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20:35:36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B C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B C A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ABD ABC BCD AB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60分。
19.(12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肺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① 蛋白质 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2分)
(3) H F
(4)7.35~7.45 HCO3-和H2CO3
(5)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
20.(12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 B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2分)
(2) a、b、c 突触小泡 胞吐 高尔基体、线粒体 由正变负
(3)h 协助扩散 (4)传递速度快 双向传递
21. (11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肾上腺素、葡萄糖
(2)交感神经 C
(3)反射弧 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可受神经系统的调节(2分)
(4)G1蛋白 改变R-酶P复合物的构象(空间结构),酶P与R分离后处于激活状态,催化肝糖原的分解(2分)
(5)胰岛素 拮抗作用(相抗衡)
22. (13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能引发免疫反应 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2分)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2)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3)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的某些分子(2分)
(4)记忆B细胞 能更快产生更多抗体
(5)B 免疫监视
23.(12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植物各个部位 促进(叶)、花、果实脱落(或促进叶片、果实脱落,茎增粗)
(2)硬度 甜度
(3)①抑制成熟、促进成熟 ②抑制ACC产生和促进ACC转化形成MACC(2分)
(4)①生理状况相同或者相似 ② 正常CO2 ③果实ABA和乙烯含量 ④果实成熟度较低,且ABA和乙烯含量降低(2分)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能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实现稳态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属于体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2.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覆盖在大脑的表面,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B.丰富的沟回结构,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
C.躯干相应部位面积越大,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就越大
D.在英语听力考试中,需要考生言语区的H区、V区和W区参与
3.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A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4.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B.既不能提供代谢所需的能量又不起催化作用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5.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B.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
D.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6.下图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膀胱是排尿反射的效应器,不是排尿反射的感受器
B.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使膀胱因肌肉收缩而缩小
C.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膀胱没有发育完善
D.人受惊吓时会出现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对脊髓并没有调节作用
7.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
B.该研究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C.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D.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8.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甲、乙的连接方式,测量的是静息电位
B.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
C.图B中bc段由Na+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D.若某种药物类似抑制性递质作用效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变小
9.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下列与该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
B.细胞因子和抗体没有参与攻击肝细胞
C.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肝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D.在该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10.下图表示人在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③表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B.过程④促进作用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C.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有机物代谢,能够提高血糖水平
D.若阻断下丘脑和垂体之间血液联系,则激素B分泌会减少
1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特异性免疫负责实现的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1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
B.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一定为XC.实验结果表明,NAA对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
D.将浓度Z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可能好于浓度Y
13.下列关于燕麦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燕麦胚芽鞘中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的过程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
B.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极性运输
C.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
D.胚芽鞘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4.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长日照)生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日照能促进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
B.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休眠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D.光作为一种能源,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B.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可吞噬和呈递抗原
C.B细胞和T细胞分别只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通常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16.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C.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D.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17.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和Na+的重吸收
C.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激素浓度都很低,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
D.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8.大多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后,幼苗下胚轴的顶端通常会形成如图所示的“顶端弯钩”,弯钩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如图所示b侧生长素浓度更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顶端弯钩”可以保护幼嫩子叶免受伤害
B.弯钩现象可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
C.b侧生长素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小于a侧
D.幼苗出土后,光照使得a侧生长素分解导致弯钩打开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19.(12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①②③④属于体液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D表示 ▲ 。Ⅱ表示 ▲ 。
(2)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 ▲ (填序号),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 ▲ (化学物质)。①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 ▲ 。
(3)下表为人体内几种不同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则该表EFGH中与图乙中②和①相对应的字母分别是 ▲ 、 ▲ 。
成分(m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E F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G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H 10 140 2.5 10.35 25 - 47
(4)正常人的血浆pH值是 ▲ ,血浆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其中含有的 ▲ 等物质有关。
(5)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 ▲ 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过 ▲ 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20.(12分)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 ▲ (填字母),由 ▲ 组成。
(2)图2中,突触的结构包括 ▲ (填字母),d结构的名称是 ▲ ,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 ▲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 ,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此时神经元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 。
(3)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 ▲ (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 。
(4)突触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但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还存在着电突触,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如下图所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和 ▲ 。
21.(11分)人在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肾上腺素、cAMP、葡萄糖、肝糖原等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有 ▲ 。
(2)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 ▲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图中血管A、B、C三处的血糖浓度最高的可能是 ▲ 。
(3)图中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活动是神经系统直接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 ;上述过程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 ▲ 。
(4)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 ▲ 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试分析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 ▲ 。
(5)当血糖含量升高后,信号分子X发挥作用,X最可能是 ▲ ,它与肾上腺素作用关系是 ▲ 。
22.(13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人体的主要免疫调节方式,通过两种免疫调节方式对外来病原体清除,图中A~G代表免疫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抗原是指 ▲ 的物质,图中的APC包括 ▲ (答出2种)等,当抗原进入体内时,APC的作用是 ▲ ,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2)研究发现,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刺激,二是 ▲ (填名称)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此外还需要 ▲ 的作用,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细胞G是 ▲ (填名称),它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而不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细胞的原因是 ▲ 。
(4)二次免疫时D细胞的主要来源于 ▲ (填名称)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特点是 ▲ 。
(5)若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HIV,则其主要侵染的是细胞 ▲ (填写图中字母)。艾滋病患者大多死于恶性肿瘤,这一现象说明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的 ▲ 功能低下或失调。
23.(12分)为探究影响草莓成熟的因素,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是促进植物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在植物体中合成部位为 ▲ 。除了促进果实成熟外,乙烯还有促进开花、 ▲ 等作用。
(2)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以释放乙烯,对水果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知草莓成熟后硬度变小、甜度增大,乙烯利工作液催熟草莓的参考浓度为0.01%~0.05%,欲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草莓的催熟效果,我们可以用 ▲ 和 ▲ 来表示草莓成熟的程度。
(3)ACC是乙烯合成的重要前体,研究者探究添加其他植物激素对草莓果实ACC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GA表示赤霉素,ABA表示脱落酸)
处理时间 2天 4天 5天
对照组 0.69 0.97 0.91
添加GA 0.43 0.40 0.81
添加ABA 0.83 1.08 3.13
表1 GA和ABA对草莓果实ACC含量的影响(单位:nmol/g)
①从表格可知,GA和ABA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分别是 ▲ 。
②MACC是ACC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物质之一,MACC、ACC、乙烯等物质在代谢上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者探究添加GA对草莓果实MACC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则综合表1、表2和图1,GA抑制乙烯产生的原因是 ▲ 。
处理时间 2天 4天 5天
对照组 2.30 3.13 5.00
添加GA 4.17 4.28 5.20
表2 GA对草莓果实MACC含量的影响(单位:nmol/g)
研究人员推测高浓度CO2可以降低果实ABA和乙烯含量,延缓草莓成熟,从而延长草莓的保鲜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材和分组:取 ▲ 的草莓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实验处理:将A组置于高CO2环境下,B组置于 ▲ 环境下,保持其余条件一致,密闭放置数天;
③测定结果:测定A、B两组草莓的成熟程度和 ▲ ;
④结果预期:与B组相比,A组中 ▲ ,则成功验证假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