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东欧国家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呢?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斯大林
列宁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回顾苏联(俄)的发展历程
苏联模
式形成
新经济
政策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1917
1928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苏俄建立
苏联模式
?
?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1936
1921
1953
2016
?
1917
1918
1921
1928
1936
1953
根据地图,指出二战后新增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东欧8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6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拉丁美洲:
古巴
表现①: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面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何反应?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
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推广苏联模式: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VS
冷 战
冷 战
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约”
军事:成立“华约”
政治:成立“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成立“经互会”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政治上和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美.措施
苏.措施
实质:苏联模式的推广
表现②:苏联模式的推广
从下面的漫画你能够获得什么信息?
2)结盟:1950年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作用: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表现③:中苏结盟
1).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冷
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华约组织
(1955年)
经济
军事
政治
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背景: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改革迫在眉睫。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把
苏
联
改
病
了
把
苏
联
改
残
了
把
苏
联
改
没
了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2
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
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
苏联
模式
1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的弊端
材料一 :
“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1)苏联模式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2)苏联经济发展不均衡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把苏联改病了
把苏联改残了
把苏联改垮了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措施
重心
结果
评价/影响
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1953年-1964年
⒈背景:
⒉主要内容:
⒊结果:
⒋评价:
⑴经济
⑵政治
①发动垦荒运动
②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失败
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重点:农业
很多赫鲁晓夫的照片里都有玉米
玉米哥
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掘墓人”和“守墓人”?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改革并未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1)掘墓人: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守墓人: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措施
重心
结果
评价/影响
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1953年-1964年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失败
经济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1964年开始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执政(1964-1982)
勃列日涅夫(1906-1982年)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核武器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超级强国。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大搞个人崇拜,苏联经济陷于停滞。1982年因心脏病去逝。
时间
内容
结果
评价
①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1964年-1982年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
重心:经济改革,尤其是重工业
跛脚的巨人
食品短缺,群众排队等待购买
改革结果:失败
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措施
重心
结果
评价/影响
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1953年-1964年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失败
经济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1964年开始
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失败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1985年开始
①经济: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②政治: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先经济改革、 后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0年10月15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
(1931-2022年)
戈尔巴乔夫执政(1985-1991)
时间
内容 经济
政治
结果
评价
1985年-1991年
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推行私有化。但总体效果不佳。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揭露苏联共产党历史的阴暗面)和“政治多元化”。
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特点:先经济,后政治。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措施
重心
结果
评价/影响
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1953年-1964年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失败
经济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1964年开始
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失败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1985年开始
①经济: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②政治: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先经济改革、 后政治改革
失败
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去控制;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材料: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的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世界知识》
根据材料,说出东欧剧变的原因。
根本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内因)
客观原因:受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
受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外因)
注解:“和平演变”。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社会主义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原因:
(2)表现:
政治:东欧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①根本原因:照搬苏联模式。
②客观原因:①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外因) ②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3)实质:
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①时间:
1989年-1992年
政治上:
经济上:
②表现: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导致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实行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相关史料
柏林墙倒塌
两德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南斯拉夫解体
(4)概况
1.东欧剧变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原因
(2)过程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天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8月19日 12月21日 12月25日 12月26日
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
戈尔巴乔夫辞职
苏联停止存在
(3)实质:
(4)影响: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两极格局(1955-1991)的终结。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⒈要坚持中共的领导。
2.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4.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
⒉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曲折中发展。
启示:
认识: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认识?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东欧剧变
① 增多,由一国发展为多国。
②1949年, 成立。苏联模式的推广
③1950年,中苏缔结 。
课堂小结
经互会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社会主义国家
体制更加僵化
直接导致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首次冲击苏联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理论创立
尝试
现实
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
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挫折
东欧巨变 苏联解体
曲折中发展
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西亚
欧洲
非洲
亚 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州
南 极 洲
世界格局的演变
发展中国家
世界多极化趋势: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一种趋势
动态发展过程
没有定型成新格局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称霸
单极
一超多强局面
美国
中国
日本
俄罗斯
欧盟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1.(22·23下·辽宁·中考真题)1991年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一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
A.“柏林危机”出现 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C.两极格局瓦解 D.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
C
中考链接
2.(22·23下·甘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始末》
C.《美苏经济体制改革对比研究》 D.《二战后美苏争霸专题史新编》
D
中考链接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爆发
第二章 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联盟
第三章 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
……
第七章 古巴导弹危机
第八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3.(21·22下·六盘水·中考真题)20世纪九十年代初给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为东欧剧变大潮画上句号的历史事件是( )
A.波兰政变 B.罗马尼亚政变 C.德国统一 D.苏联解体
D
中考链接
4.(21·22下·贵港·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A
中考链接
5.(20·21下·攀枝花·中考真题)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
中考链接
6.(20·21下·广安·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
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
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
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D
中考链接
7.(20·21下·苏州·中考真题)从下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民众生活得到提高
A
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