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观察与书写。(5分)
下图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的书法作品,请你用楷书把作品内容正确、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楷书四大家”除了赵孟之外,其他三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7分)
夏季,洪涝灾害频发。为了防止洪水的qīn xí( ),bì miǎn ( )再次面临yán jùn( )的形势,各地有关部门积极zhí xíng ( )各项政策,统筹做好了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wéi kǒng ( )出一点儿差错。工程人员深知zé rèn( )重于tài shān ( ),通过疏浚河道和加固河堤,来确保汛期河道泄洪通畅。
三、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6分)
下列选项中读音、字形、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搅和(huo) 无济于是 通国之善弈者(通过)
B. 丑恶(ě) 通宵达旦 孔子不能决也(决定)
C. 徘徊(huái) 迫不及待 赴汤蹈火(热水)
D. 栖(xī)息 不可思意 不以为然(这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悬念不断,引人入胜。
B. 为了实现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 遗爱湖风光秀丽,令游人流连忘返。
D. 田老师以这四句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C.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D.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下面句子运用的抒情方式是( )
她内穿鲜红的羊毛衫,外披一件奶黄的风衣;敞开的衣襟经春风一吹,飘然而起,真像一只展翅的蝴蝶。
A. 融情于物 B. 融情于景
C. 融情于人物描写 D. 融情于事
下列传统节日的习俗与寓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红火火 ②心灵手巧 ③团团圆圆 ④辞旧迎新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________;过春节守岁,寓意________;乞巧节女子望月穿针,寓意________;元宵节闹花灯,寓意________。
A. ③④②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②④
萌萌想写一篇文章来阐述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她要引用的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下列哪句名言最能说明这则材料的观点?( )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列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主要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和“回到英国”等事件。
B. “鹤之舞表演大会”“救出小松鼠”“到法庭上作证”这些故事都出自儿童文学著作——《骑鹅旅行记》。
C.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汤姆的传奇经历为线索,赞扬了汤姆和小伙伴们的纯朴正直,鞭挞了印江·乔埃的贪婪和凶残。
D. 在《骑鹅旅行记》一书中,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用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我和林军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在象棋比赛中,我和他势均力敌,最后以平局收场;在乒乓球比赛中,我和他________________,最后握手言和;在钢琴比赛中,我和他________________,最后都获得金奖;在学习上,我们也是________________,每次成绩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不可重复)(3分)
走在公园里,一朵朵鲜花好像在对我微笑,小鸟欢快地歌唱,我的心里多么高兴啊!可是,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近期学习不踏实,成绩退步了。顿时,我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用景物描写表达出“我”此时的心情)(2分)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诗绘景。“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令我们想到寒食节的美好春景;“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呈现了寂寥冷清的中秋月夜图;“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光图。
诗传情。“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道不尽王维与元二的离别情;小学即将毕业,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同学,表达我的依依惜别之情。
《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们学会了专注。作家叶永烈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许多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_________________的人,给那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3分)
【材料一】87%的人睡前1小时有玩手机的习惯!
○普通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不少于47次
【材料二】95%的人玩手机时有不良用眼习惯!
○关灯后还在刷手机的人有很多
○在黑暗环境中若在强光下使用手机的人数也不少
【材料三】很多人喜欢躺着玩手机。平躺时,若手机距离眼睛低于40厘米,眼睛肌肉会高度紧张,特别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经常躺着看手机,还会导致眼压升高,发生眼睛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侧躺时,双眼用眼不平均,久而久之会导致左右眼视力不一致。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引起短时间近视度数增加。
还有很多人喜欢关灯后玩手机。在昏暗的环境中用眼,会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容易导致青光眼。晚上熬夜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容易患上结膜结石,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慢性眼病的人身上。
如果要了解人们玩手机时的不良用眼习惯的类别及相关数据,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要了解玩手机时的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2分)
下面最能概括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的一项是( )(2分)
A. 有将近90%的人睡前一小时有玩手机的习惯。
B. 很多人喜欢反复查看手机,以消磨时间。
C. 目前,大多数人对智能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
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3分)
(1)从材料二中可知,有79%的人使用手机时有不良的用眼习惯。
( )
(2)晚上临睡前玩手机的人比早上起床时查看手机的人多。 ( )
(3)以不正确的姿势使用手机的人占比远超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机的人。
( )
请你根据材料三,劝说下面正在玩手机的人。(6分)
(1)侧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哥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怕费电,关着灯用手机看视频的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4分)
米粽之忆
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生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浸在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前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一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我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的,绣得好看。母亲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母亲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子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子时,母亲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母亲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甜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母亲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嘛。”咕嘟咕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我沉醉在这歌声和香味中了,直到眼皮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我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我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
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蹬鞋,要跟父亲“蹚露水”去。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总是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镰收割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儿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有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母亲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气味,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一想到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来那香喷喷的红枣米粽,我就止不住地回忆起母亲和许多往事来…… (有删改)
文中作者围绕“米粽之忆”写了三件往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咕嘟咕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地唱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煮米粽时锅里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让我们想起另一个孩子,《腊八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短文介绍了端午节作者家乡的习俗,除了短文中出现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请写出一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读完短文,说说你对文中画“____”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多处描写让我们知道这是作者回忆儿时生活的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从短文其他段落中找出一处,画上“ ”。(2分)
读完短文,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30分)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执行,我们的作业也进行了改革探索。自主作业、实践作业、特色作业……可谓创意多多,富有个性。这样的作业受欢迎,遭议论,甚至……相信参与其中的你一定有许多收获与感悟。请以“这样的作业我________”为题,写写你与“双减”作业的那些事儿。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不少于450字。 INCLUDEPICTURE "../公司/公司/小学好卷/标题2-1.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公司/公司/23秋%20好卷%206%20语文%20R(陈楠/标题2-1.EPS" \* MERGEFORMAT \d
重点中学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二)
一、1. 察天下事,观古今文
2.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二、侵袭 避免 严峻 执行 唯恐 责任 泰山
三、1. C
2. B
3. C
4. C
5. A
6. C
7. B
8. B
四、示例:1. 不分胜负 并驾齐驱 旗鼓相当
2. 公园里的花朵都垂头丧气的,小鸟似乎也在讥笑我,我的心里特别沮丧
五、1.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 春色满园关不住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示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善于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精神
六、1. 二 三
2. C
3. (1)×
(2)√
(3)×
4. 示例:(1)哥哥,侧躺着玩手机,双眼用眼不平均,时间久了会导致左右眼视力不一致。另外,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还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引起短时间近视度数增加。你还是坐起来玩手机吧!一定要注意不要玩太久哟!
(2)奶奶,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会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容易导致青光眼。如果长时间熬夜看手机,还可能会患上结膜结石。您还是打开灯看吧,记得不要看太久,早点休息哟!
七、1. ①母亲给“我”做红布肚兜、绣小动物
②母亲包粽子、煮粽子
③父亲割艾草、插艾草
2. 拟人 热切期盼 八儿
3. 示例:赛龙舟
4.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端午节习俗的怀念和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5. 示例:那时,我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的,绣得好看。母亲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6. 示例:她是一位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疼爱孩子的母亲。
八、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