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4: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暮江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诗的大意是: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
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诗人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面对
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整体设计思路
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然后,通过创设情境、形象表演、借助关资料等,反复品
读和理解古诗;最后学生分组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熟读成诵。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默写。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难点:能展开想象,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认识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暮江吟》
2.课前大家搜集了白居易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白居易?(课堂活动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自查资料,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思维导图)
诗人傍晚在江边的所作的诗。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暮 吟”的读音。
3.指导书写:暮 吟 (希沃汉字功能)
强调:“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令”。
4.出示范读视频,尝试节奏读、同桌互读形式多样的朗诵。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师范读,节奏读,为学诗做准备。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 朗诵古诗。借助课下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说说古诗的大意。(古诗助手)
2. 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古诗的大意。
3. 全班分组探讨,理解诗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思考: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不可以。“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更柔和、更动感、更宏大。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重点词义:瑟瑟 可怜 真珠(课堂配对活动)
诗意(希沃古诗功能):夕阳西下,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青绿,一半殷红。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
夜,露珠就像珍珠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4.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板书:露水 月亮)
诗人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板书:景色迷人)
5.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6.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
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诗的意境,并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