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含量》说课
一、说教材;
《营养含量》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行黄豆的营养分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能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 说教法。
1、启发法:创设情境启发导入新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一开始,就创设了猜谜语环节,先让学生猜出谜底“黄豆”,再通过谈谈黄豆的营养,自然而然的就揭示了课题。
2、课堂讨论,自主探究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我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围绕着“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应该怎样列式,可以怎样算?充分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4、练习法:指导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方法。通过练习,学生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培养了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知识迁移、转化法:学生在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知识。我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说明这是利用知识迁移,把新知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利用。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了学习效益,解决了数学问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我创设了“猜谜语”环节,先让学生猜出谜底“黄豆”,再通过谈谈黄豆的营养,通过谈话,学生明白黄豆营养很丰富,自然而然的就揭示了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黄豆的营养很丰富,有250克黄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36﹪,脂肪含量约占18.4﹪,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25﹪。先让学生从数据中找到数学 信息,接着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做好铺垫,最后根据题意提出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画图、讨论分析,理解问题。
既然要算出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约含多少克 就要学生理解蛋白质含量约占36﹪表示的是什么意义。学生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既做到了师生的互动,又能及时发现找到结 论。
3、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可以转化成学过的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列出算式。 250x36%怎样算?抛出问题,学生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出计算一个数乘百分数,可以将这个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来算,利用知识的迁移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从而获得了新知,探究出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4、深入探究,总结方法。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通过练习,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总结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谈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