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第10课彼得一世改革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为俄罗斯红色风暴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继往开来,鉴古托今,励精图治、霸业大成。他以自己的卓越奋斗和不懈精神造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伟业。他顶天立地,豪气盖世,敢做敢为,敢爱敢恨。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桀傲性格创造出传世佳话。 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圣彼得堡冬宫中的彼得一世塑像 俄罗斯发行“彼得一世货币改革300周年”纪念币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彼得堡宫殿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课标未作明确要求,学习时主要是加深对改革规律性东西的理解。
学习目标:
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彼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异母姐姐索非亚摄政。彼得自幼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伴建立两个童子军团。1689年,索非亚企图谋杀彼得,彼得率童子军进行反击,夺得政权。他向往西方科技,曾乔装打扮,到荷兰造船厂当木匠,也曾访问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回国后进行改革。 彼得一世及其随从
(1)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2)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3)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17世纪末俄国落后的表现: 彼得年仅四岁,老沙皇突然病逝,孤儿寡母、势单力薄的彼得母子命运岌岌可危。彼得十岁那年,经过一系列血腥的斗争,同父异母的索菲娅公主先发制人,兵围皇宫,拥戴彼得一派的皇后亲属纷纷人头落地,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挑到矛尖上。索菲娅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此情此景让彼得深受刺激。索菲娅这个阴险狡猾的女人,她那种翻云覆雨、复杂多变的政治手腕,给年幼的彼得以深深的影响。他的一生从此崇尚暴力,并学会对待敌人应该如何恩威并用,残酷无情。彼得虽然是名义上的沙皇,而真正的大权却紧握在索菲娅公主手里。他们被索菲娅公主赶出了莫斯科,流放乡间。
十七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娅公主的摄政集团,把这位凶残的女大公关进了修道院,开始行使皇权。他亲自挥舞马刀砍下叛乱射击军的头颅。他把叛乱者的头颅挂在索菲娅公主的窗外,他要让这个女人知道,和他作对就是这个下场。彼得在一片盛怒的血海中,建立起的他绝对权威。大幕刚刚拉开,一切仅仅才只是开始,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他接过手来的俄罗斯实在是太蛮荒、落后了!当时,荷兰已辉煌了近百年,英国完成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牛顿对宇宙的认识带动了一个科学的时代,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成为欧陆首强,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竞相模仿的对象……而此时的俄罗斯人,心灵完全处于封闭蒙昧之中。95%的人是极度贫困的农奴,每个女人要生十五到二十个孩子,半数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年就贫病而死,多数人活不过四十岁。俄国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能识字的也超不过三个,连贵族地主和他们的子弟大多数也是文盲,平民中上过学的就更少了。寒冷严酷的冬天来临,人们只好待在屋里用酒精打发时光。俄罗斯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少年时代那些以暴制暴的经历,使彼得终生崇尚强权,充满强烈的叛逆精神,促使他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抽打着俄罗斯一路飞跑;彼得用严酷的鞭子赶着俄罗斯在近代化道路上一路急行军。他几乎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勃勃雄心,不惜一切代价“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普希金语)
为了改革,做的第一件事情剪胡子,下令全国城乡的男人都不许留胡子。胡子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是“上帝赐与的装饰品”,又宽又密的胡子和肥肥胖胖的身子一样,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现在不行!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与世界文化交往的障碍。后来因为阻力太大,彼得大帝也作了些让步,一时想不通的也不会砍头,但是得出钱购买留须权。这个钱可不少,一个富商每年要缴100卢布。就是缴了钱,事情还没有完,还要把政府发的,上面刻着“钱收讫”的小铜牌挂在脖子上,以备随时查验。你想,不就为了那么几根毛吗,留得累不累啊?? 情境案例:彼得大帝为什么要剃须易服?
由于彼得一世进行欧化改革,为适应欧化改革的需要,利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西化,彼得大帝强制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以适应其把俄国建设成西方强国的愿望。彼得大帝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他在宴会上自己动手,把客人的大袖袍剪个干干静静,一边剪还一边说;“大袖子太碍事,到处惹祸;不是把玻璃杯子拂下来,就是弄汤弄水,撒人一身。剪下来这一段,你还还可以拿去做一双靴子。”现在我们看来,这都不该是皇上干的活。他下令规定:“莫斯科及各城市居民所着衣服,......其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衣。”人总得穿衣服,于是,新的服装很快就出来了。? 难点分析:重商主义资本主义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
主要内容:1、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足的标志
2、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
3、鼓励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
历史作用:
1、增加政府收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引起商业竞争和殖民争夺,导致殖民战争。他专门出版了一本生活教科书《青春宝典》,其中从品德的培养一直到青年人应该如何做客、工作和居家的行为方式,诸此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具体到用餐时一定要使用餐巾,不能“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彼得大帝是在搞精神文明的建设,他的一些做法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小很怪甚至很可笑,然而彼得大帝却让人们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为此而送命的人,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马克思语)。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在我们一些中国人看来诸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大声喧哗等等的“小事情”,在别人那里,却可能引发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早在彼得大帝那个年代,他们已经为如此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深谙为君之道,他在《君主论》中说:“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彼得用铁和血为这段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他不顾一切地推行他的改革,一手导演俄罗斯高潮迭起的变革活剧。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
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关、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正如彼得骄傲地说:“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现代化海军、炮兵、骑兵与科学院雄心勃勃的沙皇决定以严厉的手段对付他的不肖之子和“太子帮”一伙,下令逮捕皇太子及其同谋犯,押送到新首都彼得堡进行审讯。彼得大帝要求法庭根据“法律和正义”的准则,严惩“太子帮”,即使是他儿子也不宽恕。法庭最后判处:皇太子阿列克塞死刑,核心人物基金处以磔刑,其余按罪行分别判处死刑、监禁等。彼得大帝与包庇皇太子的皇后离婚。铲除了“太子帮”,改革顺利地进行下去。 基础知识梳理 梳理二: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①
②
(2)经济:①
②
(3)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①
②
③
(4)文化教育:①
②
③
实行征兵制发展海军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中央设参政院地方设总督
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
派留学生,聘外国人来俄传授科学技术建立学校、医院、科学院、博物馆修建公共剧院
基础知识梳理梳理三: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影响
1、存在问题:
①
②
③
2、历史影响:
①
②
③
用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国力壮大,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取得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A.俄国国力增强:在与强国瑞典进行北方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取得了对欧洲事物的发言权,挤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
B.把西欧的文明移植到俄国,但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俄罗斯帝国崛起:1721年10月22日,俄国参议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三.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性质:
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
实质:
强化了农奴制解析与探究彼得一世改革无疑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他的改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他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只重视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学习西方的制度.同时,广大农民从这次改革中也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此外,彼得一世改革所使用的手段是野蛮.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基础知识巩固1、17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俄国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基础知识巩固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列宁指的是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4、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C.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D.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5、下列关于彼得一世经济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发展经济
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C.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D.开办的工厂以兵工厂为主基础知识巩固6、在彼得一世改革过程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A.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B.国家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可凭国家力量开拓海外市场
D.国家大力发展工场手工业
7、彼得一世曾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重商主义
B.人文主义
C.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
8、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俄国的国力大大增强
B.为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奠定了基础
C.自此俄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雏形
9、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资产阶级开始参与国家政权
10、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B.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课堂检测答案:
1、B 2、A
3、D 4、C
5、B 6、D
7、D 8、A
9、B 10、A
合作探究
探究方式:同桌为一个小组讨论(任选一题)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还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分别有何史实依据?) 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要点): 1.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其主要局限性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侵略扩张也给亚欧人民带来了灾难。
2.彼得一世改革内容波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初步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为俄国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改革的主要局限性是没能废除落后的农奴制度。所以彼得一世改革是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问题延伸革命导师马克思最为褒奖的 ‘18世纪的两个伟大帝主,一个是中国的康熙大帝,另一个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彼得一世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帝有哪些杰出政绩?两位大帝的政绩有哪些异同之处?你认为哪一位大帝的政绩更突出,为什么?谁也想不到的是,历史的悖论竟然出现了。康熙仁政爱民,彼得凶暴治国;康熙修德中外,彼得侵略扩张;康熙激于道义,彼得唯利是图……结果却是俄罗斯一飞冲天,中国却走向回光返照式的最后辉煌。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值的23.1%,而俄国仅占3.2%;而俄国1700年—18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远远超过中国,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强行列。
很明显,站在道德的立场,康熙似乎是胜者。而站在治国的立场,他被后来居上的彼得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乾隆帝与彼得大帝在对待礼俗礼仪及改革图强方面的态度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对两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彼得大帝乾隆皇帝故步自封,认为清朝是天朝上国,清朝的礼俗是最优越的,他视周边一切国家为蛮夷,因此所有国家都应该以清朝的礼俗为标准,为此马嘎尔尼使华时,要求以跪拜礼面见皇上。
彼得大帝在礼俗、礼仪方面:他在游历欧洲时,看到了其他国家的进步,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因此他回国后实行改革,要求俄国人递须易服。
影响:清朝逐渐衰退,最后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俄国迅速崛起,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多提宝贵意见:孙曙光sunhistor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