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1.集合与元素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的定义:2.常用数集的表示字母:N、Z、Q、R(2)元素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元素的性质(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1)属于(2)不属于5.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2)描述法(3)图示法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2)无限集(3)空集-φ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子集):1.子集 2.真子集 3.相等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 2.并集 3.补集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1.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五.含绝对值不等式解法:----用数轴求交集----去绝对值号六.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图象法解方程求x1,x2七.一元高次不等式解法:----穿线法----移项、系数化为1没有实根R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简易逻辑复习1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逻辑联结词3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2 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连接词的命题5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4 复合命题的三种形式:“p或q”, ”p且 q” , ”非p”,真假判定利用真值表互为 逆否互为逆否互逆互逆互否互否6.充要条件(3)p q,且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二章:函数2、函数及有关概念:1、映射及有关概念:一.映射与函数:题型一、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题型二、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解不等式组3、函数的定义域:A中元素要任何,
B中元素要唯一4.函数的解析式:----(1)待定系数法; (2)配方法; (3)换元法; (4)消去法5.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 (2).图象法: (3).换元法: ①反解:②互换:③写定义域6、求反函数的步骤:(3)对称变换7.用变换法作图;(1)平移变换(2)翻折变换(4)伸缩变换1.函数的奇偶性:①若f(-x)=-f(x),则称y=f(x)为奇函数
②若f(-x)=f(x),则称y=f(x)为偶函数二、函数的性质:2.函数的单调(增减)性:一设,二作差,三变形,四定号,五结论(2)证明题步骤:(1)定义:3.函数的周期性:(1)定义:f(x+T)=f(x)恒成立 (2)最小正周期:1、分数指数幂的定义:三、指数与对数:2.对数的定义 ab=N loga N=b 3.对数的运算性质:4.函数 y = a x ( a > 0 且 a ≠ 1 ) 的性质: 定义域 R定义域 R值域 ( 0 , + ∞)值域 ( 0 , + ∞)过点 ( 0 , 1 )过点 ( 0 , 1 )当x>0时,y>1
当x<0时,0<y<1当x>0时, 0<y<1当x<0时, y>1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对数函数y=log a x (a>0, a≠1)(4) 0 x>1时, y>0(4) 00;
x>1时, y<0 (3) 过点(1,0), 即x=1 时, y=0 (1) 定义域: (0,+∞)(2) 值域:Rxyo(1, 0)xyo(1, 0)(5)在(0,+∞)上是减函数(5) 在(0,+∞)上是增函数5.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三章:数列1.数列的概念(2) an 与Sn的关系:(1) 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1) 定义:(2)通项公式:an+1 - an= d (5)主要性质:①an= am+(n – m)d ②若m+n=p+q,则am+ an=ap+aq(4)前n项和公式:an=a1+(n-1)d 3.等比数列 ②若m+n=p+q,则am· an=ap·aq①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四章:三角函数1、角的推广:正角:负角:零角: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弧度制:4.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2、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7、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八式)倒数关系:商数关系:平方关系:6.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8、诱导公式:(即把 看作是锐角)二、和差倍半的三角公式:1.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R2π奇函数偶函数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正切函数的性质只是对每一个区间而言!↗3.正切函数的
图象和性质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五章:平面向量(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减法运算:(3).实数与向量的积2.四种运算:1、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运算一组概念,四种运算,六个定理与结论(1).加法运算:3.六个重要结论:(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平行的充要条件(3).垂直的充要条件(4).定比分点公式5.平移公式3.六个重要结论:6.正、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六章:不等式(3)可加性: a>b ? a+c>b+c.(6)倒数法则:1.不等式的十大性质和法则:(4)可乘性: a>b,c>0 ac>bc ; a>b,c<0 ac 动点M(x,y)到定点F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e>0)的点的轨迹(e为离心率)
0 e>1时是双曲线.
e=1时是抛物线;
焦半径公式: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九章:直线与平面1. 线面平行2.线面垂直的判定:3.求角的问题:①定义法②坐标法4.求距离问题:①定义法②坐标法5.棱柱、棱锥、球体: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一.知识要点:1.两个原理:2.排列:3.组合:4.二项式定理:(a+b)n = an+ an-1b+ an-2b2+…+ an-rbr+…+ bn通项公式: Tr+1= Cnr an-rbr (r=0, 1, 2, …, n)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十一章:概率一.知识要点:1.事件:(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2.概率定义:频率的稳定值3.基本事件:一次试验的每一个结果4.等可能事件:(1)定义:每一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5.互斥事件:(1)定义: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6.对立事件:(1)定义: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7.相互独立 事件:(1)定义:一个是否发生对另一个概率没有影响8.独立重复试验: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十二章:统计1.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2.总体分布估计:(1)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等概率抽样)(2)会计算期望(平均数)与方差:考前数学知识点回顾第十三章:导数1.导数的定义与意义:2.求导公式:3.导数的应用: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愿每位同学都能在
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