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阶段检测
生物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10: A B B D C; C A D B D ; 11-12: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3.(8分,每空1分)
(1) 内质网 主动运输 第二
(2) 蛋白S减少 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
(3) 降低 热能
(4) C
14. (14分,没空2分)
(1) 模块1和模块2 五碳化合物(或:C5)
(2) 减少 模块3为模块2提供的ADP、Pi和NADP+不足
(3) 高于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 (4) 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
15. (7分,每空1分)
(1) G2+M+G1 大于S,小于G2+M+G1
(2)4 bc
(3)bc 相同 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6(16分,每空2分)
(1)等位 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25-A25-的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25-A和AA的个体由于都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因此可以与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结合进而完成PCR,获得明亮条带。
AA 1/3
(2)1/5
(3) 48.8% 51.2% 自然选择
17.(7分,每空1分)
(1)1 4 5'
(2)XhoⅠ (3)卡那霉素
(4)B (5)PCR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阶段检测
生物学科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SREBP前体蛋白在高尔基体中经酶切后,产生有转录调节活性的N端结构域,随后被转运到细胞核,激活下游胆固醇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S蛋白可协助SREBP前体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白桦酯醇能特异性结合S蛋白并抑制其活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蛋白可直接调节胆固醇合成酶基因在细胞核内的转录过程
B.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也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SREBP前体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需通过囊泡并消耗能量
D.白桦酯醇可减少N端结构域的产生,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下降
2.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3.研究发现,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过细胞焦亡实现的
B.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响细胞焦亡
C.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5、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减数分裂结束后,基因2、4、6、8可出现在同一个精细胞中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6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会互换
D.1与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5.图甲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电镜照片,该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图乙中①~④表示图甲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在图乙中结构①中分解成CO2和水,可为腺泡细胞内蛋白合成、分泌等生理过程供能
B. 图乙部分结构③的表面附着有结构④,结构③鼓出后可形成图甲中的分泌颗粒
C. 图乙结构①和④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形成的碱基对不完全相同
D. 在细胞有活性的状态下,图乙结构①②③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6.对有色饱满籽粒玉米和无色凹陷籽粒玉米进行一系列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有色饱满×无色凹陷 ↓ F1有色饱满 亲本 F1 × 无色凹陷 ↓ 子代 有色饱满 有色凹陷 无色饱满 无色凹陷 4032 149 152 4035
A.控制粒色的一对基因中有色籽粒基因为显性基因
B.控制有色和饱满籽粒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控制饱满和凹陷的基因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D.F1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
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 “F1测交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后代”属于推理内容
8.平板接种常用在微生物培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含氮源的平板不能用于微生物培养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C.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D.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平板能分离出合成脲酶的微生物
9.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图中线a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将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呈曲线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着温度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逐渐升高
B. t1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与t2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相同
C. t1~t2条件下酶活性相对较高,但该条件不适合保存酶制剂
D. 酶促反应速率是反应物分子能量和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11.某浅水泉微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者固定 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 初级消费者摄入 初级消费者同化 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
能量[105J/(m2 a)] 90 42 84 13.5 3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105J/(m2 a)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5×105J/(m2 a)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70.5×105J/(m2 a),该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12.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者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需要制备用PTH免疫的小鼠
C.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筛选能分泌多种抗体的单个杂交瘤细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3.(8分,每空1分)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 (细胞器)膜上,蛋白S与蛋白A结合,使Ca2+以 方式进入该细胞器腔内,随后Ca2+进入线粒体,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 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 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使得进入线粒体的钙离子减少,进而 ,脂肪合成减少。
(3)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o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流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 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
(4)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体内,图示过程会加强,进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D.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甘油
14.(14分,每空2分)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1)该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功能的模块是 ,模块3中的甲可与CO2结合,甲为 。
(2)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则短时间内乙的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若气泵停转时间较长,模块2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也会发生改变,原因是
。
(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 。
(4)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由于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5.(7分,每空1分)
甲、乙两图代表某二倍体生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示意图,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关系。
(1)图乙中含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丙图___________阶段。
(2)甲图可对应丙图的______段。与甲图相比,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
体组成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这种分裂方式对生物体的意义是
。
(3)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细胞同步化处理过程如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DNA复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 ______的时间总和,才能使细胞都停留在图b所示S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 ______ 范围之间;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刻,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16.(16分,每空2分)某植物四号染色体上面的A基因可以指导植酸合成,不能合成植酸的该种植物会死亡。现有A3-和A25-两种分别由A基因缺失3个和25个碱基对产生的基因,已知前者不影响植酸合成,后者效果未知。
(1)现有基因型为AA25-的植物,这两个基因是 基因。该植物自交后代进行PCR,正向引物与A25-缺失的碱基配对,反向引物在其下游0.5kb处,PCR后进行电泳,发现植物全部后代PCR产物电泳结果均具有明亮条带,原因是
,其中明亮条带分为较明亮和较暗两种,其中较明亮条带代表基因型为 的植物,比例为 。
(2)将一个A基因导入基因型为A3-A25-的植物的6号染色体,构成基因型为A3-A25- A的植物、该植物自交子代中含有A25-A25-的比例是 。
(3)在某逆境中,基因型为A3-A3-的植物生存具有优势,现有某基因型为A3-A的植物,若该种植物严格自交,且基因型为A3-A3-的植物每代数量增加10%,补齐下面的表格中,子一代基因频率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代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A基因频率 50% % 46.9%
A3-基因频率 50% % 53.1%
基因频率改变,是 的结果。
17.(7分,每空1分)研究者拟构建高效筛选系统,将改进的苯丙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1导入谷氨酸棒杆菌,以提高苯丙氨酸产量。
(1)如图是该高效筛选系统载体的构建过程。载体1中含有Kan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SacB两个标记基因,为去除筛选效率较低的SacB,应选择引物 和 ,并在引物
的 (5'∕3')端引入XhoⅠ酶识别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连接后环化成载体2。
(2)PCR扩增载体3中筛选效率较高的标记基因RpsL(链霉素敏感基因)时,引物应包含 (EcoRⅠ∕HindⅢ∕XhoⅠ)酶识别序列,产物经单酶切后连接到载体2构建高效筛选载体4。
(3)将改进的P1基因整合到载体4构建载体5。将载体5导入链霉素不敏感(由RpsL突变造成)、卡那霉素敏感的受体菌。为获得成功导入载体5的菌株,应采用含有 的平板进行初步筛选。
(4)用一定的方法筛选出如下菌株:P1基因脱离载体5并整合到受体菌拟核DNA,且载体5上其他DNA片段全部丢失。该菌的表型为__________。
A.卡那霉素不敏感、链霉素敏感 B.卡那霉素敏感、链霉素不敏感
C.卡那霉素和链霉素都敏感 D.卡那霉素和链霉素都不敏感
(5)可采用 技术鉴定成功整合P1基因的菌株。之后以发酵法检测苯丙氨酸产量。