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统计图应用练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统计图应用练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3-31 16: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统计图应用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 1教时 备课日期2 月25日
教学内容:教材7-8页练习一第5-7题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对不同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性目标: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会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方式和反映数据的不同角度,提高选择、应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调查统计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主动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统计表或统计图。
教学难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指导与小组动手操作相结合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引入提问:回想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谈话:这节课我们将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活动。二、应用练习1.练习一第5题。提问:从扇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么?追问:如果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其他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呢?先想一想怎样算,再独立算一算,把结果填写到书上表格中。教师小结。2.练习一第6题。引导:分别用了什么统计图?从每幅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什么?提问:这两个内容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提问:这样表示各有什么特点?从每组统计图中,你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实践活动1.练习一第7题。(1)提问:我们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怎么样?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可以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2)出示第一题引导:参考这几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班可以确定哪一项调查内容?怎样设计调查表?(3)交流:你怎样评价自己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4)提问:如果要比较不同班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想一想,可以怎样开展调查?2.完成“动手做”。(1)学生阅读活动方法和表达方式,了解操作要求。提问:你能说说这一活动应该怎样操作吗?提问:如果要比较同学之间反应速度的差异,用哪个数据比较合理?(2)提出活动要求。(3)提问:想一想,要比较男、女生反应速度的差异,可以怎样收集、整理数据?四、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困惑?五、回家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学生回答。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计算、填表。全班反馈,指名回答。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先仔细观察,再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指名回答。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学生算一算,画一画,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展示作品。学生自由回答。全班交流。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展示部分作品,集体评价。指名交流。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观察、评议。引导交流。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 第5题既要求学生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对提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还要求结合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理解,计算并填写统计表。这样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价值,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第6题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统计图表示同一数据的观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培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完整经历了调查统计的过程: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问题,明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分小组调查—全班汇总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获得问题结论。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认识和掌握了统计图表,也积累了调查统计活动经验,发展了数据分析观念,提升了能力素养。小组的实践操作活动既为学生获得数据,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提供保证,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操作、观察、思维等能力。
板书设计:统计图应用练习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既直观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形象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条形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又直观反映数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