示,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
(1)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时的频率;
(2)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
(3)若声波垂直进入介质Ⅱ,经0.4 s返回空气,则介质Ⅱ的深度为多少
16、图甲为波源的振动图像,图乙是该波源产生的横波在某时刻t的波形图,已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乙图中的O点表示波源。求:
(1)这列波的波速;
(2)从时刻t开始,到图乙中质点Q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质点P经过的路程。
17、甲、乙两人分乘两只小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24 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5个波峰。
(1)此水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为多少?
(2)若此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根竖立的电线杆,是否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若该波经过一跨度为30 m的桥洞,桥墩直径为3 m,桥墩处能否看到明显衍射?
(4)若该桥为一3 m宽的涵洞,洞后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D 6、A
7、 B 8、 C 9、 D 10、 D 11、B 12、D
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频率不变,而波与界面的夹角由45°变为60°,如图所示。当波线a到达界面A点,设b波线刚好到达B点,此时AB与波线垂直,刚好在同一波面上,设经Δt,b光线也刚到达界面上B′点,此时a波已在浅水区传到A′处,B′A′刚好也是波面,且与波线垂直,由波线与界面的夹角知BB′>AA′,设该波在深水区的波速为v1,在浅水区波速为v2,则BB′=v1·Δt,AA′=v2·Δt 所以有v1>v2
由v=λf知λ1>λ2故选D。
二、解答题:
13、由图乙可知t+0.3s时刻,质点A位于y轴正方向最高点,质点振动周期为0.4s,可知A处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沿y轴负方向,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图可知波长为4m,故v=λ/T=10m/s ‘’根据衍射条件可知,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根波长差不多时,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看到明显衍射现象,;从t到t+0.5s时刻,经历时间△t=0.5s=5T/4。在t+0.5s时刻,质点A到达波谷,质点B到达平衡位置,可知质点A的位移较大,加速度较大。
14、 (1)由于纵波传播得快,故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观测中心,即先观察到的是上下振动。
(2)设震源到观测中心的距离为x,则有
-=5 s,解得x=36 km。
15、(1)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由v=λf得: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频率f== Hz=1 700 Hz。
由于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所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时,频率为1 700 Hz。
(2)由v=λf得声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为v2=λ2f=0.6×1 700 m/s=1 020 m/s。
(3)声波经=0.2 s传至介质Ⅱ底部,故介质Ⅱ的深度h=v2·=1 020×0.2 m=204 m。
16、(1)由图像可知:T=0.2 s,λ=0.2 m,波速v===1 m/s
(2)由图乙知:在t时刻,P的振动状态为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此振动状态由P传至Q的时间Δt== s=0.4 s=2 T,由图知,振幅A=5 cm,则质点P经过的路程l=8A=0.4 m
17、(1)由题意知:周期T= s=3 s。
设波长为λ,则5λ+=24 m,λ= m。
由v=得,v= m/s= m/s。
(2)由于λ= m,大于竖立电线杆的直径,所以此波通过竖立的电线杆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4)由于λ= m>3 m,所以此波无论是通过直径为3 m的桥墩,还是通过宽为3 m的涵洞,都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