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同学们,在你阅读着shū jí( ),观察着在míng mèi( )的阳光下运粮食的蚂蚁时,你可曾想过,这样美好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吗?无数的jiě fàng jūn( )战士不jù( )流血xī shēng ( ),在艰苦的环境中守卫着我们的边疆;无数像袁隆平爷爷一样的科学家,无数像吴孟超爷爷一样的医生在各自的“阵地”mái tóu ( )苦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我们身后负重前行的人。我们要学习他们,把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作为我们的mù biāo ( )和zé rèn( ),并为之奋斗终身!
二、巧填同音词。(3分)
在( )的竹林里,不时传来( )婉转的鸟鸣声。
( )正在进行,李厂长刚说出自己的观点,大家立刻就( )了。
爷爷由于( )劳累住进了医院,在家人的精心护理下,他现在已经平安( )到了康复阶段。
三、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18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米醋(cù) 通宵(xiāo) 腊八蒜(shuàn)
B. 剥削(bō) 惊惶(huáng) 赤裸裸(luǒ)
C. 挪移(luó) 僻静(pì) 徘徊(huái)
D. 蟋蟀(suài) 骆驼(tuo) 追悼会(diào)
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骏、袍、饺、拌”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B. “凸、凹”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都应查5画。
C. “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音序D,再查音节ding;“鼎”共12画,部首是鼎。
D. “麻雀”的“雀”部首是“隹”,表示它与鸟有关。
下列词语的感彩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 乌合之众 神通广大 死得其所
B. 拔得头筹 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
C. 万象更新 纸上谈兵 无济于事
D. 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下列诗词句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D.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下列对句子的描写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语言描写)
B.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外貌描写)
C.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动作描写)
D.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心理描写)
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次表彰大会上,陈老师先表扬了数学拔尖的李浩然和英语出众的唐一蓓,后又奖励了在作文比赛中荣获探花的丁一涵和横扫校赛棋坛俊杰的张扬。
B.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C.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D.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山人海,南锣鼓巷人流如织,什刹海人声鼎沸。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喜欢。”
B. 世界读书日这天,妈妈给我买了作家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中国太阳》、《超新星纪元》。
C.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D. 2023年5月30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要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下列事例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徐悲鸿在巴黎学画时,面对外国人的偏见,夜以继日地奋发努力。三年后,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整个画界。
B. 司马迁遭遇飞来横祸,仍坚持写《史记》,历经十四年完成了这部巨著。
C. 袁隆平凭借对科学的执着探索和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D. 沈括读到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山上的桃花开得晚?于是,他上山考察,解开了谜团。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被称为“冰丝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
①“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②“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
③“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
A. ②①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改写画“____”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分句构成对偶句。(2分)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天一来,花草树木就变得十分萧条、稀疏了,天显得十分高远,水也更加清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根据所提示的情境,仿写句子)(2分)
随着一声巨响,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太空“出差”六个多月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终于回到地球的怀抱。看到这一消息,我们全家激动不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4分)
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___________新,_________新,_________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他用《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倡导孝道;他用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而忧,_______________而乐”强调我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本学期,我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张思德等;我从《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我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本学年我们欣赏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知道了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柳”是指唐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还临摹了__________(朝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古文阅读。(9分)
拔树凿井
伊犁①城中无井,皆汲②水于河。一佐领③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④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汲:打水。③佐领:清朝官名。④苟:如果。
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故草木不生”中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
B. 西出阳关无故人。
C.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伊犁城的位置在高山上。
B.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C. 佐领很聪明,从城中仍存活有众多的老树推断出水源的位置。
这篇文言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4分)
昙花终于怒放
我爱昙花。
三年前的春天,朋友送给我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叮嘱,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光照不足,昙花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差不多长高了三倍。时间久了,我的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她终是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花瓣随之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此乃至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就能开花结果。
昙花的品性令人感慨,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我爱昙花。
联系全文可知,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伴随着昙花的生长,作者的心情也发生着变化。请梳理出相关信息并用文中词句填空。(3分)
→ 有点心急 → →
读画“____”的句子,“我”心情变化的原因是( )(2分)
A. “我”发现昙花是因为光照不足才生长缓慢的,找到了原因,心里就不那么着急了。
B. 在“我”看来,昙花终是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C. 昙花开放时是非常美丽的,为了欣赏到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再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D. 昙花的使命就是开花,只要坚持等待,就一定能等到结果,因此不用心急。
短文中画“ ”的段落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昙花,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作者从终于怒放的昙花中悟出了什么哲理?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30分)
有人说,小学生每天演奏着四部曲:起床、上学路上、一天的学习、晚上的复习和预习。但是就在这也许令你乏味的四部曲中也有“小插曲”,因为有了这些“小插曲”,你品尝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请以“令人________的小插曲”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要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重点中学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五)
一、书籍 明媚 解放军 惧 牺牲 埋头 目标 责任
二、青翠 清脆 会议 会意 过度 过渡
三、1. B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D
9. C
四、1.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2. 示例:祖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们怎么能不感到自豪呢?
五、1. 苟日 日日 又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先天下之忧 后天下之乐
2. 坚贞不屈 为人民服务
不能虚度年华,要珍惜时间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 柳公权 元代 三门记
六、1. A
2. 如今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水,树木怎么能存活下来?
3. C
4. 示例:事物之间往往有内在的联系,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七、1. 首尾呼应 直接抒情,强调了“我”对昙花的喜爱之情
2. 高兴极了 淡然 欢喜欲狂
3. B
4. 品性 生命力 赞美
5.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就能开花结果。
示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就像锻炼身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八、思路点拨:在动笔之前先想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体验到了成长的滋味。选择一件事,从这件事中提炼一个关键词,如“开心”“难过”等,来补充题目。在具体写作时,要把握好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最重要的部分写清楚。注意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