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高二11月期中联合测评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多维细目表
1.D(A项,两则材料写作目的不完全相同,它们各7.B(“表现劳动之美”错。写阳光落进茂奎的眼睛,
有其侧重点。B项,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德的调
是对上文茂奎所说的“有盼头”的生动表现,象征
研为例,论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
着他心中的希望与光明。)
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在根本上是一致
8.①“归来”指回归乡村。农村是农民的家园,茂奎
的。C项,强加关系,原文说的是“只有把‘造福
的儿子准备回村搞香菇种植,其他村民可能也会
人民’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办人民需要的实
陆续回村。②“归来”喻指土地是人们最后的归
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
宿。以茂奎为代表的广大农民对土地有着不舍
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
的深情,“归来”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依恋与敬畏
‘传家宝’”。)
之情。③热闹活力生机又回到了村子里,一切生
2.D(于文无据,“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
机勃勃、欣欣向荣,“归来”寓示乡村在人们生活
村振兴”错,材料二并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场景中的归来,以及在人们心中重要性的复苏。
3.C(曲解文意,“只要走出办公室…”错,原文强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调的是“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诸
9.①连缀故事情节。小说通过茂奎抡镐头整地、声
多方法。)
音震动全村、挖好大棚地基的细节描写,把故事
4.①“定心丸”比喻党对群众关切的问题高度重视、
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塑造人物形
狠抓落实,从而使群众放心的行为做法和言语指
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不仅突出了茂奎拼力开
导,“金钥匙”比喻调查研究的方法。这些词语运
荒劳作的场景,表现茂奎对土地再度热闹起来的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我党大力
期待憧憬,也表达他对儿子及乡亲即将返乡的期
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这些
待与欣喜,体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③深化小说
词语简洁明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地
主题。小说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引发读者对农村
理解调查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
的现状与未来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
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现要走入群众,进行调查
研究的主题,增强了论述语言的生动性。(意思
分,共6分)
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0.CEG(“当右军之却”意为“当右翼军退却时”,为
5.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研究是我党基本工作方法
时间状语,独立成句,“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故
和优良传统作风。②材料二侧重于调查研究必
“却”后点断;“高祖失色”句意完整,其后应当点
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观念和政治品格。③材
断;“及朕奋击”句意完整,其后也应点断。附原
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的总体原则而言,材料
文标点如下:当右军之却,高祖失色,及朕奋击,
二是就基层工作的具体方法而言。(意思对即
反为我利。)
可。每点2分,共6分)
11.C(成语“盛情难却”的“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
6.D(“对老伴的思念”错。在茂奎看来,儿子要带人
与打仗后退的“却”字意思不同。)
回村搞香菇种植,其他乡亲也将陆续回归,村庄又12.B(“故意摔下马”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太宗说
会恢复昔日的热闹生机,再也不会变成寂静无人
“彼时少却,几败大事”,可见当时情势危急,决
的“空壳村”。一一这就是他心目中的“盼头”。)
不是李建成故意摔下马。)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年度高二11月期中联合测评
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
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
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鸟调查》,并提出“没有调
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
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
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
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
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
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
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
南、乐清等地”。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
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如在闽东发展思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
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
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
好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自王立胜《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材料二: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只有深
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
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明了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
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要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持
唯物辩证法去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瞎说一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
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我们要调整工作思维、转变角色,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
提对策,不要“纸上谈兵”、高高在上,而要身入、心至基层,了解、掌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不要嫌弃人民开出的“土方”。实践方出真知,高手往往
在民间。党员千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
运用人民智慧。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必须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要大力弘扬密
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对上负责、对下负责,推动调查研究在全
党蔚然成风,传好党的“传家宝”。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人们容易束手无策,而通过调查研
究,全面地、客观地把握现状后,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案便会呼之欲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
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调查研究,
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实现从“都是问题”向“全是办法”转变。
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