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9.3声声慢 课堂练习(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9.3声声慢 课堂练习(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5 21: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声声慢(课堂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
6、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7、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8、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9、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夸张 B.拟人 C.叠字 D.比喻
10、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
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11、“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
A.秋愁 B.故乡之思
C.离别之苦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
13、《声声慢》作者_____________,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14、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1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
1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17、“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诗歌鉴赏
1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20、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雁过、满地黄花堆积”可知,是深秋。故选B。
2、答案:D
解析:A.音顿划分正确;B.音顿划分正确;C.音顿划分正确;D.正确划分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故选:D。
3、答案:D
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次第:光景,情形。故选:D。
4、答案:B
解析:B.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故选:B。
5、答案:B
解析:A.《乐章集》为柳永词全集。B.李清照的作品集《漱玉词》,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C.《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D.《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故选:B。
6、答案:A
解析:A.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故选:A。
7、答案:C
解析: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故选C。
8、答案:D
解析:D.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故选:D。
9、答案:C
解析:《声声慢》突出的语言技巧是叠词,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故选:C。
10、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四项均是作者选用的意象,故选ABCD。
11、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四项均为作者“伤心”所在。故答案选ABCD。
12、答案:BC
解析:作者从环境感受、心境意绪表达愁情。故选BC。
13、答案:李清照;易安居士;婉约
解析:背诵默写一定的作家作品。
14、答案:李清照;由“大明湖”“趵突泉”可知写的是李清照的故居在济南,“潄玉词”“金石录”写李清照的作品。
解析:学生要对李清照有全面的了解,完成此题不难。
15、答案: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熟背李清照的词即可。
16、答案:点点滴滴
解析:熟背李清照的词即可。
17、答案:国家亡和丈夫之死。
解析:作者最伤心的莫过于丈夫死、国家亡。
18、答案: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想当年,在都城开封,生活富足,夫妻成双,饮酒赏菊赋诗,何等畅游风雅,而今夫死国亡,思之令人怆然。
解析:作者睹物思情,引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19、答案:①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
②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
解析:①分析此人的情感,注意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中的相关诗句。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的情感有: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本诗有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有间接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
20、答案: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表现了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
解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比突出,绘形绘神,“眉头”重在写外形的相思苦,“心头”重在写内心的相思苦;“才下”重在写压抑相思,“却上”重在写无法压制的苦痛,突出内心的极度苦闷,据此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