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写作技巧:三招写活人物动作
核心技法
我们知道,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把这几种描写综合运用,就能展示出一个鲜活的人物。但是,你们知道吗,用得最多,作用最大的还是动作描写,其他描写只有与动作描写结合起来,才能让人物活起来。这启示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把人物的动态写出来。
记叙文离不开人物的活动,把人物写活是此类文章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写活一个人呢
方法当然有很多,比如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只主要谈一下如何运用动作描写写活人物。
动作描写是展示人物特点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描写方法。事实证明,人们对动作的记忆能力要超过对语言、心理等其他方面的记忆。因此,同学们在作文中使用好动作描写是写好一篇记叙类文章的关键。那么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中人物的动作呢?这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三点:
一、典型动作反复写。
描写人物时,我们如果能够抓住人物的典型性动作就会增强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所以,对于人物的典型性动作同学们一定要不惜笔墨,在文中多次描写,力求通过此动作来突出人物的特点。例如,《棋王》中多次写王一生的喉结部位的动作,突出了人物身体瘦弱、专注棋道的特点。又如:
“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上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作者用典型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老妇人苍老,行动不便的特征。
二、连续动作协调写。
人物在做某件事时,往往会有连续的动作发出,这时候同学们需要对这样的连续动作进行描写。描写时可以把一个动作过程分成一组分解动作,用不同的动词把这一组动作连续协调地写出。这样的动作描写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例如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写“拔柳”:“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这里连续用了
“相”“脱”“拔”“趁”等动词,动作之间互相协调,把鲁智深拔出杨柳树的精彩动作细致写出,充分表现了鲁智深勇武有力的特点。
动作描写的关键在于“动连着动”,就是描写连续的动作,运用不一样的动词。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我的妈妈》)
文中妈妈“拿”“拧”“倒”“兑”“搅”“舀”“吹”“滴”“试”“送”等一连贯的动作尽展其爱子
之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读者。
三、精彩动作细致写。
人物的精彩往往是由精彩的动作体现的,对于精彩的动作我们一定要写细致。同学们会发现一些杂志上的封面女郎,她们在封面上摆着姿势,而她周围的环境都已经虚幻了,只留下人物清晰地站在我们面前,这就是照片特写的效果。在作文中,同学们也可以借助特写的方法去表现人物的重点动作。动作特写很容易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力。
《棋王》里的一个经典片段:
(王一生)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就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用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儿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粒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牙缝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过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股口水,“咕咚”一声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这一段,写主人公王一生对吃的专注和虔诚。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注入若干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马上一按,拈进嘴里”等。这些特写动作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将主人公在各种情态下的“吃”写得逼真而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突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动态描写不单单指动作描写。我们还可以把它扩展到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领域。也就是说,我们在文中进行的描写要有动感,不但动作要动,神态和心理也要动。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适用范围
此技法是针对人物描写而言的,善于写记叙文或者善于用记叙文体裁来说明问题的同学,可以考虑用此技法。
例文
夏日的南湖
春姑娘拖着轻纱悄悄地离去了,夏姐姐旋着舞步轻盈地赶来。迷人的大自然啊,更加绚丽,更加多姿,更加诱人了。树更绿了、深的、浅的、层层叠叠,泛着幽光,草更旺了。架着夏风悠然地摇荡,花也更艳了,红的、蓝的、白的……争芳斗艳。
夏日的湖面啊,更是别具风采。碧绿碧绿的湖水,多像一块无瑕的翡器啊。时而风平浪静,文静得像个小姑娘:时而微波荡漾,活泼好动得像个顽童:时而又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温情地抚摸着低垂的绿柳。夏风轻轻地吹过,喜得岸边的骄杨、垂柳舒枝展臂,摇着苗条的细腰,仿佛是一群穿着绿色衣裙,妩媚多姿的少女。娇艳的百花公主,一丛丛,一簇簇,频频招手微笑。小鸟弟弟乐得蹦来跳去,亮开金嗓子欢唱,仿佛在为夏姐姐举行盛情的音乐会呢。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起双浆,那就更有一番情趣啦。“金胡子公公”照射在清澈的湖面上,泛起道道耀眼的金光。船桨溅起的串串银珠,晶莹、透明、闪耀。划到湖心,饱览一下周围的美景。还真叫人有点飘飘然呢!仿佛自己驶入了奇丽而又美妙的仙境:四面是微波涟漪的碧水,头上是片片白云点缀的蓝天,身边是自由飞翔的小燕子……
湖面上飞架南北的长虹,蜿蜒延伸的曲桥,雕梁画柱的彩亭,各式服装的游人……多像一幅巨大迷人的画卷啊!游泳的,戏水的,漫步的,拍照的……数不胜数,乐趣无穷。
啊,家乡的南湖,夏日的南湖,你是春的姐妹,但你比春更多姿,更优美
简评:
这篇文笔娴熟、词语丰富的写景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等方法,将夏湖、夏风、夏日和花草树木、桥梁、彩亭、夏日的小鸟、夏日的游人,描写得如雕似画,薄切细腻,栩栩如生。
如第一自然节,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先从动态入笔,运用了动词“离去”、“旋着”,“赶来”;再转入静态、从树、草、花三个方面分述了“迷人的大自然”在静写树时用了一个动词“泛”;在静写草时用了一个动词“架”,一个动词“摇荡”,做到了静中有动,静动相同,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在第二、三自然节中,继续扩展拟人的手法,赋予湖面、柳树、百花、小鸟以人性,将湖面拟为小姑娘、顽童、慈母;将杨柳拟为少女;将小乌拟为弟弟;将太阳拟为“金胡子公公”;将湖面喻为仙境 由于赋予景物以人性,乃至神化,将叙述、描写、修辞(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交替使用,春是人格化的春,夏是人格化的夏,花是人格化的花……去了称为“悄悄”;来了称为“旋着舞步”;波平称为“文静的姑娘”;波荡称为“活泼、好动的顽童”……在小作者的眼里,一切都是伙伴,一切都赋予人性,一切都含有深情。
大量的拟人手法、动词的运作,将动静结合得疏密相宜,再加上大量的佳词丽向,就更给这篇文章增色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