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乡镇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当物体的 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2.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吸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呼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
3. 滴到含 的食物上会变蓝。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的 增大。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5.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6.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7.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8.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又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9.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10.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11.如果没有吃早餐,我们可以中餐晚餐多吃一点,只要一天摄取的食物营养符合总量就可以了。( )
12.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
13.糖类食物都有明显的甜味。( )
14.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5.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16.(2021四上·岷县期中)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7.(2021四上·岷县期中)人体通过(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18.(2021四上·岷县期中)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音色 C.音高
19.(2021四上·岷县期中)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 B.消化 C.循环
20.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C.通过地面听到的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
21.下面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是( )。
A.人 B.植物 C.动物
22.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23.人体从呼吸系统中获取( )。
A.血液 B.氧气 C.细胞
24.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
25.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26.(2021四上·岷县期中)对着空瓶子口吹气,我们就能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瓶子 B.空气 C.水蒸气
27.口腔中,起到食物搅拌作用的是( )
A.舌头 B.牙齿 C.唾液
28.在安静状态下,每位同学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 )。
A.完全相同的 B.有些差别 C.差别很大
四、连线题。(共8分)
29.(2021四上·岷县期中)下面物质能否传播声音,用线连起来。
气体 液体 月球(真空) 固体
能 不能
30.下面的操作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线连起来。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短的钢尺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长的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轻轻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低 发出的声音弱 发出的声音高 发出的声音强
五、实验探究题。(37分)
31.在五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同样的力敲击杯口。
(1)敲击五只杯子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
(2)这个实验说明 。
32.四(1)班同学探究两米长的铁丝、木尺、棉线和尼龙绳的传声效果是否相同。实验记录如下:
传声物体 铁丝 木尺 棉线 尼龙绳
能否听到音又的声音 能 能 能 能
材料的传声效果 好 较好 差 较差
(1)在做这个实验时, 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通过此实验, 的传声效果最好。
(3)此实验说明 体可以传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传声效果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强棉线的传声效果
33.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呼吸会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静时多,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量也比平静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2)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 ;相同条件下,男生比女生的呼吸次数略少,老师比学生的呼吸次数略少。
34.认识肺活量。
(1)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体量就是 。
(2)可以用 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 。
(3)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 。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4)增加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 也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加肺活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振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声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的震动造成的。如果震动消失,则物体不会发出声音。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答案】收缩;舒张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3.【答案】碘液;淀粉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4.【答案】肺活量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解答】污水、废气、噪音是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们周围的噪音有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如课堂、图书馆、医院、公交车等。
【分析】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过度用眼。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植树是通过控制声音传播途径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分析】给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植树,建隔音墙,关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带耳塞是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岸上通过水中的液体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的耳朵在水中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
【分析】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橡皮筋拉的紧会导致声音的震动幅度高,会导致音调较高。
【分析】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15.【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多,以便输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运动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1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B符合题意。
17.【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个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C符合题意。
1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高,声音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
19.【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对食物中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
【分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21.【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22.【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认识水果、蔬菜
23.【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2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2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在利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在棉线这种介质中进行传播。
【分析】声音必须在介质中才能进行传播。
2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着空瓶子吹气,里面的空气柱振动会产生声音。
27.【答案】A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28.【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心脏的运动
29.【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0.【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31.【答案】(1)④;②;⑤;①;③
(2)水越少,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32.【答案】(1)物体拉直
(2)铁丝
(3)固;不一样
(4)将棉线拉直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33.【答案】(1)加快
(2)增加
【知识点】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34.【答案】(1)肺活量
(2)排水法;越多
(3)强
(4)多参加体育锻炼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1 / 1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乡镇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当物体的 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答案】振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声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的震动造成的。如果震动消失,则物体不会发出声音。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吸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呼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
【答案】收缩;舒张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3. 滴到含 的食物上会变蓝。
【答案】碘液;淀粉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的 增大。
【答案】肺活量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5.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解答】污水、废气、噪音是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们周围的噪音有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如课堂、图书馆、医院、公交车等。
【分析】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过度用眼。
6.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植树是通过控制声音传播途径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分析】给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植树,建隔音墙,关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带耳塞是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7.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岸上通过水中的液体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的耳朵在水中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
【分析】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8.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又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9.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橡皮筋拉的紧会导致声音的震动幅度高,会导致音调较高。
【分析】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0.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11.如果没有吃早餐,我们可以中餐晚餐多吃一点,只要一天摄取的食物营养符合总量就可以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2.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3.糖类食物都有明显的甜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14.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5.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多,以便输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运动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16.(2021四上·岷县期中)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B符合题意。
17.(2021四上·岷县期中)人体通过(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个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C符合题意。
18.(2021四上·岷县期中)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音色 C.音高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高,声音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
19.(2021四上·岷县期中)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 B.消化 C.循环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对食物中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0.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蹄声只能沿着地面传播
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C.通过地面听到的声音比空气传播过来的要轻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
【分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21.下面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是( )。
A.人 B.植物 C.动物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22.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认识水果、蔬菜
23.人体从呼吸系统中获取( )。
A.血液 B.氧气 C.细胞
【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24.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25.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在利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在棉线这种介质中进行传播。
【分析】声音必须在介质中才能进行传播。
26.(2021四上·岷县期中)对着空瓶子口吹气,我们就能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瓶子 B.空气 C.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着空瓶子吹气,里面的空气柱振动会产生声音。
27.口腔中,起到食物搅拌作用的是( )
A.舌头 B.牙齿 C.唾液
【答案】A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28.在安静状态下,每位同学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 )。
A.完全相同的 B.有些差别 C.差别很大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心脏的运动
四、连线题。(共8分)
29.(2021四上·岷县期中)下面物质能否传播声音,用线连起来。
气体 液体 月球(真空) 固体
能 不能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0.下面的操作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线连起来。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短的钢尺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长的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轻轻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低 发出的声音弱 发出的声音高 发出的声音强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五、实验探究题。(37分)
31.在五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同样的力敲击杯口。
(1)敲击五只杯子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
(2)这个实验说明 。
【答案】(1)④;②;⑤;①;③
(2)水越少,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32.四(1)班同学探究两米长的铁丝、木尺、棉线和尼龙绳的传声效果是否相同。实验记录如下:
传声物体 铁丝 木尺 棉线 尼龙绳
能否听到音又的声音 能 能 能 能
材料的传声效果 好 较好 差 较差
(1)在做这个实验时, 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通过此实验, 的传声效果最好。
(3)此实验说明 体可以传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传声效果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强棉线的传声效果
【答案】(1)物体拉直
(2)铁丝
(3)固;不一样
(4)将棉线拉直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33.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呼吸会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静时多,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量也比平静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2)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 ;相同条件下,男生比女生的呼吸次数略少,老师比学生的呼吸次数略少。
【答案】(1)加快
(2)增加
【知识点】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34.认识肺活量。
(1)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体量就是 。
(2)可以用 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 。
(3)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 。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4)增加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 也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加肺活量。
【答案】(1)肺活量
(2)排水法;越多
(3)强
(4)多参加体育锻炼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