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含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01 13:04:39

文档简介

9.1.2不等式性质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内容解析
本节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不等式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章的基础。
通过类比等式性质,观察具体数值、归纳不等式的性质,既能让学生感受运算中的不变性,获得猜想,又能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用符号语言表述结论。理解不等式性质,一是辨析,特别是不同于等式的性质;二是应用,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
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不等式性质
(2)能熟练说出不等式变形的依据
(3)会用不等式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合理变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探索过程,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具体数字运算的大小、联系等式性质,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
达到目标2,3是,学生通过归纳和类比的思想,对性质加深理解,对于变形后的式子,能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基础有:第一,会比较数的大小;第二,理解等式性质;三、知道不等式的概念;第四具备“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经验,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学生认知的主要障碍是:第一,探索不等式性质时,如何与等式性质进行类比;第二,探索不等式性质2,3时,由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会产生考虑不到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情况;第三,运用不等式性质时,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产生负迁移,学生不理解运用性质3时,为什么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以及在不等式的等价变形时,什么时候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不等式性质3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实践探索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带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归纳结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得出性质。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3,理解的困难,采取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咱们以前学习了等式性质,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等式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类比着等式的性质,我们今天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回忆回答问题,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问题探知 发现规律
活动1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1 < 2
1+2 2+2
1-2 2-2
2 >- 1
2+ - 1+
2- - 1-
你得到的结论是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2 < 6
2x2 6x2

3 >- 2
3x3 -2x3

你得到的结论是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原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式
变形后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填变或不变)
1 < 2
1x(-2) 2x(-2)

3 >- 2
3x(-3) (-2)x(-3)

你得到的结论是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小组合作,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探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等式性质1,2观察不等式加减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乘除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及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由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教师加以修正。
设计意图:不等式性质1,2,3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类比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的研究过程,经历猜测、验证、纠错、归纳、完善的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自主探索中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典型问题,突破难点。
(三)巩固新知,牛刀小试
1、2题口答
师生活动:判断题,学生判断对错,教师追问理由
师生活动:填空题,学生填空,并说明依据不等式的哪条性质?
3、用“﹤”或“﹥”填空
1) 若3a﹤3b 则a b
2) 若a-8﹥b-8 则a b
3) 若-2c﹤-2d则c d
4) 若2x﹥6则x 3
5) 若2a-5﹥2b-5则a b
6) 若-3.5m+1>-3.5n+1则m n
师生活动:学生填空,教师追问理由,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为下一环节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4口答
5、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1) 4x-1﹥3 (2) -4x+2 > 6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教师追问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使得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一节课的解不等式和实际问题作准备。
(四)能力拓展练习
1.判断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 )
(2)如果a>b,那么ac2>bc2 ( )
(3)如果ac2>bc2,那么a>b (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讲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等式性质
不等式性质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 ,那么 a+c>b+c(或a-c>b-c)
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c0)
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c>0 ,那么ac>bc,
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c<0 ,那么ac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对比等式的性质,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不等式的性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布置作业
必做:书P120习题9.1第4,6题。
选做:书P120习题9.1第5题,P133复习题9第5题
(七)课堂小册
1.用“<”“>”填空:
(1)设m(2)设m>n, 则-3m______-3n
(3)设a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
2.(上海·中考)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c-a>c-b
(C)ac>bc (D) >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符号表示的掌握
3.(泰州·中考)不等式2x+1>-5的解集是 .
设计意图::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
课件23张PPT。1.记住不等式性质
2.能熟练说出不等式变形的依据
3.会用不等式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合理变形<<>>不变不变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
如果a>b,那么a±c____b±c﹥<<>>不变不变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____bc字母表示为:>><<>>变变字母表示为:
如果a>b,c<0,那么ac ____bc﹤﹤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____b±c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____bc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 ____bc﹥﹥﹥﹥﹥1、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口答)(1)∵3>2,∴3+2>2+2;(3)∵a < b,∴a+2>b+2;(2) ∵a>b,∴4a>4b;√×√火眼金睛(4) ∵7.5>5.7,∴-7.5>-5.7;(6) ∵-1>-2,∴-a-1>-a-2;(7) ∵3>2,∴3a>2a.1、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口答)(5) ∵m < n,∴m+2 < n;√×××2.设a>b,用“<”“>”填空并回答是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抢答题)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性质3>>><(1) a +3____b + 3;(3) 0.1a____0.1b; (4) -4a____-4b2.设a>b,用“<”“>”填空并回答是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5) 2a+3____2b+3;>>不等式的性质1,2不等式的性质2(6)(m2+1)a____ (m2+1)b(m为常数)3、用“﹤”或“﹥”填空
若3a﹤3b

则a b

若a-8﹥b-8

则a b
3) 若-2c﹤-2d

则c d
<>>>><若2x﹥6
则x 3
5)若2a-5﹥2b-5

则a b

6)若-3.5m+1>3.5n+1
则m n   4、直接说出不等式的解集
(1) x-2 > 0
(2) x+3 > 6
(3) 2x < 8
(4) -4 x >3
X>2X>3X<45、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 a或x (1)4x-1﹥3 (2)-4x+2 > 6   1.判断正误: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ac2>bc2
(3)如果ac2>bc2,那么a>b××√C>0ac2≥bc2C≠0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1.用“<”“>”填空:
(1)设m

(2)设m>n, 则-3m ______-3n(3)设a<2.(上海·中考)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c-a>c-b

(C)ac>bc (D) 【解析】选A.由不等式的性质1可知,a+c>b+c正确.A3.(泰州·中考)不等式2x+1>-5的解集是 .【解析】2x>-6,x>-3. 答案:x>-3x>-3布置作业
必做:书P120习题9.1第4,6题。
选做:书P120习题9.1第5题,P133复习题9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