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1.2 不等式的性质
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含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01 13:04:39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9.1.2不等式性质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内容解析
本节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不等式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章的基础。
通过类比等式性质,观察具体数值、归纳不等式的性质,既能让学生感受运算中的不变性,获得猜想,又能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用符号语言表述结论。理解不等式性质,一是辨析,特别是不同于等式的性质;二是应用,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
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不等式性质
(2)能熟练说出不等式变形的依据
(3)会用不等式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合理变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探索过程,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具体数字运算的大小、联系等式性质,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
达到目标2,3是,学生通过归纳和类比的思想,对性质加深理解,对于变形后的式子,能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基础有:第一,会比较数的大小;第二,理解等式性质;三、知道不等式的概念;第四具备“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经验,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学生认知的主要障碍是:第一,探索不等式性质时,如何与等式性质进行类比;第二,探索不等式性质2,3时,由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会产生考虑不到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情况;第三,运用不等式性质时,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产生负迁移,学生不理解运用性质3时,为什么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以及在不等式的等价变形时,什么时候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不等式性质3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实践探索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带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归纳结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得出性质。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3,理解的困难,采取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咱们以前学习了等式性质,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等式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类比着等式的性质,我们今天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回忆回答问题,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问题探知 发现规律
活动1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1 < 2
1+2 2+2
1-2 2-2
2 >- 1
2+ - 1+
2- - 1-
你得到的结论是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2 < 6
2x2 6x2
3 >- 2
3x3 -2x3
你得到的结论是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1 < 2
1x(-2) 2x(-2)
3 >- 2
3x(-3) (-2)x(-3)
你得到的结论是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小组合作,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探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等式性质1,2观察不等式加减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乘除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及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由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教师加以修正。
设计意图:不等式性质1,2,3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类比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的研究过程,经历猜测、验证、纠错、归纳、完善的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自主探索中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典型问题,突破难点。
(三)巩固新知,牛刀小试
1、2题口答
师生活动:判断题,学生判断对错,教师追问理由
师生活动:填空题,学生填空,并说明依据不等式的哪条性质?
3、用“﹤”或“﹥”填空
1) 若3a﹤3b 则a b
2) 若a-8﹥b-8 则a b
3) 若-2c﹤-2d则c d
4) 若2x﹥6则x 3
5) 若2a-5﹥2b-5则a b
6) 若-3.5m+1>-3.5n+1则m n
师生活动:学生填空,教师追问理由,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为下一环节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4口答
5、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1) 4x-1﹥3 (2) -4x+2 > 6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教师追问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使得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一节课的解不等式和实际问题作准备。
(四)能力拓展练习
1.判断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 )
(2)如果a>b,那么ac2>bc2 ( )
(3)如果ac2>bc2,那么a>b (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讲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等式性质
不等式性质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 ,那么 a+c>b+c(或a-c>b-c)
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c0)
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c>0 ,那么ac>bc,
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c<0 ,那么ac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对比等式的性质,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不等式的性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布置作业
必做:书P120习题9.1第4,6题。
选做:书P120习题9.1第5题,P133复习题9第5题
(七)课堂小册
1.用“<”“>”填空:
(1)设m
(2)设m>n, 则-3m______-3n
(3)设a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
2.(上海·中考)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c-a>c-b
(C)ac>bc (D) >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符号表示的掌握
3.(泰州·中考)不等式2x+1>-5的解集是 .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
课件23张PPT。1.记住不等式性质
2.能熟练说出不等式变形的依据
3.会用不等式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合理变形<<>>不变不变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
如果a>b,那么a±c____b±c﹥<<>>不变不变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____bc字母表示为:>><<>>变变字母表示为:
如果a>b,c<0,那么ac ____bc﹤﹤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____b±c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____bc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 ____bc﹥﹥﹥﹥﹥1、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口答)(1)∵3>2,∴3+2>2+2;(3)∵a < b,∴a+2>b+2;(2) ∵a>b,∴4a>4b;√×√火眼金睛(4) ∵7.5>5.7,∴-7.5>-5.7;(6) ∵-1>-2,∴-a-1>-a-2;(7) ∵3>2,∴3a>2a.1、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口答)(5) ∵m < n,∴m+2 < n;√×××2.设a>b,用“<”“>”填空并回答是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抢答题)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性质3>>><(1) a +3____b + 3;(3) 0.1a____0.1b; (4) -4a____-4b2.设a>b,用“<”“>”填空并回答是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5) 2a+3____2b+3;>>不等式的性质1,2不等式的性质2(6)(m2+1)a____ (m2+1)b(m为常数)3、用“﹤”或“﹥”填空
若3a﹤3b
则a b
若a-8﹥b-8
则a b
3) 若-2c﹤-2d
则c d
<>>>><若2x﹥6
则x 3
5)若2a-5﹥2b-5
则a b
6)若-3.5m+1>3.5n+1
则m n 4、直接说出不等式的解集
(1) x-2 > 0
(2) x+3 > 6
(3) 2x < 8
(4) -4 x >3
X>2X>3X<45、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1)4x-1﹥3 (2)-4x+2 > 6 1.判断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ac2>bc2
(3)如果ac2>bc2,那么a>b××√C>0ac2≥bc2C≠0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1.用“<”“>”填空:
(1)设m
(2)设m>n, 则-3m ______-3n(3)设a
<2.(上海·中考)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c-a>c-b
(C)ac>bc (D) 【解析】选A.由不等式的性质1可知,a+c>b+c正确.A3.(泰州·中考)不等式2x+1>-5的解集是 .【解析】2x>-6,x>-3. 答案:x>-3x>-3布置作业
必做:书P120习题9.1第4,6题。
选做:书P120习题9.1第5题,P133复习题9第5题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