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失去三分之一国土的南宋统治者更是苟且偷安,无意收复中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的爱国志士,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重温词人的爱国情怀。
导入新课
1、背诵全词,理解内容。
2、学习词作中常见的即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作者简介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背景链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音停顿
上片即景抒情(触景生情),抒发“千古兴亡”的感慨。
下片怀古,表达对孙权的怀念与倾慕。
整体把握
简要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赏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运用设问和倒装,言外之意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作者触景生情,悲愤不已,于是站在北固楼上,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叩天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合作探究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作者运用设问和虚实结合手法,感慨历史的兴衰,抒发兴亡之感。
“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登高》里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典故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合作探究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有什么深刻含义?
“兜鍪”代指士兵。“战未休”含义深刻,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作者借古讽今,运用孙权的典故,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庸碌无能,含蓄深沉。
合作探究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现力?
设问、用典、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
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庸碌无能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这样写,曲尽其妙,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1、按照要求填空。
①暗示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用杜甫诗歌《登高》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2、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
“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