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31 21: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鲁迅 题解
“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山海经》”,书名。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山海经》,作者不详,共有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性散文十篇。 早期百科全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 清《四库全书》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认为此书是巫术、方士之书。
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地理价值最高。
返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下一页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2、解释下列词语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惧怕。惮,害怕。 渴慕:迫切地羡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烦琐:繁杂琐碎。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称呼的由来。
第二部分:(3—18段),写“我”讨厌阿长的事例。
第三部分:(19—31段),写阿长为“我”寻购《山海经》,表达“我”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2、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呼是怎么得来的?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她不姓“长”;她长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她的身高;先前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工被称为“阿长”,真“阿长”回去后,她来顶替了,人们就用原来对别人的称呼称她为“阿长”。从这些可以看出她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3、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可以看出阿长喜欢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4、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元旦道恭喜、吃福橘?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等。
从这些可以看出她烦琐、迷信但又真诚和善良。5、“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我们从她的讲述中却看到了她的无知、淳朴。也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阿长的人物形象阿长是一个地位低下,没有文化、粗俗、好事、很不幸,而又心地善良、热情朴实,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的人。 第二课时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从此完全消灭了。”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章共写了几件和阿长有关的事? ?①?阿长的情况和名字的由来 ?②常喜欢切切察察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为“我”买《山海经》? 作者的目的是怀念阿长,为何写她那么多的缺点? 这篇文章,是作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的,先写她饶舌、多事,粗疏不拘小节等,表现出对阿长的憎恶、讨厌,写《山海经》一事,对长妈妈有了“新的敬意”,结尾“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却又抒发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变化在表现手法上就是欲扬先抑。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为我操心费力,况且阿长不识字,却居然买来了。所以说,“确有伟大的神力”。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有变化的:不大佩服——不耐烦——产生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小结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追忆了自己的保姆,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爽朗而多嘴,有许多麻烦的礼节,却能做别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这一形象,突显了她的质朴、善良、热心,表现了童年鲁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拓展运用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