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5 14: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学习目标:
1.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2.记住《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说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1894—1895年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原因
日本的“大陆政策”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日本: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了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国内对原材料需求量大。日本为岛国,其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为了掠夺大量原材料并拥有巨大的市场,日本将魔爪伸向中国乃至世界。
黑船事件(美侵日)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材料1: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材料2: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③可能性: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
④催化剂:列强支持默许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时间 重要战役 英雄人物 结果
1894.7 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9
平壤陷落
1894.9
丧失黄海制海权
1894.10 旅顺大连被占领
旅顺大屠杀
1895年初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夺取制海权
战争爆发的标志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旅顺大屠杀
日本的入侵路线:从海上入侵中国。
左宝贵
(1837-1894)
民族英雄
邓世昌
徐邦道
(1837-1895)
黄海大战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邓世昌
(1849-1894)
邓世昌,广东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民族英雄。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速撞向敌舰。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牺牲。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致远舰直冲敌舰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我周围都是狂奔的难民。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枪声、呼喊声、尖利的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英国商人艾伦《龙旗翻卷之下》
旅顺大屠杀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全城只存活36人搬运尸体。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丁汝昌
(1836-1895)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
彻底破产。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威海卫战役
清朝晚期将领,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因令在港内待援,最后援军未至,拒绝劝降,自杀殉国。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辆,占了海军军费的一大半。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三、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官兵临阵脱逃
③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日本武器装备先进
④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四、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及影响:
项目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2亿
开四口
办工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反割台斗争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内容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1895年春
日本马关
思考: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四、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东南沿海
东部沿海
长江中下游地区
内地(腹地)
五、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影响
影响:
①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六、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渔夫代表日本,剪刀代表列强干预,鱼代表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标志着瓜分局势的开始。
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①时间:
②内容: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沙俄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③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六、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9年
(3)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六、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梁启超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启示和教训:
落后就会挨打;
要学习世界先进制度和技术;
要重视海军建设、加强海防;
……
3
危机与觉醒的双重变奏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战争——危机加剧
瓜分——亡国灭种
签约——空前加重
背景
主要战役
旅顺大屠杀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反割台斗争
契机: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方式
门户开放
内外危机
民族觉醒
作业设计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左宝贵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
阅读上文,说出上述人物分别在哪场战役中牺牲?说出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课堂检测
B
1.(苏州中考)下图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按相关?(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3.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4.19世纪末,某条约签订后,法国的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见右图),描绘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D
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晕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怀
甲午中日战争
丁汝昌
左宝贵
林泰曾
邓世昌
林永升
叶祖珪
萨镇冰
林履中
黄建勋
丁汝昌
刘步蟾
林泰曾
邓世昌
林永升
叶祖珪
萨镇冰
林履中
黄建勋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州船政学堂第二期学生,后赴英国学习海军。可以说,他就是一本活的近代历史百科书。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北洋舰队从壮大到覆灭、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日本的战败投降、新中国的建立各个历史时期。
甲午战争中,他奉命驻守日岛。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劳累过度,他病倒了,夫人陈氏闻讯从福州赶来探视,被萨镇冰下令撤开扶梯,不准夫人登舰。左右将士极力相劝,他断然答道:“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1895年1月底,日岛保卫战爆发。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



怀
甲午中日战争
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在十分险恶的情况下,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
在大势已去之时,萨镇冰决定和丁汝昌等同僚一样服毒自尽。然而萨镇冰手下的洋员却劝阻了他,洋人顾问对他说:“你年纪还小,请给中国海军留一个火种吧!”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萨镇冰决定忍辱负重地活下来,并立志为祖国培养更多海军人才。
1951年,当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后打进了汉城,萨镇冰不禁回想起57年前的甲午悲歌,当即作诗一首:



怀
甲午中日战争
五十七载犹如梦
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
终有扬眉吐气天



怀
甲午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