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情景创设) 明朝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胡惟庸?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废丞相 [资料回放]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历史纵横]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请大家阅读课本P16第一目相关内容,并结合这两段材料,归纳废除宰相的原因。
时间:2分钟。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2)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3)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4)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评价宰相制度的废除
资料回放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2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 件、 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20741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二、内阁的出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7内容,然后归纳内阁创立、发展的过程。
时间:2分钟。 1.内阁的创立与发展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内阁首辅权力膨胀“大权尽归内阁”二、内阁的出现 材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材料二:(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内阁首辅==宰相?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探究思路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探究思路三、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中央的权力结构有哪些?皇权如何?
2.康熙时中央的权力机构有哪些?皇权如何?
3.雍正时期为什么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军机处的影响是什么?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皇帝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三、军机处的设立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时间:2分钟.
小结探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积极消极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材料一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探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积极消极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平民百姓:
①你明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得不好,请
问你会参加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吗?
②你可以自由地出海贸易吗?你会自主创业,
当个小老板吗?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
①你会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吗?
②在上级面前,你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吗?
探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积极消极1.(02上海历史)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 健全地方职能 B 厉行思想控制
C 监视官吏百姓 D 强化君主专制真题演练2.(03广东历史)明朝掌管地方民政、财政的机构是 A.布政使司 B.行省
C.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3.(2007山东文综)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4.(2009浙江文综)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05上海历史)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问题:(6分)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这则村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2006年江苏卷)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历史与今天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政权建设提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想一想作业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