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
枣 儿
孙 鸿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枣,原产于中国,果实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褐红色。成熟的红枣含有天然的果糖成分,还含有蛋白质、钙、铁、镁、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 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文中“枣儿”的味道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话剧《枣儿》去品尝。
导入新课
1、浏览课文,概括剧情。
2、根据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含义丰富深刻的戏剧语言,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孙鸿(1964— ),女,汉族。1964年出生于西藏林芝。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她创作的话剧《枣儿》荣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背景资料
字音字形
掸(dǎn)去 咀嚼(jǔ jué)
喃(nán)喃 皱(zhòu)巴巴
读音释义
①蹑(niè)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②囫囵(hú lún):完整,整个儿的。
③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
④蓦(mò)然:猛然;不经心地。
⑤翘(qiáo)首:抬起头来(望)。
浏览课文,简要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整体把握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老人怎样的心情?
①儿子“枣儿”这一名字的来历;
②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
③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④枣树的由来;
⑤枣儿掉落吓跑鬼子保护自己;
⑥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时而“自豪”“开怀大笑”,时而“沉默”“闪着泪花”“心
合作探究
事重重”,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还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合作探究
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剧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反映出老人什么心态?
老人对男孩始终是非常疼爱的,如,老人请男孩吃枣,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给男孩讲故事,与男孩拉钩发誓,紧紧搂住男孩喂男孩枣吃。
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胜似祖孙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合作探究
你如何看待剧中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辛勤劳作,热爱家乡,思念儿子,关爱下一代,念旧而又传统,对生活不失希望。
合作探究
剧中的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对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并盼望着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
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纯真可爱,好奇而又懂事。
合作探究
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人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说明他也向往城市的生活。
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中。
合作探究
剧本结束部分告诉我们,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对此该怎么理解?
该“天天喊”“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天天喊”包含着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早晚会回来”包含着对亲人回归无限的企盼和坚定的信念。
合作探究
剧中的那一颗老树上挂满的红枣的是什么味道?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呢?为什么?
①枣儿是香甜的,因为枣儿里包含着老人对往昔的回忆、孩子对父亲的回忆、老人对孩子的疼爱、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②枣儿是苦涩的,因为枣儿里也包含着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孩子寂寞的期盼、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合作探究
剧中的“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
合作探究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故乡的象征,传统生活的象征,也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如何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枣儿”所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予“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合作探究
剧本首尾出现两次童谣,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以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结尾用这首童谣,既与开头呼应,又强化了剧中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情感.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合作探究
①“枣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②文中的“枣儿”具有多重含义,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二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三是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
③暗含“呼唤亲情回归”这个主题。
文章为什么以“枣儿”为题?
本文的台词含义丰富而深刻,从下面的句子中加以体会。
这两句话有两层含义:
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
二是老人希望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情。
为下文男孩来吃枣儿做了铺垫。
合作探究
①“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合作探究
一语双关,既指熟透晒干的枣儿无人喜欢,也暗指儿子不回来看望自己。老人的话语中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②“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③“迷路了吧?”
这里的“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合作探究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从侧面表现老人的儿子被外面的新事物吸引,不回来看父亲。
④“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合作探究
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表明人们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和思想,而遗忘了传统观念。
“天天喊”,指的是劝导误入歧途的人。
⑤“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写作特色
(1)线索清晰,行文紧凑。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2)运用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象征着亲情、故乡、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发生的一段交往,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及几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和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