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醉翁亭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1 16: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北宋文学家。卒后谥号文忠。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力反浮靡轻艳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积极培养后生,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轼、苏辙和王安石、曾巩等皆出于他的门下。后作散文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写法。著名抒情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尤具特色。诗如其人,清新而自然。著作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六一诗话》。作者简介知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结果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醉翁亭记》是其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滁州偏僻,穷困,而作者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因此作者常常寄情于山野之间,表现出作者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总之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侧面,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被贬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
(本文作于庆历六年,欧阳修不到四十岁,文中自称“醉翁”,又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说法,不必当真。)背景介绍知2、朗读课文:
注意文中连用21个“也”字的语气1、听读课文读 注意文中发音不准的字加上音节
读准字音滁







晦Chú

wèi
láng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伛偻
佝偻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翳yǔlǚ
gōu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gōng
yì读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1、借助书下注释翻译第一节 试试看,你能行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研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山行六七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环绕 ,全、都特别茂盛的样子 , 秀丽沿着山在回环,曲折 转折像鸟展翅欲飞 , 高踞 …,是…寄寓命名就意趣、情趣解释加点的词测翻译下列句子: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的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测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走了一段曲折的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飞翔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测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
在酒上。测解释并造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厚积薄发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
的位置环境? 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
的命名缘由。 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探 究“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图片欣赏“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拓展提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政府已 把此处划为旅游胜地,请你以导游的身份 为游客介绍到醉翁亭的具体路线。 对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喜悦。总结质疑 盘点收获课后活动
1、用现代汉语说说第一节的意思
2、预习二三两节,说说其大意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